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治疗策略分析

2019-01-30 11:28:10吴玉英
智慧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热毒利巴韦疱疹

吴玉英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蒙中医院,内蒙古 阿拉善 7 5 0 3 0 0)

0 引言

手足口病属于一种暴发性传染病,致病病毒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与科萨奇病毒A组16。未满5岁的幼童是此病的易感群体[1]。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特效药,为此本次研究探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联合治疗效果,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67例,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2~58个月,平均(34.3±5.6)个月。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7例。对比组间资料,在年龄、性别方面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补液、退热、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10mg/kg利巴韦林与100~250mL 5%葡萄糖溶液混合后给予静脉滴注,1次/d,5d是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将0.6~0.8mL/kg热毒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溶液100~250mL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5d是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1)显效:治疗48h内体温无异常,手足口疱疹大部分缓解;(2)有效:治疗48~72h体温无异常,手足口疱疹有所缓解;(3)无效:治疗72h后症状与之前没有变化,甚至加重[2]。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个疗程后,对照组5例无效,观察组有1例无效。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

3 讨论

手足口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常见于未满5岁的幼童群体。患儿的手部、足部、口腔、臀部会出现疱疹,并伴有发热。个别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诱发脑干脑炎、脑膜炎,甚至有的会因为病情迅速恶化死亡[3]。目前,对于此病尚无特异疗法,大多采用对症处理与抗病毒治疗。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受到更多医生的认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可明显抑制很多病毒合成酶,干扰RNA代谢的相关前提,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4]。不过该药对病毒腺苷激酶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经常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不佳。中医将此病归为“温病”“时疫”范畴,认为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火炽盛、肺气失宣,卫气被遏制,在外感时邪疫毒的条件下发病[5]。为此,本文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有效成分包括金银花、青蒿、栀子等药材。其中,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的功效。青蒿能够清热解表、宣郁散邪。栀子具有泻火凉血、退热镇静的功效。这些中药成分搭配,可起到协同作用,起到抗菌、抗病毒、清热解痛的作用,此外,还有促进细胞免疫的功效。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采用热毒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运用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手足口病患儿可采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热毒利巴韦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启蒙(3-7岁)(2019年5期)2019-06-27 07:25:04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4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家庭医学(2018年8期)2018-10-17 02:10:02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2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4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