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溪
(大连市第五十八中学)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设计,包含了大量的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知识、原理,并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并要在其形成三观的初期阶段一直努力为“培养出面对现实问题‘有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这一道德教育目标奠定基础。而在教授这门课程时,最困扰我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利用好40分钟的课堂时间实现道德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拜读了朱小蔓教授的著作和其他专家学者的文章,用部分理论指导了《7.1家的意味》这一课的教学实践,对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怎样落实道德教育进行了反复的思考。
苏联著名伦理学家德罗布尼斯基在《道德的概念》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核心观点:“不要把道德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一方面,道德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领域、社会关系都有着道德的存在,我们不能把它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另一方面,道德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某一物或某一社会现象,它是行为、价值、关系、心理、思维、语言的多层次构成物,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所以,道德活动是包含在人类各种复杂的活动体系之中的。
相应的,道德教育也不能从学生生活中抽离。这就意味着,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空谈道德教育,不能夸夸其谈地讲大道理,更不能仅通过成绩、行为来片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
由此,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为学生们布置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家’是什么?写在教材相应位置后交流”这项活动;在后面的教学中,又请学生们依据自己写下的“家是什么”结合教材P72探究与分享,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家庭的功能。
学生们先对“家”有自己的认识,再通过组内分享来寻求共鸣、小组间交流等,形成对家庭功能和意义的全面认识。在小组合作探究这几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个别同学对父母忙于工作忽略自己有怨言,认为家就是吃饭睡觉的地方,但随着小组成员进一步发问和分析,他们的想法也逐渐由“父母工作是为了赚钱”向“赚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家还是一个充满亲情温暖的地方”等转变,使学生在探寻家庭功能和意义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父母为我们健康成长付出的辛苦,更好地感受家人对我们的爱。
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教育是人类教育形态中最古老的、最有文明传统的。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有很多是使用在道德教育上的,并且道德在人类价值体系中具有恒定的价值、基础性价值和稳定性。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了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道德的复杂性也决定了道德教育是“各学科为其提供新知识最多的一个领域”。换句话说,想要开展好道德教育,就需要利用好我国历史上丰富的道德文化资源,利用好学生已知或未知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道德文化资源,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哪里可以找到既与教学内容相关,又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合适的传统文化资源呢?语文教材和学生必读书目是我的重点选择对象。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孝亲敬长”相关知识,我从学生刚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诫子书》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然后选取了以“孝”为主的家规家训和《二十四孝》中的部分故事进行展示,进而请学生们思考“这些内容中哪些是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的”这一问题。
语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积极正面的家规家训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异口同声地说出《诫子书》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在接下来的判断选择中也增强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孝文化的理解、认同程度。不过,自己过分执着于“一定要从学生学过的内容里寻找传统文化素材”这一的观点,忽略了《诫子书》的主要内容与“孝亲敬长”这个主题并不相关,因此授课中,这篇家书仅仅起到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的作用,说明自己目前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功利性”,生拉硬拽,仅注重表面形式,还应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并要注重积累、增强学科敏感度,及时把相关素材与道德教育联系在一起。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有持续的作用。”“只有让学生情感愉悦、心灵解放,才能释放学生生命的潜能,培养自觉自愿的德性行为。”换句话说,道德教育的结果就是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做一个“道德”的人。“内化于心”正是课堂上需要学生们去分析、探究和感受,可以说,只要能充分依据学情、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就基本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而以往让学生“外化于行”的却仅是练习册上的习题,但正确率并不能代表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教育不能纸上谈兵。那么,“外化于行”该如何得到检验和保障呢?怎样能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后,将其真正使用到生活中去呢?
在讲完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尽孝在当下”后,为了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现在就有孝亲敬长的能力、更好地将“孝”落实到行动层面,我在课堂小结之前临时生成了一个教学机智,即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下能为父母长辈做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并在课后去实践,凡是做到的都要在作业本上打钩。一周后,通过作业本与学生交流时,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都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作业,有的还写下了被长辈夸奖后的感想。
这个小小的教学机智让我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并不仅仅是作业,完全可以成为课堂在学生生活实际中的延伸,成为“理论指导实践”的再教育过程。这种延伸和再教育是学生“内化于心”后的实际行动,虽然其效果因人而异,具有不稳定性,但完全可以用班级“道德之星”评比之类的学科小活动来保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可以采取一定的形式让家长参与进来,给学生以激励。这些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我们慢慢地摸索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考察山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得不立……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对《家的意味》这节课的反复尝试让我认识到,课堂时间虽然有限,但如果能抓住教学内容和道德生活的关联点,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相关学科内容以及适当的道德“作业”,就可以让道德教育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无限的延伸,进而“培养出面对现实问题有道德选择、判断、创造能力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