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武
关于教材建设,经过升格、修订、改版后的统编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增加了许多精彩的细节节点与美妙的描述文字,令人称奇称美;但也不乏遗憾之处,其中尚存三道不尽人意的硬伤,亟待消除。该文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罕见少有的缘事析理读写范本,如果不消除这三道硬伤,不便于施教者对学习主体实施相应的读写训练,不便于学习主体掌握缘事析理类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规律。
这是一个严重影响教材显美和读者赏美的问题。细细品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脱险”部分,作者是按照“走(下石架)一步”“再走(下石架)一步”“走(下石架)很多步”的逻辑层次写下来的。如此运笔,不仅体现了文本清晰的思路,更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与语言艺术。
如果我们将统编教材中“脱险”部分按照“走(下石架)一步”“再走(下石架)一步”“走(下石架)很多步”的逻辑层次进行划分,结果就应该是这样的:
从23段的“听我说”到26段的“然后找到了”这些文字是在写作者“走(下石架)一步”;从26段的“很好”到26段的“再一次,我做到了”这些文字是在写作者“再走(下石架)一步”;从27段的“就这样”到28段的“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这些文字是在写作者“走(下石架)很多步”。
为了使理解更方便更直接,下面将统编教材中“脱险”部分节选如下: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23段)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24段)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25 段)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26段)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27段)
突然间,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28段)
不划分不知道,一划分吓一跳,统编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段落设置上自然段落与逻辑意义不统一的瑕疵就显露出来了。文中第26自然段,1至2句话属于写“我”走(下石架)一步;3至10句话属于写“我”再走(下石架)一步。这两个不同的逻辑意义被压缩在同一个自然段落里,造成逻辑意义含糊混杂,不清晰。
正确设置应该是将26自然段“一分为二”,将其分成两个逻辑意义不同的自然段。即将“这看起来我能做到”到“然后找到了”组成一个段落,使之在逻辑意义上从属于前面的:“我”走(下石架)一步;将“很好”到“再一次,‘我’做到了”再组成一个段落,使之在逻辑意义从属于后面的:“我”再走(下石架)一步。
如此设置段落,从“走(下石架)一步”,到“再走(下石架)一步”,再到“走(下石架)很多步”,到文末“走(生活中石架)的很多步”的逻辑思路便清晰可见。只有当读者捕捉到了这条逻辑思路以后,他们才能在灵魂深处发出赞叹:《走一步,再走一步》实在是逻辑铺设艺术和语言表达艺术的妙笔,实在是缘事析理写作的最佳典范。
同样,这个新的设置会产生别样的阅读状貌:当学生捧起文本领略文本逻辑意义时,不再受段落设置障碍的阻挠,就能便捷地鉴赏到文本的艺术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本价值方可自自然然地显露,以至于被发掘出来。于是,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段落设置不当而减损《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巧的层次铺设艺术和美妙的语言表达艺术。
铺陈有顺向铺陈和逆向铺陈之分。何时使用顺向铺陈,何时使用逆向铺陈应当细细斟酌。统编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在“脱险”前添加的那段心理描写属于顺向铺陈,就缺少斟酌。请看下面的加粗楷体字: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在作者心中,父亲原本是一个高瞻远瞩、教子有方、从长计议的人,故而敬佩不已,感激不已。可是,统编教材中这段“我”关于爸爸能否施救和能否施救成功的心理描写,却与此相左。
因为,从这段心理描写可提炼出关于父亲两个方面的信息:①父亲身体粗壮(按修订者的意思,此处的“粗壮”实为“臃肿”之意,表现为活动困难)根本爬不上石架;②就算能爬上来,受石架坡道环境的限制,父亲无法开展施救,也完成不了施救。从这段心理描写可以推断父亲后来采用 “给 (下石架)方法”的施救方法属于客观条件(身体状况和石架环境)使然,完全是迫于无奈。如此看来,父亲的主观意识中根本就不存在通过只给(下石架)方法,让孩子得到心理锻炼,最终使其心理强大起来的想法。也就是在父亲的主观意识里是存在采用搀扶、背驮等方法的。可见,这段属于顺向铺陈的心理描写,大大地损伤父亲高瞻远瞩、教子有方、从长计议的形象。显然不符合故事的情理,违背了原作者的初衷。
笔者觉得,这段心理描写应该改顺向铺陈为逆向铺陈,这样完成,请看下面:
爸爸!我的大救星来了!这下可好了。他是个健壮的中年人,他很快就会爬上来。只要他一爬上来,我就能走下这个可恨的石架啦!唉!爸爸怎么好像不太着急,怎么站着原地一动不动,只是借着电筒的光芒,指指点点呢?
其实,文中父亲主观上压根就没打算采用搀扶、背驮等方法施救。只想通过给(下石架)方法,让孩子自己下石架,从而得到心理历练并强大起来,并从中获取攻克大困难的钥匙。上述心理描写就吻合了父亲的初衷,有力地衬托出父亲高瞻远瞩、教子有方、从长计议的形象。
收束集中、警策有力是缘事析理类文章结尾的一大共性或美点。因而,缘事析理类文章在结尾撰写析理句子的时候,有个规定性思维动作——讲求集中,讲求精警。只有严格完成了这个规定性思维动作,文末揭旨句才必定是对前面叙述的“个别”材料(即事件材料)最准确的归纳与概括,形成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道理和思考。
下面品味一下旧版教材与统编教材中文末的揭旨句:
旧版中末尾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统编教材中末尾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本文是一篇十分典型的缘事析理的文章。文中“我”走(下石架)的“三步”:“走(下石架)一步”“再走(下石架)一步”“走(下石架)很多步”属于感性材料,它们同属于“我”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石架的意象材料,共同支撑着末尾的理性认识;而文中末尾归结的“走下石架的方法”,即揭旨句则属于理性认识,其揭示主旨,点亮全篇。二者一前一后,在逻辑上构成了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关系,使文章前后形成严密的归纳思维。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感悟点为:破解大困难的方法。作者运用比喻以下石架的走法形象地阐释破解大困难的方法。“下面所有的岩石”喻指整体的大困难;“最初的一小步”喻指被分解出来的小困难;“下一步”喻指被分解出来的又一小困难;“直到抵达”含着走了若干个下一步,这些下一步喻指其他若干个小困难;“所要到达的地方”喻指大困难被全部克服。用抽象的话来说本文阐释的道理,应该是: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即把一个大困难分解成若干个小困难去克服,大困难最终就会被攻克。上述两个属于“一般”意义上理性认识的揭旨句,虽然均揭示了这个核心道理,但是旧版教材揭旨句显得相对集中,精准而凝练;统编教材揭旨句显得相对分散,旁逸而斜出。其实,统编教材揭旨句中提到的心理上“轻松感”“成就感”,还有统编教材揭旨句未提及的心理上的“强大感”,属于破解大困难方法的附属品,不必提及。若硬要提及,会造成“一般”意义上的理性认识节外生枝,在表意上,给人一种松散而不精粹的感觉。
统编教材揭旨句中“下面遥远的岩石”不准确,其指下面离作者很远的石头,不包括离作者近些的石头,更不能指所有的石头。在结尾这个“一般”意义上的理性道理中,作者在用所有的岩石,比喻整体上的困难。所以,“遥远”一词应该改为“所有”。此外,统编教材揭旨句中的“迈”,也不准确,“迈”有“跨”之意,用在此处(山坡上)不合适。当然,旧版揭旨句中“远在下面的岩石”在准确性方面也存在瑕疵,此处不再赘述。
总之,旧版教材揭旨句和统编教材揭旨句在集中性、准确性等方面均存在升格空间。鉴于此,笔者觉得文末的主旨可以这样归结:
不要着眼下面所有的岩石,而要目睹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自己所要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