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高危妊娠孕妇的效果

2019-03-21 08:24:08刘琪王君崔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母婴优质孕妇

刘琪 王君 崔红

高危妊娠对母婴都存在较大危害,容易导致难产,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故对有潜在高危因素的妊娠患者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恰当的产前护理可以降低孕妇的生产风险,提高孕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2]。但传统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高危妊娠孕妇对临床护理的新要求。因此,如何通过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改善高危妊娠孕妇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3]。本研究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高危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以期指导临床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n=46)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21例,年龄22~39岁,平均(29.71±2.46)岁;孕周34~38周,平均(35.20±1.08)周。对照组(n=46)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22例,年龄21~40岁,平均(30.01±2.35)岁;孕周33~38周,平均(35.08±1.18)周。两组高危妊娠孕妇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3]中制定的高危妊娠诊断标准:并不是指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指妊娠期合并有某些并发症或者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导致难产者。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20~40岁,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有精神性疾病,不能配合干预者;(2)有恶性肿瘤等疾病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肺、肾等功能障碍者。

1.5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饮食及健康教育等生活方式干预,并嘱定期产检,及行心电图、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对所有孕妇行有关产前护理需求的问卷调查。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前护理,密切监测孕妇心率、血压、血糖等常规指标。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产前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向患者讲解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并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孕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日常护理: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胎心监护及饮食指导,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适当运动,以利于产妇分娩;(3)家庭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解高危妊娠的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家属给予孕妇更多的关爱及支持,以缓解孕妇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心情愉悦。

1.6 评价指标

(1)记录所有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情况;(2)比较两组孕妇产前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4](SA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心理状况越差;(3)比较两组母婴结局;(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估,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前护理需求

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主要有胎儿健康状况、孕期保健知识、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心理问题、分娩相关知识、经济负担等。见表1。

表1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

2.2 心理状况

护理前,两组孕妇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护理后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母婴结局

观察组产后出血、早产、难产、新生儿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与对照组82.61%(38/46)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

3 讨论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间因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严重危害,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的疾病,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之一[5]。高危妊娠患者的妊娠结局较正常妊娠者差,难产及死亡率较高,对孕妇及整个家庭都将产生严重不良影响[6]。因高危妊娠孕妇在产前易受自身、外界等多种因素的干扰,故结合产妇特点予以恰当的产前护理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以及传统的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7],对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妇产科护理的工作量大、责任重、要求高,同时风险较大,与母婴结局息息相关。而高危妊娠孕妇因其病情复杂,危险性较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故产前优质护理服务应运而生。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分,±s)

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6 64.45±3.51 32.48±2.00 59.88±3.72 31.52±2.62对照组 46 63.97±3.69 50.36±2.88 60.06±3.71 47.97±3.01 t值 - 0.64 34.36 0.23 27.96 P值 - >0.05 <0.01 >0.05 <0.01组别 例数

表3 两组母婴结局比较 [n(%)]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高危妊娠孕妇为中心,根据其产前护理需求来改善护理服务,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新型护理模式[8]。其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日常护理、家庭护理3个方面。高危妊娠孕妇因不了解疾病、过度担心胎儿安全等,往往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9]。而这些不良情绪若不断累积,可进一步加重疾病的发展,甚至影响母婴健康。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向孕妇解释病情,并进行劝解,给予其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以缓解其负面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本研究主要根据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数越高,心理状况越差。日常护理主要是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状况,同时高危妊娠孕妇较普通孕妇的营养需求更为复杂,需护理工作者的指导,用药也更为谨慎[10]。家庭护理是针对孕妇家属,向其讲解妊娠相关知识及孕妇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其给予孕妇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给孕妇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11]。故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满足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需求,而且可缓解护患关系,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主要有胎儿健康状况、孕期保健知识、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心理问题、分娩相关知识、经济负担等。观察组经护理后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提示优质护理服务较常规护理能缓解高危妊娠孕妇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观察组产后出血、早产、难产、新生儿窘迫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3%(45/46),与对照组82.61%(38/46)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这提示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高危妊娠孕妇母婴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缓解高危妊娠孕妇的不良情绪,改善母婴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母婴优质孕妇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学生天地(2020年33期)2020-06-09 03:00:18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幸福(2019年3期)2019-02-27 08:35:50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