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怡,祁 峰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天津 300270)
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主动适应并服务社会发展的抓手[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也是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旨在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3]。教育部在2012年决定开展大创项目至今已有八年,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校、省、国”三级管理体系,作为国家级、省市级大创项目孕育地的高等院校,如何做好大创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对提高大创项目的整体水平和实施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大创项目工作开展的整体趋势良好,但也有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例如项目终止率明显升高,参与学生的学术研究态度不严谨,项目开展流于形式等,这些都对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研究在参与大创项目的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以期为大创项目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该调查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参与大创项目的全体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涉及四个年级,10个专业,247名学生。
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我院大创项目现状自行设计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2)学生对大创项目的认知;(3)学生对大创项目的态度;(4)学生对大创项目的期望。调查以软件问卷星为平台将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并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及填写注意事项。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星汇总生成,核对后采用SPSSAU进行统计分析,以频数、百分比等进行统计描述,其中部分数据构成比的关联性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次调查的对象总数为247人,共回收有效问卷244份,有效率98.8%,其中男生78人(31.97%),女生166人(68.03%);2015级26人(10.66%),2016级77人(31.56%),2017级127人(52.05%),2018级14人(5.74%)。
1.对大创项目的基本理解。调查结果显示,把大创项目当作创新创业类比赛对待的人数最多,达到55.74%;把大创项目当作一项学术研究课题的人数占25.41%,位列第二;当作个人创业的起点的有12.3%,当作兴趣课程的占6.56%。
2.大创项目的开展形式。调查结果表明,有65.57%的学生认为应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20%的学生认为应以项目负责人为主导开展;7.79%的学生认为应该以指导老师为主导开展项目;6.15%的学生认为应以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士为主导的团队合作。
3.心目中大创项目的“结题标准”。40.16%的学生认为产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成果为结题标准;39.75%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得到提升为结题标准;18.85%的学生认为按照计划完成项目为结题标准;也有1.23%的学生认为没有明确的标准。
1.每周花在大创项目上的时间。每周会花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开展大创项的学生有12.7%,为数最少;花5-10个小时的学生有33.2%;花3-5个小时的学生最多,占35.25%;花3个小时以下的学生有18.85%。
2.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主动寻求校外专业人士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学院的指导教师,65.98%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其它专业人士的帮助;34.02%的学生未寻求过其它专业人士的帮助。
3.对于成果转化的态度。有81.14%的学生为成果转化进行了努力,并尝试进行转化,其中17.62%的学生成功转化;有18.86%的学生没有尝试进行成果转化。
1.大创项目开展过程中希望得到的帮助。调查显示,有50%的学生希望得到相关制度和流程的培训指导,23.77%的学生希望开展专业相关的讲座和培训;22.54%的学生希望有其它专业学生的参与,实现学科交叉互补;3.69%的学生希望得到经费的支持。
2.在成果转化方面希望得到的支持。55.74%的学生希望得到校外专门机构或科技咨询公司的支持;25.41%的学生希望得到指导老师的支持;16.8%的学生希望得到校内相关部门的支持;2.05%的学生希望独立完成。
3.希望从大创项目中收获哪些。排在第一位的是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占比达65.57%,其次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占27.46%;还有6.97%的学生希望收获创业的第一桶金。
在问卷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显示,学生对大创项目的各个方面的认知与学生对大创项目各个方面的态度,绝大部分表现出一致性,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拥有不同的“结题标准”的学生对于成果转化态度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P=0.004)。
在问卷结果基础上,分析显示,学生对大创项目的基本理解对于参加大创项目的收获期望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P=0.04)。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于大创项目的基本认知方面,有55.74%的学生把大创项目当作创新创业类比赛对待;65.57%的学生认为应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每个人工作量不同,不分主次;40.16%的学生认为产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成果为结题标准,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创项目是一项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最终目的是产出具有实际意义成果的创新创业类比赛。在对大创项目的态度方面,有33.2%的学生每周会花5-10个小时的时间来开展大创项目;65.98%的学生会主动寻求其它专业人士的帮助;有81.14%的学生为成果转化进行了努力,并尝试进行转化,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完成大创项目持有积极和主动的态度,但投入时间仍有待增加。在对大创项目的期待方面,有50%的学生希望得到相关制度和流程的培训指导;55.74%的学生希望得到校外专门机构或科技咨询公司的支持,说明学生对于大创项目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是很清楚,学校目前所提供的培训、技术支持和资源还不够充足。
此外,通过交叉分析说明了学生对大创项目的认知影响了其对大创项目的态度和期望。拥有不同的“结题标准”的学生对于成果转化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选择“按照计划完成项目”作为结题标准的学生中有26.09%的学生成功完成了项目成果转化,明显高于平均水平17.62%,说明项目计划的制定和要求对于项目开展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推进作用,作为管理人员,可以继续加强该标准在大创项目开展中的实施。
通过该调查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首先,在项目申报阶段召开培训及指导会,向意向申报的学生讲解大创项目的申报、实施、经费使用、成果形式等事宜,让学生对大创项目“是什么”“怎么做”“结题标准”等有明确的认知,才能更有计划地实施并完成项目。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加强过程监控,规定每周研究时长,每月制定工作计划并定期上报,将计划完成情况作为经费报销时的重要指标和结题评审的重要依据,以督促学生积极开展项目,提升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效果[5]。再次,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创项目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项目,吸引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共同开展项目,也可以在平台上招募成员,寻找项目所需的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这样的组队方式既能提高团队构成的合理性又能很大程度地避免部分参与者“划水”的情况发生,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学习相关制度、流程,互相交流经验,实现信息共享。最后,大创项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在积极探索改革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做好质量监控,使学生们既能认真扎实学习,又能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不断提高自身实践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时更加得心应手,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