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2019-01-30 04:44:41董娟娟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协同精准育人

董娟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引言

精准扶贫是我国目前发展的重点内容,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我国精准扶贫的关键,针对贫困大学生群体需要落实精准扶贫,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同时为贫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扶贫创新创业教育是如今高职院校,以及教师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贫困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保障。所以,本文将针对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措施等内容进行相应阐述。

一、精准扶贫与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精准扶贫理念能够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可以说精准扶贫理念是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动力与物质基础。如果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具备较强的工作积极性与创业积极性,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中举办的各项创新创业教育当中,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或者在工作之后能够形成较强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意识[1]。同时能够主动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为学生自身未来的更好发展提供保障。但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等限制,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日常工作面临许多问题,所以,在创新创业工作当中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通过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与理念的应用,可以为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提供政策的引导,从而为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和经济脱贫奠定基础。

二、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协同育人机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不难看出,协同育人机制有待完善,高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等都有待提升。尽管在近些年当中,有部分高职院校意识到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采取了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创新与完善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在国家层面出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条文下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等,但是在如今精准扶贫理念下,我国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当中,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或者其他高校之间联系较少,协同的力量无法被充分发挥,这一问题的产生会对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有效保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在高职院校当中,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与经济条件等相对较差,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针对贫困大学生,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支持,但是相应的政策支持无法保障和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水准,所以,贫困大学生的政策支持力度等仍然需要加大。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对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提供支持与保障,还需要不断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帮助贫困大学生真正脱贫,使他们在未来进入到社会市场当中,挣得一席地位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只有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但是从目前发展中不难看出,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仍然需要提升。高职院校的领导需要将贫困生放在心头提高重视,为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三、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措施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为在精准扶贫理念下,实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好展开,需要意识到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2]。将协同育人机制融入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机制的合力作用与协同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有关企业之间的联系,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不断增强企业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的地位,展开订单培养、学研合作等各类方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快进步与更好发展。第二,高职院校还需要与企业之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联系,交流与合作等,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利益之间的有机结合,这样实现双方共赢,促使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企业与高职院校以及贫困大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利益,实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加大支持力度

高职院校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高职院校需要从根本上意识到精准扶贫理念下,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大对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返乡创业等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动力,拓宽贫困大学生的工作世界。第二,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老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可以安排教师到各个地区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等。这样在回归到校园当中,才能为学生带来高质量课堂。让学生从老师的高质量课堂当中,学习到更多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第三,针对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与市场发展情况等,对高校内原有的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构建,可以从选修课与必修课两方面构建相应的课程,同时需要保证课程教材的高质量。课程教材内容的设置需要保证符合学生学习,促使学生在教材当中能够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针对创业提供政策支持

在如今精准扶贫理念下,不仅要对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而且需要在就业观念上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为有回报家乡梦想的贫困大学生提供返乡创业机会。贫困大学生的返乡创业,不仅能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返乡创业,针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有的放矢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升其自信心,营造返乡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比如,基于大学生信贷资金支持以及财税政策支持等,这样可以保证大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顺利度过创业初期的难关。除此之外,根据实际大学生贫困情况,针对其创业提供基础设施的支持,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一方经济。

(四)加强教育扶贫力度

高职院校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扶贫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与利用,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与扶贫力度,进一步实现贫困大学生的脱贫。针对家庭情况较差的大学生,需要格外基于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加大对此类大学生的培训力度与支持力度,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贫困大学生暑期进企业,这样可以保证教育扶贫工作能够落实到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与此同时,通过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可以带动当地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大学生的返乡创业,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大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这样可以针对当地就业的居民进行相应的教育工作,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展开,带动当地地区实现脱贫,为我国全面脱贫更好发展提供动力。

(五)提高贫困大学生综合素养

在精准扶贫理念下,为促进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好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素质,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脱贫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为其真正脱贫防止脱贫后又返贫奠定基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高职院校针对贫困大学生需要加强心理引导,因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会存在一定的落差,并且严重情况下会产生自卑的心理。针对此类大学生,需要做好心理引导工作,帮助其形成正常、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当中。第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脱贫意识以及创业意识,进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性格与吃苦耐劳精神等[3]。第三,针对贫困大学生,需要构建专业的课程内容。同时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等进行有效分析,从而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为大学生未来更好发展提供保障。第四,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行全程式的指导,当贫困大学生进入到校园时,辅导员需要对贫困大学生展开精准识别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比如,帮助贫困大学生在一年级时对自身能够有明确的认识,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能够客观分析。当学生进入到二年级时,需要学生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工作目标等做出规划。在大学三年级时,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完成角色转换的同时,实现创新创业活动。

(六)构建特色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需要对自身所在地区的特色资源或者地域资源等进行充分利用,为学生构建更具特色的实践平台。比如,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当地政府或者企业之间的联系,这样政府部门或者企业部门可以为贫困大学生的实践提供有效平台。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对实际工作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同时能够意识到创业的不易。但是通过实践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能够为未来自身创业提供保障。形成更加完善与先进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意识,学生的目标将会更加坚定[4]。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意识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的重要作用,从而采取不同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为学生未来更好发展与进步提供动力与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当中,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其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所以,高职院校需要意识到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能在精准扶贫理念下,对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创新与完善,帮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走出精神贫困与经济贫困的囹圄,从而开创精彩的人生。

猜你喜欢
协同精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36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精准的打铁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22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6:48:02
精准扶贫二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6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