钟华连
2018年11月23日,第四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厦门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开幕,展览持续至2019年1月2日。相比前三届保持在40场左右的展览,本届摄影季的展览和场地规模有明显的缩减,尤其是“在地行动”单元,从上一届的7场变为本届的2场。展览地点也从分散的12个大小展区减至3大展区,30场展览分布于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和新增位于厦门岛内北岸艺术区的瞐美术馆。
和往届一样,这届“集美·阿尔勒”依然采用单元板块的设置,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上带来的“年度阿尔勒”、中国本土延伸出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以及由个展和群展来构成的藏家故事、中国律动、无界影像、在地行动等单元。摄影季的展览虽然趋向精而少、不设定大主题,但随着过去三年的积累,在展览定位、作品的主题和创作手法上有着日趋明确的方向:从一张张照片到各类静动态图像和材料的拼贴,突破了单一摄影媒介的创作,拓展出多种艺术媒介的运用与跨界创作,在传统与当代、历史与当下、国际与本土之间力图呈现出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社会议题与争端、摄影史脉络的回溯,以及对科学、身份、记忆、亲密关系和图像生成机制等方面的表达。
一个被惯以“摄影”头衔的艺术年展,体现用单一摄影媒介去创作和表达的可能性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也往往是大多数观众体会摄影独特魅力的地方。偏向媒介融合的“集美·阿尔勒”每年也会在此下工夫,本届摄影季的“年度阿尔勒”和“韩国影汇”单元可以说是比较高质量地表现了这一点。8场“年度阿尔勒”展览都体现出摄影师和艺术家对外部世界和他者的观察,相关内容可参见《中国摄影》2018年第9期对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报道,这里不再赘述。
“韩国影汇”算是本届摄影季中比较亮眼的单元。近几年韩国摄影师作品频繁被韩国策展人带上中国的各大摄影节,比如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学的吴映玟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把韩国当代摄影带到连州和平遥,金圣勋在2017年丽水摄影节上策划的“韩国现代写真家展—在再现和表现的界限上”。而“集美·阿尔勒”为呈现本届摄影季主宾国—韩国的摄影境况,选择与两家韩国艺术机构合作策划展览。与首尔摄影博物馆合作策划的两个展览:韩国摄影先驱林应植的个展“透过镜头看历史”、5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韩国战后摄影师群展“重塑我们的时代”,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及摄影师通过不同摄影手段、印制工艺对日常风景和人物的哲思与美学表达。而与松隐艺术文化基金会合作策划的 “同一个季节,不同的回忆”是5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韩国新一代摄影师,在“季节”主题下对时间和人性的或具象或抽象的表达。这次的韩国摄影师展并不强调所谓的“当代”,而是试图以三代韩国摄影师的作品叙写一段韩国艺术摄影史,让观者对韩国摄影的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
说到摄影史,本届摄影季的“在地行动”单元里还有一场展览是关于福建及厦门本地摄影的一段历史,这个由“50社”策展的“起点:来自80年代的福建摄影师”呈现了陈勇鹏、崔建楠、李世雄、焦红辉、王鹭佳、曾璜、周跃东这7位本土摄影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入摄影时的探索,在纪实性和观念性之间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个人情感情绪的表达,展览全部采用原版照片、文献和原作展示。
档案热、对现成图像的再现和观看,成为本届“集美·阿尔勒”展览作品中比较重头的主题方向,这主要在中国本土策划的展览中体现,用相机记录所见转向了用观念重构所见。比如,在10位提名“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艺术家中,有一半的艺术家都对这一方向有或多或少的反馈。本届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得主雷磊是一位独立动画导演,他之前和苏文针对《北京银矿》档案里的照片,合作过“照片回收”和“手工上色照片”项目。这次在作品《周末》中,他利用老照片、档案文献去虚构一段历史和个人回忆,作品通过将儿时父亲的旧书、图库或者图集,以及童年时期的录音进行拼贴、剪辑,在静态和动态影像之间营造一种怀旧和未来想象的氛围。苏杰浩的自传性作品《早晨的风暴》同样体现出自身对历史、家庭与个人身份的寻找和确定,将现实中所摄取影像、现成静动态影像、物件等材料交织在一起,现场似乎被打造成艺术家本人的起居室,观者仿佛步入私密空间去窥探艺术家的日常情境。胡伟的《为公共集会(邂逅)的提案》、刘卫的《明日记忆》和黄永生的《刺眼的黑色》都有对现成公共图像和影片进行动静态的重构,延伸出一系列的文献、图像和装置,连接个人和集体记忆的同时再造新的图像景观。
另外,还有两个展览表现的是策展人所收集或寻找到的档案图像,鲁小本与蒂莫西·普鲁斯策展的“能走的就行—中国乡土食材摄影”展出的是由英国现代档案冲突馆收集的上世纪60-90年代关于中国美食和食品生产的、或私人或商业或政治的图像,现场还搭建出一个颇具中国乡土气息的餐厅,邀请观众一边观展一边磕瓜子;工程师徐林策划的《俯瞰大地—航拍看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展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为获得中国的军事经济情报,用洛克希德U-2侦察机航拍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国土面貌的图像。
艺术家们用视觉语言重构档案图像来对当下社会现实甚至是未来发展的表达,无限的档案图像也为他们提供了不断的灵感;策展人们也从对文献资料整理、归类、存档、展示的传统展览处理手段中挣脱,试图让其在当下语境下产生新的视觉意义。
自2016 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开始,新设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上届“集美·阿尔勒”也把这一奖项带了过来。本届摄影季对女性摄影师投以了更多的关注,70位参展艺术家中,女性摄影师占了百分之三十。在“中国律动”单元还有一个女性摄影师群展《起伏》,此外,还有维多利亚·沃伊切霍夫斯卡的《闪光》、安·雷的《未完成的—李·麦昆》、陈晓 & 周一辰的《对话II》、廖逸君的《实验性关系》、邵睿璐的《不要害怕》等个展作品。如今在各类摄影节和展览中展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已是寻常做法,而在包括“集美·阿尔勒”在内的这些摄影节上,女性摄影师作品中的力量和自信在以自拍肖像、战争、家庭、身份认同等一些主旨更为明确的展览中往往会更为凸显。
除了这些常设单元的展览外,本届摄影季在整体策划活动上,新设“空房间计划”板块展出的是斯洛文尼亚摄影师老马(Matjaz Tancic)的《3DPRK:朝鲜肖像》,展览被装置成一幅公共壁画的样子,观者可以借助一旁的梯子窥视散落在画中的各类朝鲜人的面貌。此外,这届摄影季还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期间举办的收费制艺术家工作坊模式延续到厦门,12场工作坊价格在1200元-3800元不等。
总体来说,迈入第四年的“集美·阿尔勒”在整体规划上逐渐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运作模式复制到中国本土,而复制的同时如何体现出亚洲特色,如何更好适应中国本土土壤,摄影季也一直在做出努力。不过,观展体验或许还可以再优化,尤其是展览数量最多的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本届摄影季采用的2016年搭建的整体视觉设计,多个展览无缝连接,犹如迷宫一般,观者经常是一个展览还没看完不小心误入到另一个展览,这或许是展览方的趣味设计,有经验有耐心的观众可能会去反复琢磨和理解,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反复的迷惑也容易令人心生疲惫。
相比国内其他摄影节,从参展艺术家作品、策展人到评委,走着精英化路线的“集美·阿尔勒”一直与当代艺术或更广泛的艺术圈有比较多交集。在这个图像时代,从照片的摄取到图像的观看,多元媒介的创作已为常态,而“集美·阿尔勒”要以摄影的名义去办一个艺术年展,如何用多元化而高质量的作品去保持摄影本身的特性、平衡单一摄影媒介作品与多媒介作品的关系,这可能是它长期要去面对的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