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埃星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住宅区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人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自己的居住小区内度过的,小区环境能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环境质量的优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面貌,因此做好住宅区规划非常必要。
当前,新开发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已经开始重视生态化、人性化等设计理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住宅区的规划设计难以做到因地制宜,未能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凸显住宅区特点,而是按照固定模板对建筑、绿植、公共设施进行规划,导致住宅区表面看上去绿意盎然,但实际上与其他住宅区并无明显区别。同时,也有部分住宅区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景观多以人工雕凿为主,并且小区建筑多采用并列式、行列式或兵营式等简单布局,布局过于简单。
部分住宅区建筑规划过于强调经济效益,为节约资金,小区公共设施能少建则少建,能不建则不建,导致小区公共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居民的特殊需要更是得不到满足,如无障碍设施及特殊健身器材等比较匮乏,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也有少数小区没有规划停车场,业主入住后,车辆只能停靠在本就很窄的小区道路附近或者人行道上,使得活动区域更少,尤其是晚上,主要通行道路成为停车场,经常发生车辆无法通行或争抢车位的现象。
在住宅小区设计上,部分开发商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片面追求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及容积率,而不考虑居住的舒适度,违反设计原则,导致房子采光、通风及楼间距等达不到相关要求。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上,要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结合小区整体风格,采取科学的设计理念,从地域特点、自身环境等方面出发,突出小区特色。首先,景观配置要多元化,突出绿化植物群落的整体美感,体现设计规划的艺术性。其次,注重时代文化与历史的融合。把当地的历史人物及事件结合时代艺术融入到设计规划中,例如文化主题地产等。第三,在规划设计上要注重住宅区环境的共享性与均好性,以现有自然景观为依托,构建整体景观,同时还要考虑环境要素的多元化,营造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首先,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及居民生活模式,将小区环境融入当地人文环境中,延续当地的历史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积淀,满足居民对住宅功能及人文氛围的需求。在对古城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保留古城风貌,尽量保持老城墙、传统建筑物、树木、街巷等的原貌。其次,在设计规划上要重视城市整体形象与小区建筑风格的关联性,保证小区设计风格与城市整体形象相符。第三,充分考虑地貌、地形特征,尽量不破坏住宅区域内的河流、树木、绿地等自然条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首先,在住宅小区内为老年人提供护理、保健等服务场所,使老年人在服务周到、环境优美的环境中颐养天年。针对少年儿童,可以在小区附近设置图书室、语言学习室、种植乐园、绘画室等活动场所,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户型设计上增设多功能用途的房间,可作为书房、茗茶室、音乐室等,同时也可在小区内设置会所,满足居民的多方面需求。第三,可以在小区内建设各种运动设施,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场地、健身房等,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使人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住宅是人们居家生活的重要场所,为提高居住舒适度,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新材料,采取新工艺,例如建筑节能工艺、太阳能技术、分户采暖及节水洁具等。虽然采用新型工艺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但是由于购买住宅属长期投资行为,消费者更注重房屋的性价比及耐用程度,并不会影响商品房销售,甚至还会促进销售的增长,所以建筑设计人员要加强引导,在住宅建设中尽量采用新材料及新工艺,加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及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源头保护,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住宅区的安全问题也是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小区的居住环境既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同时在规划初期也要重视安全问题,确保业主的安全,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首先,在小区入口要设置醒目的标志,彰显小区的归属性与领域性。其次,提升院落空间的开放程度,为居民相互熟悉与了解创造机会,另外也要使居民视线能够看到住宅入口,有利于观察与监视外来陌生人员。第三,要重视小区网络的科学布局,在规划设计主干道时要本着“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的原则,避免交通混乱,小区内部道路的规划要采取曲形设计,并设置减震带来限制车速,起到安全与降低噪声的作用。此外,在设置服务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及特殊需求,例如小区内部服务设施要设置在居民出行的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使用。
住宅区居住环境既反映了设计规划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物业的管理水平。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规划上不断创新,采取科学的设计思路,设计出更加合理的住宅区,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