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红,何培忠,唐红梅,张 梅,周进祝,沈秀明,黄 钢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上海 201318)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1]。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保障。
紧紧围绕“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及医学相关类的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办学目标,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充分利用多年的教学资源、丰富的医院和企业合作积累、优越的校内实践软硬件条件,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一门医学技术类应用型专业,已由原先从属于临床医疗辅助性专业发展成为当今医学领域中一门具有独立学科发展特点的技术性应用学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过程中,教学体系的构建普遍存在目标层次低、内容难以体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实践保障体系弱等问题。
健康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各种高端数字影像设备的不断涌现,也带来了对新型影像设备应用人才的需求变化,对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育由于受到总学时及实训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动手能力及早期技能的培养。围绕校企医联合培养、构建实践平台,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建设一个基于“医、教、研、赛”四维协同的实践平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教学理念、课程建设、实践平台及监控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医学影像技术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放射专业班,目前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影像技术工作的10万余人中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偏低,医学知识掌握较少,医学影像相关知识面相对狭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不高的现象。[2]由于行业结构调整优化、技术转型升级、岗位工作胜任力内涵提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层次高学历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已成趋势。
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以“行业需求”为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基本准则,以“实践与人文”并重为课程体系的主要价值取向,突出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能力、创新能力、核心能力及文化素养培养齐头并进;参与大赛、正向激励、社团活动、评优制度等辅助支撑;学校、企业、医院、社会全程协同培养,打造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现通识课程打基础、核心课程强发展、实践课程强能力、所有课程育素质的新课程设置模式。
核心课程设置基于对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紧密对接行业需求;课程标准基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教学实施注重任务导向的团队教学及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坚持医工结合、医为主体、工为医用的教学特色,打造以实践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导,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实融合课程。
突出特色技能的培养,以典型医学影像技术岗位(X线、CT设备、MRI、超声)为依据,进行核心课程的系统化整合,提出“医工结合、理实融合、标准化评价贯穿”的核心课程改革方式。具体内容:(1)影像技术专业核心技能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及课程标准建设。(2)工程教师、临床教师、企业/医院专家的“双师型”专兼教学团队建设。(3)医工融合、工为医用、强化职业素养的核心课程教材及讲义建设。(4)网络课程、虚拟实训(验)室的共享网络平台建设。(5)叙事医学(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弥合技术与人性的鸿沟)[3]、线上线下、虚拟实训(验)等多维度教学方式改革。
实践平台的建设紧密结合医院、企业、行业,构建“医、教、研、赛”四维协同的机制,规划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医院(企业)岗位工作情境,完成实践技能的初步培养;校外实践(训)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实施,完成实践技能的提升;全国影像技能大赛的组织与参与,完成实践技能提升成效的检验;科研与教研的常态化开展,完成实践技能的创新与再现;提升实践教学的效度与信度,完成“医、教、研、赛”四维协同机制构建的研究。
凭借多年的专科实习管理经验,结合本科实习教学要求,加强院校间的临床实习双重管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采用“1+1”的实习模式(临床实习和分类实习),采用“1+1”模式,前6月的临床教学严格按照实习大纲执行,制定详实的轮岗计划,确保放射设备、超声设备、核医学设备的实习,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后6月将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分类实习,包括:临床实习、企业实习、深造实习三个方面。
同时,学院在学校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实习计划》《专业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评分标准》等严格的监管制度,从而保障校外实习的教学质量。
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专兼职教师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充实教学队伍为重点;培养一批在实践教学的优秀拔尖人才,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敬业爱岗、素质高尚、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以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借助“医、教、研、赛”四维协同平台,学校构建了人才培养有高度、专业特色有深度、专业辐射有广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将“实践与人文”DNA双螺旋文化基因在教育教学中传承,强调实践技能培养及人文素养塑造,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引领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发展潜质的卓越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第二,充分利用上海地区优势、学校硬件条件及显著的行业地位,深化“校、企、医三位一体”合作育人内涵,医院、企业、学校全程协同育人,引用行业标准,瞄准行业发展,凸显专业特色。第三,建立“医、教、研、赛”四维协同,开放共享实践平台,校企医共享资源、教研相长,成为一流的影像技术人才、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团队的孵化基地,功能辐射全国影像相关专业、医院、企业、学校。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效能的基本保障。基于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的现实,围绕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的平台建设,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追踪行业发展趋势、顺应行业转型升级、服务行业发展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