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与“有”的张力
——结构主义视野下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细读

2019-01-30 06:18余树财
中学语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奥斯维辛解说员结构主义

余树财

[作者通联:成都市成飞中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编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一直以来,人们读解和教学这篇文章,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新闻体例的约束,局限自己的视野,刻板地对待这个文本。而事实上,本文又不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新闻,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在大胆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者的主观印象和使命感。因而,我们读解和教学这个文本,有必要变换一下视角,深入地走进文本。

文章标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身就隐含着矛盾和悖论:“没有什么新闻”,那作者为何要写?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奥斯维辛有什么?这“无”与“有”之间蕴含着文本的张力。而在西方结构主义文本读解理论中,“无”与“有”的矛盾即为“二项(元)对立”原理。基于此,我们可以从结构主义理论的读解视角来观照这个文本。

结构主义文本理论认为,“二项(元)对立”是文本最普遍的一种结构模式,正如美国结构主义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指出,“结构主义分析中最重要的关系又极其简单:二项对立,在所研究的各种素材中寻求功能性的对立形式。”在卡勒看来,读解文本便是运用“二项对立”原理,解开封闭的结构系统,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下面笔者尝试着用结构主义“二项(元)对立”原理,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曾获普利策最高新闻奖的经典文本做一细读,以求教于方家。

一、“可怕”与“阳光明媚温暖”

文章一开头就赫然呈现了一处对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现实中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多么宁静安详、和平美好的一幅画面,可作者为何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而且导语部分一连三次重复“可怕”。究竟“可怕”什么?“可怕”蕴含着哪些深意?这是这一组“二项(元)对立”所产生的阅读张力。

第一处:“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稍作勾连分析,“可怕”后用了“居然”一词,隐含着难以置信的意思,即布热金卡历史上“曾经是人间地狱”,如今却“阳光明媚温暖”,一片宁静安详,作者很难相信。但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一处“可怕”,作者也从另一个侧面提示人们,这里曾经有过人间恐怖,发生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不要忘记了历史。

第二处:“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现实的宁静美好,却“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这又是一个矛盾和悖论,是上面“二项(元)对立”的自然延伸。作者仍在强调,布热金卡现实的宁静美好让人难以置信,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可怕”的历史。为了强化这种提醒,作者接下来一连排比了四个“不该有”:“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四个“不该有”倒峡泻河,掀雷决电,作者似一位长者,千叮万嘱,再三告诫:在宁静与安详中,不要淡忘了历史,在和平与美好中,警惕历史的重演。因而,这一组“二项对立”我们也可以看作是“有”与“不该有”的对立。

第三处:“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说明布热金卡享誉全球,但作者怕人们只把它当成一个旅游景点,所以提醒人们,这里是“最可怕的旅游中心”,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

总的来说,第一组“二项(元)对立”,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观照现实,从现实的视角回望历史,现实与历史交织融合,文章显得厚重深沉,读起来沉凝有力。

二、“很快地望上一眼”与“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文本的矛盾与对立主要还是集中在新闻的主体部分,即描述奥斯维辛参观过程中参观者的主观感受和反应。作者先总体描述参观者的的神态和反应: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这里有一组明显的“二项(元)对立”:“很快地望上一眼”与“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面对现实中安静的奥斯维辛,人们一开始都把它当作一个景点,“迈着步子,”“很快地望上一眼”,就像我们今天去旅游景区游览一样,走马观花地看上一眼,拍几张照片,表明自己来过。这表明,从本质上讲,人是很容易忘记历史的。但导游的解说立刻就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现的就是参观者对奥斯维辛死难者的尊敬与缅怀。

这一组“二项(元)对立”,作者从人性的视角去思考审视历史:人有遗忘历史的本能,同样人也有向善的本能。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突出人性的罪恶,更多的还是要看到人有向善的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时唤醒人们内心的“善”。

三、“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与“雏菊花在怒放”

在总体描述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的感受和反应后,文本开始具体描述人们参观奥斯维辛各个地方的感受和反应。参观的第一处就是奥斯维辛毒气室和焚尸炉:

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一处参观感受的描写中有一组“二项(元)对立”:“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与“雏菊花在怒放”。毒气室和焚尸炉象征着纳粹法西斯的罪恶和残忍,象征着对生命的亵渎与摧残。可是,即使惨无人道的摧残与扼杀,也抑制不了生命的力量,“雏菊花在怒放”即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生命尽管被无情的摧残,但生命绝不可能被摧毁。

这一组“二项(元)对立”,作者从生命的视角去审视历史,审视人性。历史可能会倒流,人性可能会有阴暗的一面,但任何历史的倒行逆施,在生命的长河中,也只是一时的风浪,因为生命长河永远奔腾向前,浩浩汤汤,永不停息,必须敬畏!

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还有一处感受和反应的描写: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表情茫然”与“浑身发抖”构成“二项(元)对立”。“表情茫然”是因为参观者“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也就是参观者无法相信纳粹分子用毒气室和焚尸炉这种方式杀人,无法相信其杀人手段残忍到如此地步,“浑身发抖”是因为参观者看到历史的真相后,对纳粹杀人的残忍感到害怕,感到恐惧。

这一组“二项(元)对立”着眼于参观者的神态细节,以此还原历史的真相,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恶,反思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对生命的摧残。

四、“参观者惊惧万分”与“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

第二处参观的是女牢房: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这一段参观的描写也包含一组 “二项 (元)对立”:“参观者惊惧万分”与 “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参观者惊惧万分”是因为参观者难以相信,在三层“6英尺宽,3英尺高”的长条盒子内,“每晚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参观者而言,法西斯分子的这种无视人的尊严的行为荒唐之极,让人们难以相信,但对熟知历史真相的解说员来说,这种迫害女囚的做法与毒气杀人、焚尸等手段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算不得什么,所以解说员才会“快步从这里走开”。

这一组“二项(元)对立”对比参观者与解说员的感受和反应,再一次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人性的扭曲和对人的尊严的践踏。

五、“表情木然”与“温和地微笑着”

第三处参观的是一条长廊,长廊两边的墙上贴满了囚徒的数以千计的照片,作者对这些照片中的人物作了一番细致的描绘: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一处关于囚徒照片的描写显然也构成一组“二项(元)对立”:囚徒们“表情麻木”和一位二十多岁姑娘“温和地微笑着”。“表情麻木”表现出囚徒面对法西斯残害的无奈和无助,他们只有接受命运地安排,听命纳粹分子地摆布,他们对生命、人生、和平与美好,已经失去了希望。但在姑娘那里,希望永远不会失去,梦想永远不会褪色,所以她才会“温和地微笑着”。她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即使面对残暴,面对死亡,也不会失去对和平美好的憧憬,不会失去对人生梦想的追寻。而且她要把她对和平美好的憧憬,把她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后人,所以作者才会发出“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的疑问。

这一组“二项(元)对立”,作者站在人生的高度,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读者去思考如何对待人生,面对苦难,面对死亡,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和思考。

总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绝非一则单纯的新闻通讯,其中蕴含着对历史的思考,对人性的审视,对生命的敬畏,对战争的反思,对人生的哲思,等等,而要深刻地读解出文本的这些内涵,就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变换视角。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时阅读方法和阅读视角也决定着读解的高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奥斯维辛解说员结构主义
小小解说员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探访奥斯维辛集中营
水果总动员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奥斯维辛集中营警世:要和平,不要战争!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94岁老纳粹被判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