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欣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副司长朱慕菊指出,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教研基地,以一线教师的工作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既有理论研究,又有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新型教研形式[1]。校本教研是适应当今教育发展趋势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手段。它是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主动组织开展的一种研究活动,其研究场所是学校,研究主体是本校教师,研究对象是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持续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动作出调整、建构,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主要研究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二是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主要研究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方法[2]。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3]。经过大量的研究,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认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是互相促进,互为作用的关系。
教师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活动,能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将有助于促成教师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使教师能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校本教研的正常有序开展为教师创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以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笔者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校本教研的最新理论与课改的实验,对肇庆市第一小学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进行研究,发现校本教研活动中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我校12个英语教师都有5年以上教龄,其中三分之二的教师有10年以上教龄。这一阶段的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与技能,形成了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但同时容易产生满足于现状的思想。他们不想再去接受新知识,不愿意再去创新教学方法,没有把专业发展看成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
据调查,我校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占据他们大量的时间。而且英语教师多数是跨班或跨级的,有些英语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行政等职务,还有些教师因为课时问题还要上科学、信息技术或综合实践等科目,需要花费精力去研究自己不熟悉的专业科目,没有充裕的时间深入学习钻研英语教学新理念,没有精力自觉投入校本教研中。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校在2010年创建了校园网络,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但是由于缺乏教学信息资源,校园网络难以发挥在教学与科研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设备的闲置与浪费。图书馆和书吧也为教师提供了少量图书,教育方面的比较多,但教学方面的较少,不能满足教师目前进行教研的需求,从而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能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英语教研组主要的教研形式有集体研讨和听评课。形式比较单一,集体研讨通常都是上传下达,布置任务,商定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深入研讨少,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听课评课是每学期指定的任务,没有明确的主题,上课教师认真备课,按部就班,完成教学设计,听课教师在课室后面埋头记听课记录。评课时,也是“你提几点,我说几句”,围绕教学活动的表面现象做肤浅的分析,浮于表面,并没有深入研究,更没有发现根本的问题。因此校本教研最后演变成形式主义活动。
我校为了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要撰写一篇教育或教学论文,但有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做一些表面功夫,甚至弄虚作假,如上交以前的论文、下载论文稍作修改等。
按照常规,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作业教案互检。这是一种检查教师教学活动以及互相学习的高效教研活动,但由于没有很好落实,教师们只是流于形式地填好各种检查表格,马虎了事,降低了教研的有效性。一些检查表格的设计,只关注有与没有,忽略了好与不好,如:教学反思只填有或无,没有其他任何的评价,教案中的作业布置也是如此。少数教师对校本教研仅仅停留在应付式,按照学校和教研组的规章制度去完成任务就行了。这些形式化的检查,对开展校本教研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会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
据统计,我校校本教研活动主要集中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形式上,这些活动重点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整个教研过程仅针对一堂课开展研讨,评课仅局限于评价个别教师的教学行为,研讨和评课虽然解决了教学中一些细节的问题,但没能提升到教学理念的运用上。
我们偶尔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方面指导和专业发展的讲座,但因条件所限,专家引领的机会不多,所以我们很多教研活动都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因而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对教师专业要求也逐步提高。高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引导教师了解校本教研内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意识和需求,使教师由被动的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们通过学习最新的课改理论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我需要什么”“我朝什么方向去发展”,逐渐有意识地寻找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不断完善自己。自身发展的需求能使教师在行动上真正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1.建立校本教研责任制,让教师在规范中发展
为了推动教研有效有序进行,我们根据学校的特点,建立校本教研的责任制,即具体落实为“校长—教导处和主管行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年级教师”的层级管理。发挥好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指挥棒作用,负责定向。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定本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督促实施。发挥好教导处、教研组的督促与引导的作用,负责定标,加强协调和管理。学校聘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定具体内容,发挥好他们的组织作用,促进教师们不断发展。
2.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促进校本教研持续发展
教师自主发展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思想基础与动力。激励机制是为了启动和维持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对教师的校本教研的努力与成果进行精神上的认可和物质上的鼓励。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学校通过《教师两年专业发展规划表》,让教师了解自己个人专业发展现状,结合过去和现在的自我专业发展状态,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近期发展目标及自我发展的行动策略等,引导教师自我发展,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意识。
到了规划的期限,学校将根据教师目标完成的情况以及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评选和表彰,树立学习榜样,营造积极、活跃的校本教研氛围,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完善校本教研的保障制度,促进校本教研正常开展
(1)时间和组织上的保障
学校管理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争取必需的时间保障。
①明确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的关系,确保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充裕的时间参与和完成校本教研活动。每周四下午2:30~5:00 为英语教研时间,要求全体英语教师参与。
②尽量提高会议的效率,缩减会议的频率和长度。科组长每次教研都必须订好计划、活动流程、时间安排,保证会议效率。
③利用行政手段,减少重复形式的工作,减少英语教师任教的科目,使教师参与校本教学研究的时间得到保障。
④鼓励结合教学开展校本教研的研究,推进校本教研的实效。英语教师可以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年级备课组长反映,备课组长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比较普遍存在的困惑向教研组长提出,科组长将安排最适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如教学沙龙、讲座等主题教研形式一起研讨,力求解决问题。
(2)教育资源上的保障
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各种教育资源,确保校本教研有序、有效的开展。
①确保教师能够获得教研所需的教育教学书籍等参考资料。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必然需要知识的补充和学习,很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学校给每位英语教师购买了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方便学习和随时查阅,还购买一些跟上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书籍,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水平。
②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资源库。现在校园网络逐渐完善,学校除了满足教师对书籍的需要外,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购买教学所需的音像设备,如粤教翔云、金太阳等教学资源。每个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云盘以方便教师在网上共享资源、互相交流等,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
1.开展校本教研,重视教师自我反思
(1)教师须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对反思内涵的理解和意义认识。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教学反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论述。教师须通过学习前人的理论、专家的经验,才能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及成果,才能提升反思的深度与力度。通过反思,教师才能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积累科学、合理的教学经验[4]。
(2)开展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反思。在校本教研中,学校要努力创设条件,如通过教学沙龙,课题研讨等活动,对一些突出问题、共性问题,按照“剖析案例→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总结原因→改进策略”的程序进行共同讨论,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并鼓励教师将反思的成果在日常教学得以运用实践,不断提升教师反思意识和强化反思行为,使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2.优化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1)优化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备课就是对教学活动作出计划,它决定了是否能正确实施新课程以及顺利开展正常教学。我们可以借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经验,全组成员都要提前做好“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中心发言人发言结束后,其他教师继续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运用的教学方法等。大家在讨论后,根据自己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个人教学风格,对自己备好的教案进行再创造,汇集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概括起来,集体备课流程是“个人初备——展示设计——集思广益——形成个性化教案”。在这种备课式的教研下,每位教师都能吸取同伴的经验,吃透教材,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形成最合适的教学设计,为一节成功的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优化的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解决教师之间教学水平差异的问题,强化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尽可能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5]。
(2)通过听课、评课,努力自我完善。上公开课是一种难得的争取提高的机会,是主动与别人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是一次自我展示、自我推广、自我完善的机会。为避免出现“一言堂”现象,采取1+1 的评课方式可以优化听课和评课的活动形式,即要求每位教师听完课后提出一个最值得自己学习的方面和一个需要改进的个人建议。通过互相交流,集思广益,每位听课教师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也使上课教师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争取达到的目标。
3.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1)珍视专家教育理念的引领。一些专家、名师、学科带头人经常会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培训活动、示范课等区内教研活动,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认真观摩学习,领会讲座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研讨,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实践。
(2)珍视专家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教育局的专家、名师平均每年有一次的到校视导工作,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个专家指导、督导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机会。教研员耐心细致地评课与指导,能使教师们更深刻地领会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明确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在与教研员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可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发挥图书、音像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的作用,服务于校本教研。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有各式各样的音像、图书资料。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教育专家讲座、名师讲坛等进行学习与钻研,可以组织教师在知名的“教育论坛”网站注册,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到专家们的答疑解惑。
教师除了按计划参与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外,还必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自身的需要,教师可提出个性化的要求,设计适合自己的教研活动,提高专业水平。学校在组织教研活动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教师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安排好教师感兴趣的、有效的教研活动内容,吸引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
本研究针对肇庆市第一小学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由于该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该校英语科组,未能全面阐明所有学科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且本研究提出的策略和建议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今后我们还需要深入探讨科学完善的校本教研质量评估办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