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芝 焦爱勇
摘 要:高端的商务英语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实施的基石之一,而其培养环节之一便是商务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企业有社会责任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培养国际化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具体内容有三:加深产学研合作,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把学生送进企业,加速学生的理论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多管齐下,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商务技能,反哺课堂教学。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2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56-02
“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在于重走和拓宽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充分利用新疆的重要西部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东亚国家的交流合作,促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科教中心。其基石是经贸合作,核心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显然,“五通”实现的首要条件是既懂外语又懂商务的人才能打破语言的壁垒,架设中国与各国的沟通桥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商务英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变化和挑战:社会需求的变化、师资队伍发展问题、学生能力结构问题、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这些变化和挑战归根结底都来自经济实体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应用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把企业请进课堂、让教学走进企业,也是专业建设的内容之一。对此,笔者结合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以下簡称“我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实际和商务英语专业实习,就如何加深“校企合作”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有效实施做出探讨。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起源于应用语言学的专门用途英语(ESP), 逐渐发展为一门集“应用语言学、跨文化科学、经济贸易和管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它注重语言(英语)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现人文素养、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是否到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便是检验石。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学科综合化、能力复合化、培养融合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毕业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让“买家”即企业进入培养环节,便呼之欲出,“校企合作”成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二、企业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
广义上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朱家存,2011)。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有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中介系统不仅包括课程、教科书等,还应包括以培养为目的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而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其运营模式、生产场所等都是教育中介系统元素,其管理者和生产者都是教育者,目的在于促进人(学生)的理论知识向生产能力转化。学校教育(狭义教育)实现“知”,而企业在教育中的融入将彻底实现“知行合一”。可见,要培养“不愁销路”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企业的角色不可或缺。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来说,企业必须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联系,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企业有义务和责任关注并投入到社会教育活动中去。
三、校企合作模式搭建
为保障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的持续性,保证学生能全方位地应用专业知识,企业应具备五个要素:外贸方向、规模中等以上、盈利明显、机构完善、管理到位。因此,校方需先行对企业有全方位的考察,并就合作中的环节、权责进行协商并签订协议,保障学生的权益,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三赢(生、校、企)。“校企合作”模式的搭建包括三大环节:把企业请进校园,加深产学研合作,把学生送进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多管齐下,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一)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
根据对47家公司或企业的人事主管的调查,在多项商务核心能力中,企业把国际商务礼仪、进出口函电、市场营销学列为重中之重。因此,与之配套的专业在课程性质、学时、学分、考核方式等方面与其他专业课程应有所区别。当然,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侧翼能力培养也要并重,包括计算机操作、国际法律法规、会计学、经济学原理、物流知识、项目管理等,应设置相应配套课程。此外,开课时间也应体现出梯级特点,不能“管涌式”铺设在高年级。
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当今“课程置换”和“课程植入”等方式是常用的企业人员走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企业人员承担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学,满足应用型专业的教学需求,帮助学生从理论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帮助学生与社会经济活动无缝对接。如在跨境电商中对优秀的文案人才、运营人才、客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市场需求。优秀的行业人才参与到教学中,以专业选修、课程实践等形式补充到课程设置中,将对学生的实操能力有实质性的帮助,也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如案例教学法)。同时,企业人员体现的企业精神、团队精神等也能对学生性格培养和专业素养产生正迁移,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学习。作为应用型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势必要打破传统的学术方向,鼓励学生创新地通过案例分析、策划创作等途径来完成毕业设计。而针对整个教师队伍缺乏双师型的现状,采取“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双重指导的方式,将避免囿于纸上谈兵之怪圈,极大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根据实践经验,企业人员主要参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和答辩等环节。
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在低高年级中开展校内模拟实训(如跨境电商仿真实训)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王立非,2013)。鉴于外贸人才的流动性大、缺口大的实际情况,校企合作成立校内实训基地也是较受欢迎的合作形式之一。在福建某所学院,企业优秀业务人员带领学生做真实跨境电商平台运营,采取“学分+美金”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湖南某所高校,企业选派优秀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校内成立某跨境电商公司的客服部,采取“学分+提成”的形式、公司化操作和管理,既帮助学生修到学分,又能使其提前体验公司文化。
此外,在第二课堂中,可充分利用如电商社团、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实现产学结合。企业作为学生社团和创业小组中的技术顾问,就活动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业务开展提供帮助,并能挑选优秀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企业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实现“学以致用”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专业实习和专业见习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打破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实习模式,充分利用第三方服务机构,采用“岗前培训+就业+追踪服务”的模式,以弥补实习时间长导致校外安全隐患、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指导不到位等缺憾。校方和企业需要对实习(见习)人数规模、学生权益、实习内容、公司权责等方面做出口头探讨和书面约束。就我校来说,为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成立了“国际电商学院”,采用“培训+实操”的模式,降低学生因经验为零而导致的焦虑感,这对实习内容实施和后续公司运营都是大有裨益的。我校学生在第四学年参加为期六个月、专业教师带队的专业实习。实习内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一个月,由公司的优秀主管们从行业发展、运营、产品、技术、文案、推广、客服等方面实施培训。培训严格按照学院风格,培训人员必须撰写培训大纲、教案、课件,并对受训人员实施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实习总评。第二阶段为期五个月,根据整个业务流程,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做出综合评价,从七大模块選取其一。全体实习生参与由模块构成的公司运作机制,主管采取布置任务、组内合作、牵头指导等形式开展工作。此外,为督促学生总结实习技能,公司实行周考核,由主管出题考核并评阅。专业实习成绩由自我评价、带队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三方构成。
为了巩固学生校内实训成果,并衔接校外专业实习环节,校方主动搭桥,在第三学年帮助企业挑选优秀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企业,完成专业见习。专业见习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具有实践价值,并对教学具有反哺的作用。其具体体现在学生对自身专业能力、计算机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认知,帮助学生客观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
(三)多管齐下,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根据ESP需求理论之“目标情境分析”理论,教师必须能帮助学生达到未来工作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并帮助他们建立对待这种需求所应持有的态度。依据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商务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商务感知能力尤为重要(郭桂杭,2015)。当今,教师定岗是较受欢迎的方式。校方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参与企业运营环节,参加商务会议、谈判、报告、演讲、展会等商务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商务技能,这样才能积极反哺课堂,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此外,企业也已进入教师的科研活动,丰富科研手段,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的外贸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商务英语教育带来了挑战。校企合作办学是优化社会教育资源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互补短缺,革新观念,多方位地共同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文忠. “一带一路”与商务英语教育发展策略[C].长沙:第四届全国商务英语语言学研讨会,2017.
[2]朱家存.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刘法公.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核心任务的实现[J].中国外语,20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