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黄伊琦 李金秀 何德利
【摘 要】古籍文献既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文明血脉延续的依托,她承担着文化传播、文化考证以及收藏价值等重要功能,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所在。因此,笔者将从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保存现状及其开发价值进行阐述,以期对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贵州古籍;现存文献;保存现状;开发价值
古籍文献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对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今贵州省“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对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是一个契机,这可以让贵州古籍文献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而使其走出国门,为大众所熟知,达到传承和弘扬贵州古籍文化的目的。
一、贵州现存古籍文献保存现状研究
笔者通过在《贵州通志·艺文志》、《贵州通志·人物志》、《贵州通志·宦迹志》中将其所载的古籍文献进行梳理分类,然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在“籍合网”、“古籍馆”等数据库中对该类古籍文献进行逐一查询,最后按朝代、著者、著者籍贯、文献名称、来源、版本、馆藏信息等进行分类汇总如表一:
笔者通过对《贵州通志·艺文志》进行整理,然后结合籍合网对其所载的古籍文献进行查询,共整理出表中84部有版本信息和部分馆藏信息的贵州古籍文献。
通过对《贵州通志·人物志》进行整理分类,然后结合籍合网对其所载的古籍文献进行查询,共整理出表中34部有版本信息和部分馆藏信息的贵州古籍文献。见表二。
通过对《贵州通志·宦迹志》进行整理分类,然后结合籍合网对其所载的古籍文献进行查询,共整理出表中7部有版本信息和部分馆藏信息的贵州古籍文献。见表三。
古籍文献的收集和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珍贵资料,贵州古籍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它是贵州本土历史人文的集中体现。因此,对贵州现存古籍文献进行开发与利用,就是充分发挥古今文化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意味着在传承辉煌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还能为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做贡献。
二、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开发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传承和发扬贵州历史文化
贵州古籍文献是地方文化较为集中的体现。原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文化与生态是贵州的两个“宝贝”,这些宝贝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就离不开对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如可以根据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科普教育、乡土教育、素质教育、风俗节令等文化需求性,利用丰富的现存古籍文献资源,认真构思和策划、深入挖掘和梳理,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承教育活动。
2、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提出,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内高潮迭起,因为贵州地方古籍文献的种类繁多,使用价值高,能够反应出当地的真实面貌,很容易引起本地人民的共鸣,使得地方政府认识到了发掘贵州古籍文献的核心价值,它不仅可以促进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可以更好地促进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形成。
3、有利于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贵州古籍文献资源丰富,地方文化底蕴雄厚。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中,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地位也在与日俱增。对于贵州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为古籍研究者们提供较为全面的检索途径,还能丰富贵州文化内涵,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锦上添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自信。
(二)现实意义
1、促进贵州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我省已进入“全域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消费的观念已悄然改变。“全域旅游”不仅要为旅游者提供自然山水、村寨,更要让旅游者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在每一个环节和景区中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些文化除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的传承外,在古籍文献中也记载了大量当地的历史、地理、资源等各方面的珍贵资料。如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的傅家寨,想以明朝大将军傅友德征南军事行动为依据,复建明朝“征南大本营”,开发“军屯旅游”。而在贵州省图书馆的古籍文献中只查到了只言片语,他们也如获至宝。
古籍文献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资源。因此,对现存古籍文献进行开发与利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其发展旅游,从而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
2、服务于编史修志
地方志是一种全面、客观而系统地记载历史现状的文献资料,有着存史、资政、教化等重要功能,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编史修志需要大量的文献信息,而这些资料信息多散见于大量的古籍文献中。
3、具有资政的功能
地方决策离不开对本地方省情、市情、州情、县情的把握,需要决策者充分了解该地的歷史沿革、文化背景、经济现状、社会发展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等。而贵州古籍文献中就有着丰富的关于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有历史的总结,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有古代专家学者的思考,有凝结着当地人民群众在发展奋斗中的智慧和创造,是活生生的资政教材。
三、结语
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在强有力的保护中才能对其进行多层次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提升古籍文献的价值,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因此,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对贵州现存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从实际上满足广大专家学者的研究需求,还能更好地促进贵州本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注释:
i 《贵州通志·艺文志》中没有版本信息及馆藏信息的古籍文献未录入表中。
ii 《贵州通志·人物志》中没有版本信息及馆藏信息的古籍文献未录入表中。
iii 《贵州通志·宦迹志》中没有版本信息及馆藏信息的古籍文献未录入表中。
【参考文献】
[1]刘梦雪.我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9(14):178-179.
[2]张婷,樊虹燕.古籍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7):138-139.
[3]张新航.浅谈贵州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J].贵图学刊,1997(03):43-44.
[4] 徐丽莉.谈谈古籍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神州(下旬刊),2018, (第4期).
作者简介:李杰(1997—),男,苗族,贵州省纳雍县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黄伊琦(1996—),女,汉族,贵州省七星关区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李金秀(1996—),女,白族,贵州省盘州市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何德利(1999—),女,汉族,贵州省遵义市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2016级档案学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2019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下贵州现存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项目编号:2019520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