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呼唤“原生态”教学的回归

2019-01-31 00:40邹媛媛
中学语文 2019年27期
关键词:原生态读书作文

邹媛媛

语文的原生态教学,即学习语文的初始形态,是指在语文教学或者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 它是母语创造力的自由释放。 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培养读书习惯

《说文解字》对“朗读”下的定义是:“朗,明也。 ”“读,诵书也。 ”由此可知,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声音诵书。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一节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这一切都说明朗读训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怕学生不停地读书“霸占”了自己讲课的时间, 耽误了自己精彩的表演 (特别是公开课上),因此,除了早自习外,很少让学生读书;或是千篇一律地齐读,致使学生们只能是谈“读”色变。 久而久之,学生厌读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印象较深的是有一次听华师一附中的老师讲一节语文研究性学习课——“走进李清照”。 整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读书,默读、交流读、分组读、分领读、配乐齐读等多种方式交替使用,使得课堂上书声琅琅。 而教师的范读则成了点染学生读书欲望的兴奋剂,教师那悲伤的神情、凄婉的语调,真的是催人泪下,所有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寂静无语,全都沉浸在无尽的思念和哀伤之中。 我想,即使学生本节课什么书本知识都没学到, 只要能激起他们的读书热情,就是这堂课最大的成功。

高中语文应怎样回归 “原生态” 教学的朗读指导呢?

1.明确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朗读于学生而言是对文章的自我阐释, 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和感受理解,它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成长。 朗读是背诵的基础, 对文章的反复朗读,可增强学生记忆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今后的听、说、读、写打下牢固的基础。 其次,朗读在教学中有调节节奏、对话交流的作用。 朗读中,学生既具有了一种主观能动性,又是对课文内容的二度创作,在此基础上穿插上教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可很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及课堂氛围的调整,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实现。

2.制定朗读教学训练的可行性和多样性。什么样的文章朗读、什么样的文章不朗读、怎样朗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应有清晰的计划。 一般说来诗词、散文宜多朗读,既有助于学生领会其精妙之处,又能对学生进行渐染熏陶。 因在专注而放声的朗读中,学生会感到其语言之美、内涵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情思得到升华,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明确了朗读对象的基础上,应注意朗读的方法。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朗读训练一般可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就是听专家朗读,组织学生听录音带;学,就是组织学生朗读,老师此时要纠正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试,就是放手让学生就必学和喜爱的文章放声朗读。 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范读、齐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来实现。 如:《荷塘月色》宜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 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 经过反复的朗读,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培养语感, 陶冶情操, 熟练运用普通话表达之功效,可谓一举多得。

3.保持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我们反对早读时齐读式的朗读,提倡早读时朗读的多样性,这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反对只让学生听专家朗读,老师范读,而不让学生参与的朗读,倡导教学中要因势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这才可调整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反对把朗读扩大化,把什么文章都拿来乱读一气,倡导朗读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才可达到朗读的教学目的。

同时, 我们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 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 虽在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经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直接的,如:“语病”题、“诗词鉴赏”题、“背诵默写”题等。 间接的,如:“写作”题,这些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实在是道出了“读书”的真谛。 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 读,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

二、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培养“情·思”意识

“情”就是情感,发自内心的真实情素;“思”即思考,更是思想。 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脱离生活,缺乏真实情感,思想没有深度。 因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关注生活,培养“情·思”意识。

方法一:观察生活。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 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学会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要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下来, 才会使作文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

方法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 语文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到写作时,便可自如运用;多种形式,如粗读、精读、详读、略读、泛读、速读等均需掌握,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精要的材料。 要想笔下生辉运用自如,必须从阅读开始不可。

方法三:名篇佳作的积累。 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朗朗上口,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

三、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意见

思想是需要交流的,只有交流才能提高。 而课堂就是交流思想、 提升思想的一个平台。 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评说,充分尊重学生意见,才能教学相长。 言为心声,在语文课里,教师就更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敢说会说,敢于发表独立见解。 没有言语,语文课上就看不到真实的思想,看不到真实的感情,看不到心与心的交流,也就看不到生命的原生态。 首都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郑晓龙讲了一节朱自清的《绿》,重点是引导学生品味散文语言,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换词法、填词法、想象法、改错法等等,整堂课全都是学生自己说,老师只做必要的点评,引导。 此课既锻炼了学生品味字词的能力,也积淀其人文素养;既展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感。

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说,不管他说得正确与否,尤其在课堂上,不要忽视对学生思想的激荡,要积极地在他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要互动交流,从形式上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行为上做到尊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 在成人们看来,孩子们的某些观点、某些想法是那么的幼稚,那么的简陋, 但我们语文老师也要在这些幼稚和简陋中培养他们一种文化的超然,试图让他们的心灵在平凡中闪光。

四、回归方法指导,教会学生模仿创新

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 ”“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 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 当然,模仿不是抄袭,模仿是为了超越。

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一出现仿文,或雷同文,老师就一棍子打死。 什么叫“模仿”? “模仿”就是学模仿样,词典上解释为“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那么“创新”又是什么呢?创新就是创造。模仿是创新的起点,有模仿才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问题呢?

从目前来讲, 要处理好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模仿与创新的问题,首先还需继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正确认识“模仿”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为“模仿”正名,并理直气壮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采用。 模仿是一种有意的接受性学习,也是他们作文起步的台阶。 因此,教师应当向他们提供好的例文引导模仿。 因为范文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现内心感受,领悟到许多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在范文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模仿活动中逐渐消化吸收,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布局谋篇的方法,从而产生自己的“改装型”模式。 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其次,要积极探索“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步骤。 如在学习了《阿房宫赋》后,可以布置了一篇赋的仿写。 学生打破了写作的神秘感以后,兴趣自然就会调动起来。

诚然,学生在“模仿”中也会出一些问题,我们老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去阅读更多的优秀作品,指导他们学会“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猜你喜欢
原生态读书作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作文呼唤“原生态”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