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019-01-30 05:03:40杨德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杨德超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519088)

1 引言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专业知识往往是占比很重的。但是由于我国近年来吸收西方教学理念,认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因此,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我国新时代教育的主要方针。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就是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目前,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我国各大院校中,各大院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在网站上自由发言及获取信息。基于此,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互联网的兴起,有着诸多优点,同时也有许多的缺点。互联网具有覆盖信息量广,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并且可以拓展教育途径等诸多优势,但是互联网发展至今,很多弊端也显露出来,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快,其管理并不完善,其中存在很多不良的信息,容易误导学生,并且部分学生容易沉迷网络虚拟世界,在虚拟的世界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自我封闭,而此类情况是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1]。因而,对于互联网,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有效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

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网络传播不良信息

由于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快,信息较杂,并且内容较广。因此,对互联网中的信息很难进行过滤排查,加之学生们的判断能力较差,不能对错误的信息及言论做到有效分辨,因此,部分学生很容易掉入网络的陷阱里,更有甚者会无意识地触犯我国的法律法规,如果其遇到负面的事件与言论,不能加以辨别,并且随着错误的思路发表言论,就会在网络上造成无休止的争辩,使得网络舆论环境更不健康。

3.2 造成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

在我国网络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尽情地在虚拟的世界中倾诉自身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功能和人际交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变得自我封闭,沟通障碍,并且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形成封闭自私的性格,此类情况不利于学生在校园中找到归属感,致使其心理上的缺失。

3.3 教师注重传统观念教育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授课教师多数注重传统教学模式,只是注重教学内容,而不能有效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课程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际应用中的。但是部分教师做不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入了解,虽然部分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堂,但多数只是一种摆设,且相关专业的授课教师也较少。而此类情况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建康需求。

4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4.1 强化网络教育

在当代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强化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2]。例如,在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群,并在里面定期发布一些正能量的案例及文章,还可以传播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并且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进行一些线上辅导授课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知识交流,还可以了解一些心理健康小常识,及在环境压力过大时掌握一些自我纾解的小方法,进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下实现心理健康成长[3]。同时,部分高校内都设置了心理健康机构,此类机构可以定期在线上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心理测评,进而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大学生自身也要做到与网络垃圾及网络暴力划清界限,做到对不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言论避而远之,从而使得自身的心理健康得到更好保护。

4.2 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的丰富也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建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校园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可以举办多媒体广播、校刊、板报等,还可以开展一些问题竞赛,例如,演讲、辩论比赛、唱歌比赛、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等[4]。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及学生会活动,再者可以加深班级内的文化活动。此种情况可以使得院校形成良好的风气及氛围,使得学生们更有效使地接受正能量的传播,进而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使得学生们自身不在封闭,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走出虚拟的网络,使得互联网只是作为获取知识信心的一种载体,而不是沉迷于其中。从而使得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参加社交活动,并且与更多的学生、教师、学者进行交流。达到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强化了自身心理健康[5]。

4.3 教师做到结合网络的优势进行授业

一方面,在我国多数授课教师故步自封,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变革教育。虽然网络教育与实际教育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如果授课教师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并使其完善的结合,就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论是专业课程还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6]。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很早就会接触到互联网络,更有甚者会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基于此种情况,授课教师就要结合实际心理指导与网络信息进行综合的教育,发挥其优势,强化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培养。根据大学生对网络的迷恋程度,进而有效的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教育做到因才施教。从而引导大学生思想健康及心理健康走向正轨,使得学生们可以正确的认识到互联网络带来的利弊,做到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不能够被不良网络环境而以影响其自身的修养。至此,授课教师加强现代化科技的应用与结合,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7]。

5 结论

总而言之,想要在当代互联网环境下,要想充分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要清楚的认识到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各种影响。并且基于此种情况,做到更有效的的方法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解决,加之还可以把传统和科技联合到一起,做到推陈出新的教育改革,使得学生们更有兴趣的接受心理健康辅导。同时,各大院校内的心理健康健康工作教育者及机构,也要随时监控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做到为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积极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们远离不良网络的危害,使得其可以更好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