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丹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陶赖昭镇第一中心小学)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研究发现,影响人体营养均衡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因素、地域环境因素、运动因素、饮食行为因素等,其中,饮食行为因素约占55%。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健康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期。医学研究表明,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不仅是幼儿机体维持新陈代谢、保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而且对近视等一些慢性病具有预防作用。一些教育学者认为,幼儿健康饮食行为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课程、艺术课程、科学课程、社会课程因素,对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学者研究认为,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不仅能够保证幼儿营养状况,还会影响幼儿父母的饮食行为与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具有促进幼儿体格发育、奠定智力基础、预防疾病的个体价值,还有促进幼儿道德品质提升、发展语言能力、促进艺术审美能力提高的教育价值,甚至还有辐射社会、影响社会维护生态平衡的社会价值。
1.积极培养幼儿认知健康饮食的基本能力。对于幼儿来讲,要想养成健康饮食习惯,首先就需要使其形成基本的认知能力。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对食物的认知水平,很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饮食方式。所以,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必须从提高幼儿健康饮食相关知识水平做起。首先,健康饮食教育课程与五大领域课程进行整合实施。无论是语言、科学、艺术、社会还是健康,健康饮食教育课程都可与之整合,可在培养幼儿其他能力的同时,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类型食物及其所含的营养素,辨别饮食卫生知识,懂得饮食的来之不易与良好的饮食礼仪等。其次,健康饮食教育课程渗透到在园一日活动中。在幼儿进餐前,可以指派幼儿为大家报菜名,讲解当日饭菜的营养状况;教师在指导幼儿用餐、喝水、洗手、睡觉时,都可以抓住时机,向幼儿渗透健康饮食知识,纠正幼儿不良的健康饮食行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行为。最后,健康饮食教育课程可拓展到家庭中。给幼儿布置有趣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参与到家庭的健康饮食活动中。
2.打造能使幼儿积极用餐的环境。对于幼儿来讲,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用餐可能也不会使其变的专注。因此,打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使其积极用餐很重要。首先,营造幼儿进食的良好物理环境。幼儿在就餐时,周围的陈设布置要做到清洁、整齐,富有童趣。其次,要营造幼儿进食的良好精神环境。幼儿在就餐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幼儿科学合理进食,营造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帮助幼儿从自身发展特点改善饮食行为。
3.家庭进食环境应得到足够重视。对于幼儿来讲,家庭进食环境也相当重要。其家庭饮食环境是否健康,对其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家长能够首先具备这方面的认知能力。首先,通过培训讲座的方式,为家长普及健康饮食知识,并引导家长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并教给家长正确的进食引导方式。其次,邀请家长参与食品制作,在家长参与过程中,向家长普及健康饮食知识,更新家长健康饮食观念。
4.重视膳食对幼儿的吸引作用。不论如何,吃对幼儿都是具有很强吸引力的。要想养成健康饮食行为,就应当重视膳食的作用。首先,膳食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无论是食物采购,还是厨房用品,都要消毒到位。其次,膳食营养要均衡。根据营养学要求,科学配餐,蛋白质、脂肪等的含量要符合相关标准。最后,膳食要“色香味”俱全,造型要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幼儿园的膳食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制作出颜色艳丽、香气四溢、造型可爱、味感较佳的套餐。
5.各部门应为幼儿健康饮食共同努力。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其饮食健康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当共同协作,对不规范的食品等进行整改。首先,对幼儿园周围的食品摊贩进行严格监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城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及公安机关协助解决。其次,合理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食品广告,让幼儿远离零食的诱惑。
综上所述,幼儿健康饮食行为极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其身体健康。这就要求园方、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对其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并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