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海绵城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2019-01-30 20:46
世纪人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景观设计

”(Shanghai Houtan Park: Landscape as a Living System)。后滩公园的获奖,为尚未开幕的世博会赢得了第一块国际“金牌”。

这个项目的首席设计师是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土人设计创始人俞孔坚。

2018年,因其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卓越贡献,获得“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人物建筑篇”提名。

景观设计不是造一个“景”

我国园林前辈,离休多年的上海市园林局局长,87岁的程绪珂程先生对后滩公园的评价言简意赅:——“是对头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将农业、林业、山水进行重新的资源配置,而不是简单的观赏,建设生态城市,是世界潮流。”

上海后滩公园

后滩公园,临黄浦江东岸,坐落在浦东钢铁厂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搬迁后留下的一片狭长地带,长1.7公里,面积14公顷。被工业垃圾和建筑垃圾深度污染的土地,在2007年-2009年的改造中,幻化为一片“江南湿地”:没有绚丽的图案,甚至没有一棵移栽的大树,只有芦苇,茭白,菱角……这寻常的景象,却顷刻会以另外一种生气感动人:鲜美的水草,温厚的土壤感,风中温柔低伏的野草,与江堤外起伏的黄浦江水相呼应,让人恍然置身大都市里罕见的真正江滩!……后滩公园成为了那土地和江流的一部分,宛若天然。

更重要的是,后滩河道引入了黄浦江水,七天时间里,经过一公里多长的内河湿地、不同高差的植被、垂直水平两种净化方式,劣五类江水被自然净化为优三类水,这个绿地净化系统设计日净化水量达2400立方。

同时,合理的设计极大降低了公园的管理成本。常见的城市公园绿地大多需要投入大量水电和人工维护成本:修剪、浇灌、拔草……往往简单增加城市绿量,却成为城市负担。而后滩公园建成后却是低成本自然生长,它采用的乡土湿地植物,生长、开花、结籽,落地重新生长。

这个江边公园的亲水内涵,不仅表现在平常状态,它做好了为20年一遇洪水蓄洪的准备。后滩砸去了20年一遇的水泥防洪墙,采用生态化的江堤设计。它允许自己全部被淹没!以此减低洪水能量和对城市的冲击。当洪水退去,这座公园洗个澡,会自己重新精神起来。

安徽桐城博物馆

俞孔坚在媒体采访中,谈到了自己的景观设计价值观:“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忙碌于城市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每天大量抽取用于伺养娇艳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侵蚀良田美池和城市。景观设计必须重归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当造一个公园或景观的时候,要把它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来造,而不是造一个‘景!”

正因为内心保持着这样的专业态度,他领导的设计团队,在”后滩公园“的设计任务书中写下了这样的话:“经过设计后的后滩公园,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使人体验和享用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获得教育和审美,进而使受益者将其对自然和土地的理解延伸到广大的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寸土地。”

“必须回来,越快越好”

俞孔坚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87年俞孔坚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美国SWA集团;1996年,俞孔坚从哈佛毕业后到中国演讲交流,他乘坐火车途经多个城市,所见所闻给予了他极大的冲击:飞速生长的钢铁水泥丛林与沿途断壁残垣的村庄、被砍伐的树木和被毁坏的老式房屋、河道被硬化和裁弯取直,奇花异草装饰街道与市政广场。“当时所见的一切,均是与我所学到的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理论和观念相违背的。”俞孔坚意识到,中国的城市正在经历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必须回来,越快越好!城市病需要尽快阻止和治疗。”

抱着这样的念头,次年1月,俞孔坚匆匆回国。1997年,他辞掉了美国SWA公司的景观设计师工作,受邀回国到北京大学创立了景观规划与设计学研究中心。在北大的工资是他在美国时的二十分之一,然而俞孔坚并未后悔。在他心里,回国任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

回国后的发展方向在俞孔坚心中也同样坚定:坚决不做闭门造车究的学者,走出象牙塔,“为改变中国的现状做出贡献”。仅仅实现思想启蒙在俞孔坚看来还远远不够。与一般的学者不同,除了搞学术、发论文、做研究,俞孔坚还办教育、办杂志、建设计院、做项目……他几乎做了这一领域能做的所有事情。俞孔坚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的决策机制下,他必須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传达给年轻人声音,面向行业大众发声,才有望真正践行自己的理想。

俞孔坚曾通过采访总结他深入影响中国城乡生态环境改善的“四大触媒”:

第一,走出象牙塔,直接与决策者进行交流。俞孔坚每年都要给市长讲十几次课,并将自己的著作送给他们,写信给国家领导人。他关于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海绵城市”建设、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等方面的建言,最终都被国务院、国家部委和最高决策层采纳或参考,

第二,办学。俞孔坚希望培养出新一代科技人才,让他们在未来根治城市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997年俞孔坚回国,他邀请硕士刚毕业的李迪华为同伴,两人撑起北京大学景观规划与设计学研究中心。2005年,研究中心升级为研究院,次年,研究院设立景观设计学专业,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招收了第一届30名研究生。2010年,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终于正式成立,入驻未名湖畔的红四楼。十几年间,种种艰辛困苦,俞孔坚认为值得,“北京大学的学子毕业后将会投身这个领域,他们是一批精英的科技人才,或许有幸能成为未来的总规划师。如果我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他们中有人能解救一方的人民和土地于病痛之中,将是一件何等欣慰之事。”

第三,发表文字、创办杂志,包括新媒体。俞孔坚至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17部,译著5部,论题包括景观设计学,生态城市与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此外,俞孔坚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自己创办《景观设计学》期刊,并在同志们的齐心协力之下,获得了国际认可。

第四,实践。1998年俞孔坚创立了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命名为土人,是对土地与人关系的概括,也是对“乡巴佬”身份的自嘲与自豪。“土人”的创立,不但让俞孔坚有了坚实的经济后盾招兵买马,为后来的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同时也成为俞孔坚推行自己设计理念的窗口。

俞孔坚领导着他创立的“土人”,主持和参与了百余项较大的国际国内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项目,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秦皇岛汤河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台州“反规划”、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都江堰水文化广场、西藏昌都中路步行街等项目都成为了业界著名的景观案例;并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2002年,俞孔坚主持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拿到了2002年ALSA的荣誉设计奖。自此,俞孔坚踏上了“收割”全世界景观设计领域各种大奖的旅程。12度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年度设计奖,其中2次获得年度杰出奖;5次蝉联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3个设计获国际建筑奖;还曾获得ULI全球杰出奖,2011美国建筑奖和中国第十届美展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2002年,俞孔坚正式提出“反规划”的理念。所谓“反规划”,并非不做规划,而是对城市基础生态资源,进行“负面清单”管理。首先划分出不允许开发的地块与资源:“先确定城市开发的底线在哪儿,先确定哪里是河流、湿地、动物栖息地、文化遗产等,这些生态基础设施不能动,先给城市搭起绿色的骨架,然后城市就可以健康发展。”

从“反规划”到“海绵城市”

俞孔坚也是国内最早倡导和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的学者之一,所谓“海绵系统”,就是利用城市湿地、绿地系统、坑塘系统、湖泊系统等生态基础设施,像海绵一样将雨水蓄积渗透,以解决干旱雨涝等问题。

俞孔坚发现城市雨涝的核心在于,采用硬性灰色的办法,将水直接排入管道,使许多城市一面面临季节性暴雨带来的雨涝,一面却不得不面临雨季过后的干旱。以北京为例,每年地下水下降1米,与此同时,每年排掉10亿立方米的水。经过一系列试验,俞孔坚发现,一个城市只要拿出10%-20%的土地,就可以建立一个可以自蓄的生态雨洪管理系统。2012年,俞孔坚利用海绵理论所做的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经过媒体反复报道,引起政府高层关注。2013年,“海綿城市”很快就变成一个全国口号,建设部随即颁布相关准则,成立海绵城市技术委员会,并确立了第一批16个、第二批14个试点城市,一个海绵城市的运动随即掀起。2018年12月《科学美国人》发表有关“海绵城市”的专题评论,如此评价俞孔坚:“世界范围内,城市规划专家、水资源管理专家、生态学家和景观设计师发起了旨在恢复自然水循环的全球性运动,俞孔坚正是这场运动的先锋人物。” 并把俞孔坚称为“海绵先生。”

在俞孔坚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的著作《生存的艺术》中,他引用了半个多世纪前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的一句话:“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技。”俞孔坚选择的无疑是前者。俞孔坚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景观设计学框架和“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理念。他试图让景观设计学在包括洪水管理、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土地保护和管理等“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海绵景观设计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海绵是植物吗?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