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首次提出了PDCA循环管理方法,此种管理方法主要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阶段,其能够通过上述四个阶段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改进的流程,进而优化和提升工作的质量。临床护理教学作为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护生实践能力、科室整体质量息息相关。而在PDCA循环管理理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最终提升教学质量[1]。本文主要研究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的实践价值及效果,以期能够塑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更好地培养目标。现进行如下报道。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实习且开展传统临床护理带教的39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本组护生男性2名,女性37名;年龄为19~26岁,平均(22.52±0.62)岁;总体平均成绩(64.52±1.59)分;学历:大专18名,本科21名。选择同期实习且开展PDCA循环管理理论教学的另41名作为研究组,本组护生男性1名,女性40名;年龄为20~26岁,平均(22.16±0.87)岁;总体平均成绩(65.71±2.11)分;学历:大专17名,本科24名。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原始成绩、学历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开展传统临床护理教学,由护理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单项教学,向护生教授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等;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考核;研究组则开展PDCA循环管理理论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2.1 P—计划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呼吸科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护理技巧等较多,且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快,给护理教学增加了难度;加之,科室带教的标准不尽相同,使得护生对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不统一;因此,教学计划阶段应确定一个教学的目标,稳定科室教学的质量,以提升教学的效率[2]。
(2)创设护理带教小组:尽可能选择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带教教师,并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待护生进入到科室以后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3)岗前培训:带教老师应向护生简单介绍科室规章制度、带教计划、科室物品摆放位置及管理等[3]。
1.2.2 D—实施阶段 护生进入到科室时,即刻发放呼吸科临床技能教学手册,并要求护生严格根据手册内容执行;然后由护理带教老师根据每周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学中,应尽可能突出护理的重点和难点[4]。最后,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进行床位分管,进而强化护生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熟练度。
1.2.3 C—检查阶段 (1)根据带教流程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不满意频次,并制作帕累托图;(2)邀请科室教学组长、护士长及5名带教老师、12名代表护生进行座谈,根据考核成绩、满意度调查表等统计数据;并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改进的对策等[5]。
1.2.4 A—处理阶段 一方面,根据检查阶段得出的结果对本次临床护理带教进行评价和总结,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标、指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另一方面,由护士长召开小组会议,对带教和实习期间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完善教学的方案,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护理教学[6]。
两组护生教学结束以后,均行护理理论、操作技能及查体等的考核,满分为100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查体等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生的护理教学的效果(分,±s)
组别 护理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查体研究组 91.36±1.62 88.79±2.64 90.68±1.59对照组 82.49±2.47 79.86±2.52 81.46±2.05 t值 11.625 4 14.768 5 12.498 5 P值 <0.001 <0.001 <0.001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结合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护生实践的能力和科室整体的护理质量[7]。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与经济条件等的提升,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选择何种护理教学模式,对提升护生综合素质、培养护生职业道德素质等是当前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8]。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又被称为“戴明环”;此种管理理论及方法因其具有严谨性、科学性以及管理层次的多样性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内部管理中,甚至是护理领域的各个层面[9]。
我院呼吸科涉及的病种较多、体征及并发症较为复杂,加之,传统的单向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出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护生,致使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加大[10]。而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论的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一方面能够有效结合因果鱼刺图、头脑风暴法等进一步改善呼吸科护理教学的流程,并规范科室护理技能教学流程,最终提升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PDCA循环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并制定每周教学计划、目标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此外,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老师还可根据PDCA循环管理理论,对教学计划、目标等进行系统性、顺序性的规划,并从易到难逐步推进教学活动[11-12]。本次研究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的研究组,其护理理论、操作技能及查体等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焱等[13-15]研究中“实验组护理实习生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患者沟通能力、对教学情况满意度等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证实;PDCA循环管理理论下改进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流程,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最终提升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不仅能够优化教学的流程和内容,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生的责任感及综合素质,最终提升护理教学的质量,保障了医院呼吸科整体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