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肿瘤形成原因与饮食习惯、消化系统病变等有关,具有发病率、易复发、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发病后通常伴随着腹部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到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系统化、细致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此及时改善患者恐惧、消极等负面情绪,引导老年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临床医护[1]。本课题选取92例老年消化系肿瘤患者,分析细致化护理模式在其护理中的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接收的老年消化系肿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肿瘤位置:5例胰腺癌、6例食管癌、10例直肠癌、12例结肠癌、13例胃癌;其中,女18例、男28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年龄为(68.59±4.75)岁;对照组46例:肿瘤位置:5例胰腺癌、6例食管癌、10例直肠癌、11例结肠癌、14例胃癌;其中,女19例、男27例;年龄为61~79岁,平均(67.95±4.81)岁;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病情检查均符合消化系肿瘤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和家属知晓护理内容,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标准:神经或血液功能异常者;认知障碍、心脏功能异常[3]。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和实际病情,研究组采取细致化护理模式,主要内容:(1)健康宣教:根据患者身心需求、老年患者机体退化情况、文化学历、理解力等进行针对性、细致化的护理模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深老年患者对消化系肿瘤知识的了解,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惑,引导患者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4];(2)心理疏导:结合老年患者心理评估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素质、身心问题等制定一系列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指导患者积极宣泄负面情绪、倾诉内心真实想法,通过分散注意力、播放音乐、语音开到、暗示等形式改善患者悲观、消极等负面情绪,同时夜晚和清晨护理人员需询问患者疼痛、饮食、睡眠、大小便等状况并详细记录,完成交接班,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完成临床医护[5];(3)用药干预:在密切观察患者肿瘤、基础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同时,需定期监测患者血压,指导患者每天定时定量口服药物,结合病情合理调整药物用量,针对血糖水平波动幅度较大者,需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降糖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6];(4)环境护理:根据老年患者年龄、家庭经济情况,为其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并严格控制好病房温度和湿度,条件允许时可安装卫生间、网络、电视、淋浴房等,并适当播放舒缓的音乐,减轻患者生理疼痛,保证患者充足睡眠,同时需要指导家属多陪伴、关爱、呵护患者,另外还可以在床头悬挂不同造型的小卡片,其中填写着许多温馨提示语[7-8];(5)生活干预:根据老年患者实际病情,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并制定系统化的饮食方案、生活作息表,以此满足老年患者身心需求,告知患者食用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详细记录每天、每餐饮食量,保证患者身体机能和体力,另外还需采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每天擦拭2次,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节病房温湿度[8]。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总分100分,标准:评分<70分,即不依从;70分≤评分<90分,即部分依从;评分≥90分,即完全依从,治疗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9],并采用焦虑情绪评分量表(SAS)、抑郁情绪评分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另外采用SF-36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10]。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5.65%,其中完全依从35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82.61%,其中完全依从26例、部分依从12例、不依从8例,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44)。
干预前,所有患者SAS、SDS等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消化系肿瘤是临床常见肿瘤疾病之一,比如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脏器病变等有关,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易复发等特点,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由于缺乏消化系肿瘤知识、机体退化、免疫力低下,老年患者经常会出现烦躁、悲观、不安等负面情绪以及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且发病后老年患者通常伴随着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身心健康构成许多不利影响,再加上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其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均发生着许多变化,老年消化系肿瘤发病率出现逐年增长现象[10],为了降低我国老年人群消化系肿瘤发病率,引导老年患者全面配合临床治疗和检查,需要为老年患者提供细致化、人性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以此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精神压力,而细致化护理模式是近几年临床应用交广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根据患者肿瘤情况、心理状况、身体机能、基本信息等,给予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环境护理、生活干预、用药干预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能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全面配合临床医护,有效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从多方面减轻疾病给老年患者身心带来的痛苦,提高老年患者舒适感,对老年患者预后康复和病情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保证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6]。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比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依从率等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对比(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对比(分,±s)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6) 56.94±6.02 23.25±3.16 55.26±5.79 22.07±2.98对照组(n=46) 57.01±5.89 34.69±4.02 55.65±5.61 35.52±3.75 t值 0.056 15.174 0.328 19.045 P值 0.955 0.000 0.744 0.000分组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s)
分组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n=46) 43.26±2.95 78.86±4.51对照组(n=46) 43.74±2.71 66.29±3.87 t值 0.813 14.346 P值 0.419 0.000
综上所述,细致化护理模式在老年消化系肿瘤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躁、消极等负面情绪,还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