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锋
我们教学诗歌意象时,有时图省事,会让学生去记忆一些意象所对应的表情达意。这种做法应该是不可取的。
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这种贴标签的现象的确还是存在的。
从思维发展的规律考量,人的认知总应该从形象过渡提升到抽象。
而形象就是对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肤觉)等方面进行具体想象创造,让学生真的能够进入情境,感受到那“躲”在情境后面的情感。
比如学习《雨巷》时,诗歌中有几个核心意象:油纸伞、丁香、雨巷、颓圮的篱墙。
如果是贴标签式的教学,老师可能会直接告诉学生,油纸伞表示怀旧,复古,神秘,迷蒙。丁香表示美丽、高洁,愁怨。雨巷象征着那个阴暗的时代。颓圮的篱墙象征着姑娘生存的恶劣环境。如此鉴赏,缺少了对“源”的追溯的过程。可能会使学生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可身为海南的学生,对这四种意象或无知或不熟悉。这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带着学生进入情境,逼进语义。如丁香,我们借助于投影,主要选择了白色和紫色两种,让学生从颜色之淡之冷来感知这一个意象。再结合课后练习四,让学生抓关键词,找出这种花卉对应的情感“愁”,这样学生大概就能理解这一意象的含义和情感。
具体而言,我们还通过置换法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比如丁香是蓝色的可不可以,是粉色的可不可以,是红色的可不可以?学生学习过美术,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自然可以判断出不可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如果把丁香换成我们熟悉的三角梅、玫瑰花呢?同学们根据已知经验也进行了否定。
有了这样的判断,学生们就能够读出丁香一样的颜色是淡而冷的颜色,淡而冷正是高洁的外表。丁香一样的芬芳,一定不是浓郁的,熏香的,而是一种淡淡的冷香,姑娘的外在的冷冷之美,与内在的高洁就很好的交融在一起。
所以到了后面,这个姑娘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这个姑娘连白色和紫色的冷色都消弭了,也许到了形容枯槁,精神涣散的地步。散了她的芬芳,仅有的一点淡淡的香味也没有了。消散了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说明她连眼光都失去了仅有的一丝生气,连惆怅都消失了。
诗中姑娘的境遇正是诗人在白色恐怖下彷徨迷茫,甚至有点绝望的写照。
这样,我们再提炼丁香这个意象的含义指向,就可以落实到“美丽高洁愁怨”这六个字了。
再如雨巷,身在三亚的学生根本就一无所知。我们还是先投影几幅图片,让学生感知描述。老师可以提醒,比如观察地面、长度、植被、颜色、宽度、状态……
经过再创造,学生知道,雨巷可能是专属于江南的,地面应该是青石条板铺成,但已经很旧了,上面应该长满苔藓,杂草肆意地生长。小巷窄窄的、深深的,幽静、偏僻。两边围墙斑驳陆离,陈旧不堪,高高的、陡陡的,给人一种窒息感。天上的雨在飘落。
这样的雨巷,幽深朦胧,寂静。但却让人透不过气。这大概正是诗人对那个时代的具象化。
我们可以置换一下,假如把这个姑娘放在湖心的九曲桥上,美是美了,也能表现女子的迷人。但是诗人要表达的凄清、惆怅,迷茫,失落则无法达成。
油纸伞,学生也没有见过。我们在网络上下载了六种不同的油纸伞。我们选择了红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卡通的、白色带小花的。
学生讨论后认为白色带小花的,似乎和情境更匹配。
我再追问,伞下的姑娘穿红色的、粉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旗袍,哪个比较好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大家觉得紫色的和白色的旗袍比较好,和丁香的颜色搭配协调。
教师追问,这样的句子好吗:我看见了她的脸,眉眼清晰,但上面写满了忧愁和悲伤。
学生稍一思考,就发现,与情境不一致。
无论是与女子正面相遇还是与女子同向而行(学生驳论说应该是相向而行),作品应该突出的是迷离朦胧。最好不要让诗人看得太清楚。
再如篱墙,是颓圮了的篱墙。它是那样的坍塌破败。一个姑娘,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应该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而现在她的生存环境竟然如此糟糕。
至此,学生通过二次创造就把主要意象充分“泡”开了。再结合知人论世: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本人的人生际遇,自然就能比较全面深入地把握各意象的象征意义。就能够理解,诗人在孤寂中咀嚼着“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