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期间,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主办的“阿尔金山—中国新疆无人区映像”体验展(以下简称“阿尔金山体验展”)以富有特色的场景布置及丰富的互动体验环节,吸引大量包括三门峡普通市民在内的观众,成为艺术节上的一大亮点。阿尔金山体验展在策展理念、布展构思、互动体验等方面的突破创新,以及由此所衍生出的相关话题受到业内关注。
2018年12月11日下午,本刊邀请了十多位专家、学者相聚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六楼会议室,以阿尔金山体验展为案例,围绕风光摄影、自然生态摄影的社会价值、展览的视觉化呈现和互动化传播等话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研讨会由中国摄协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郑更生主持。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作主旨发言。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中国摄协副主席陈小波、柳军,中国摄协策展委员会委员张国田,摄影理论委员会委员藏策,摄影家于云天、梁达明,中央电视台编导裴斐,今日头条图片总监严志刚等与会嘉宾就摄影策展、创作、传播等方面做了精彩发言。本刊现将此次研讨会部分嘉宾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李前光
阿尔金山体验展富有深刻的思想性、专业的学术性和探索的创新性,是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实践,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探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的有益尝试。展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对展览呈现和观看的方式进行了新的尝试,设置了最佳观看距离,突出了体验互动,同时也是对风光摄影的一次再认识,是对摄影传播形式的新探索。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其中的灵魂和基础。而此次展览正是通过艺术展现了阿尔金山的雄奇和美丽,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生态理念。
这次展览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有益实践,这十五个字是开展宣传工作的法宝,也是以后艺术呈现的趋势。目前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展览上,使用了大量的巨幅图片、各种实景模拟和VR体验等,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和互动体验,这些展陈方式在2017年的包括建军90周年展览和“砥砺奋进的五年”等大型展览中都是不多见的。
阿尔金山体验展收到很好的效果,得到观众的充分肯定,当然也存在着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策展者要谨记:展览不只是办给专业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看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喜欢。正如中央对2018年有关活动的要求,要注重群众参与,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多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让展览成为人们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努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中国摄影》杂志的团队很辛苦、很努力,这次阿尔金山体验展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实践,为杂志社的发展,活动的拓展,业务的提升很有裨益,意义很大。希望大家认真总结,再接再厉,进一步拓展题材内容,创新表现形式,扩展摄影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影响力!
李舸
阿尔金山体验展在个性化制作、视觉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方面都做出了有益尝试。
如何体现个性化制作,我认为在摄影创作的全过程中要强调独立思想、独立表达、独立制作,经常用逆向思维去想想什么是不能触碰的底线、什么是不应提倡的表现;视觉化呈现则需要我们找准立足点,明确逻辑关系,在创作或展览的前期规划中就要把视觉化呈现的相关概念带入到作品中,鼓励创新形式和手法,而不是简单地把作品打印出来,挂在墙上;做好互动化传播,不仅要通过高水准的策展让观众在展览现场能够“进得去、待得住、带得走、留得下”,也要在传播上注意分门别类、系统化梳理,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展览需要不同的传播定位,这不能混为一谈。
習近平总书记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结合本次展览,什么是自然的美?我认为应该从大的历史、文化视野去观照风光之美。优秀的风光摄影需要摄影人有深入的生活体验和历练,有深遂的思想和精神力量,有深厚的学养、修养、教养支撑。中国风光摄影或当代语境下的风景摄影值得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柳军
作为一名从西北走出来的摄影家,我也有过前往无人区拍摄的经历。我认为阿尔金山体验展呈现出6个特点:跨界性、体验性、大众性、传播性、经历性和创新性。其中,跨界性尤为重要,这次展览通过声、光、电和实景相结合等跨界元素的综合运用,拉近了展览与观众的距离。阿尔金山无人区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民众一般无法进入,展览所强调的体验性让观众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经历性指的是反映作者的创作经历,展览在这方面下了功夫,体现了对摄影家的尊重,但作品和呈现方式还可以更丰富。
陈小波
阿尔金山体验展再次证实了好的策展人是艺术家,是文化的研究者和学者,要对当下文化和艺术有全面的判断,要了解摄影领域的生存状况,具备空间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展览带向一个高度;好的策展人还应该对材料、光线,甚至音响等有研究,有能力用展览提出问题,并营造观众和艺术家的对话;好的策展人更要会编书、写文章,在摄影史范畴内准确定位展览和作者。此外,展览的传播也非常重要,比如360度全景展示和以话语传播为代表的媒介宣传,值得我们重视和探讨。
张国田
阿尔金山展作为体验式展览,我为它的创意点赞。我所理解的“体验”就是要亲身经历,在观展实践中获得认识,这是“以人为本”的创新。策展是一种营销,在策划展览之后就要在宣传中给观众一个引导,比如这个展览是给谁看的、展览目的是什么,现场的空间规划也非常重要。展览永远没有标准,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就像阿尔金山体验展中的那片水、那堆沙子,还有天上的云,在全方位呈现的过程中,既是实物,也是符号。策展人要做的就是控制住整个展览,把握好展览的度,让观众能够很自然地融入其中,在观展中得到享受。
藏策
关于阿尔金山体验展,我想从我的专业角度谈三点感受。第一,对今后探索新山水摄影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中国的山水与西方的风景并不是一回事,山水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维度;山水不应该是俗不可耐的糖水片,而是要向带有东方审美特质的更高境界发展,从而在新的维度上超越传统的画意摄影。第二,在今天,摄影呈现方式同样属于作品的语言之一,而不仅仅是传播学意义上的手段;这次展览某种程度上也从学术角度强调了科学的观看,而摄影理论则强调更学术地解读图像,观看与解读是密不可分的,这体现了理论知识至关重要。第三,当我们面对数字时代的虚拟技术,有必要对西方的某些理论进行反思,比如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和鲍德里亚的“类像”理论,他们都认为后工业时代的社会景观越来越虚假;我们以往一直都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而虚拟技术却让我们看到了其虚幻的本质,这难道不是让人类对真实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吗?
于云天
阿尔金山体验展以“风光”为主要题材,追求呈现形式的创新,在业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作为一名一辈子都行走在风光摄影“长征路”上的自然摄影师,可谓感同身受。回顾40年的摄影征程,我在拍摄神奇壮美的自然景观的行摄途中时曾经翻过三次车,可见自然的伟力和性灵是何等的震摄人心!为了探寻自然深境中的那种“真善美”,摄影人甚至将生死度之身外。我自己也在创作上不断地转型求变,我认为只有坚持创作新的影像,才能真正使作品乃至展览达到“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的理想境界。
梁达明
早在展览筹备阶段,我就通过《中国摄影》杂志微信公众号了解到阿尔金山体验展的相关信息,当时感到既好奇又震动。于是等到开幕那天,我第一时间就冲到展厅观看。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摄影家是带着情感、带着对大自然的崇敬在拍摄。我认为现实是艺术的一部分,融入情感才是艺术的全部,风光摄影亦如此。当下摄影界存在着模仿性思维大于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而这次展览充满创造性,拓展了展览的呈现形式,我们将来再办摄影展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去尝试更丰富、更多元的呈现方式。
裴斐
艺术节期间,除了常规性地在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电视新闻报道之外,这次我重点用央视新媒体直播的方式介入到摄影展览的宣传之中。阿尔金山体验展因其本身具备的互动性、创新性,成为我们此次新媒体直播的亮点。当下新媒体传播可以说是宣传摄影展览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建议关注实时直播结束之后的影像再传播,一方面可以进行精编,再做分段式传播;另一方面又可在传播过程中再次提炼焦点影像和采访话题,设身处地地为目标观众提供他们想要看到的现场。
严志刚
阿尔金山体验展在艺术节期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互动性、参与性让观众愿意花更多时间停留在展厅里去观赏“阿尔金山”或拍照留念。不过,我觉得这个展览如果能借助更多的音视频或有专人记录展览作者的创作环境并呈现,会更有利于把观众带入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对大自然的敬畏、理解拍摄者的艰辛。
刚才大家都提到一個词“创新”,不过我认为创新是有门槛的,我觉得今后的展览呈现在追求创新时,既要讲究科学性,也要符合艺术发展规律。而在展览传播方面,移动互联时代讲究精准推送和去中心化传播。只有把传播推动起来,才能最终完成一个展览所应起到的公共教育的作用。因此,我特别希望中国摄协可以培养一批自带流量的“网红摄影家”,通过他们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带动摄影展等活动取得更好的社会反响。
(本文摄影:周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