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芬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之下,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虽然在形式之上实现了一定的创新和变化,但是在服务内容和项目上没有完全融入新媒体的世界。同时,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也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进行大胆营销改革,难以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利用率。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之下,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推广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公共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
图书馆的利用率是图书馆存在价值的重要体现,图书馆的宣传以及推广工作是让公众了解图书馆和认识图书馆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环境之下,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应当由线下转变为线上,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笔者认为正确的营销能够改变传统图书馆给人们借阅带来的不便,促进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习惯改变。
1 新媒体给图书馆带来的直接影响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媒体。这些数字化媒体对于传统的报刊,书籍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过去人们通常是通过看报纸来获取信息,但是现在,绝大部分人在手机上阅读新闻报道或视频新闻。各类移动阅读平台的出现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且随着平台建设的完善,各类书籍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也正加快推进,这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图书馆的浏览人群量远远低于数字媒体出现之前。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各个地区图书馆也正在认识到新媒体营销的重要性,开始向社会公众推出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在线咨询平台,通过主动向社会公众推送信息的方式来激发图书馆访问量的增加。同时,部分图书馆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自身宣传,让人们在手机上了解图书馆的历史,现状,构造以及各类书籍的检索等等,更多元、更智能的服务项目给人们阅读带来了便利。
目前,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实现了新媒体营销,但是在营销工作之中我们发现并没有实现吸引大量人流量的目标。很多图书馆的营销文字有时候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有时候是面向领导的,这就导致了图书馆的营销人群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和统计,所受到的约束限制也较为严重。难以形成一种专业性的品牌效应。这与国外很多知名图书馆的营销理念是不相同的。笔者通过对很多发达国家知名图书馆的了解发现,这些图书馆在营销方面不仅仅是塑造一种文化氛围和知识氛围,他们还注重一种品牌文化和一种环境文化的塑造,以各种事物来提升自我影响力和吸引力。这点在我国图书馆之中是没有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受其管理体制影响,在宣传推广策略上缺乏创新,新时代背景下的变革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体制营销的改革,改变人们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官方印象,使其成为一个文化交流中心和传播中心。这才是图书馆目前营销工作之中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媒体环境之下文化紊乱所带来的一种文化思考。
2 传统图书馆宣传工作的缺陷
笔者通过多个地区,多个省市的比较发现,传统图书馆在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从管理人才,到图书馆的共享力度,再到各个私有图书馆对于传统图书馆的冲击力等等因素,导致了传统图书馆的人流量急剧降低,宣传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2.1 图书馆的专业营销和系统管理人才稀缺
图书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工作,其人才吸引力以及人才吸引量远远低于私人企业。很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是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的。这也就导致了图书馆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各类网络平台的构建工作以及公众号的服务推送工作得不到落实。虽然很多图书馆建设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但是很多公众号建设页面过于简单,没有给人一种强烈的欲望感,同时,许多图书馆的微信号排版过于一致,没有重点突出,缺乏创新特色。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图书馆新媒体运营不好的根本原因。
2.2 图书馆的传播力度和资源共享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利用率和丰富程度较低。很多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甚至停留在原始阶段。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图书馆需要能够让群众共享文化资源。虽然,图书馆拥有大量文献书籍,最新期刊,但是相比较提供文化服务的新媒体平台而言,其信息拥有量远远不及其千分之一。这就导致了人民群众不能够很好地享受图书馆的公共文化资源。各地图书馆建设硬件条件依旧欠缺,人们无法便利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图书馆的网络资源管理制度和更新要求也都尚未明确。很多市出现了多个区都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是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力度较低,资源浪费较高。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不能够很好地辐射给其余地区或者是同地区不同区域的人群。因此传统图书馆在传播力度和资源共享力度上都是不足的。
2.3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营销意识不足
笔者通过多个图书馆的调查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图书馆的微博,微信,豆瓣推送频率大概都在一周一次和一周两次。推送内容以美文,书籍上新信息,政策调整等为主。对于图书馆的宣传点没有做到位,没有达到营销的效果。就以苏州图书馆为案例,笔者发现其微信公众号推送是七天一次,一次将所有的内容全部推送完了。其推送内容大致如下:周末少儿总管安排,周末讲座《我的外交生活》,分馆活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活动之我与我父輩比童年等,这些推送内容固然具备一定的创意,但是其营销目的不明确,依旧不能够很好地吸引人流,难以实现宣传推广的根本目标。
2.4 私有图书馆建设数量增多,环境更为优美
现代图书馆的创新力和创作力远远低于私有文化企业。无论是图书馆的功课补习还是乐曲训练,甚至是图书馆的文献摘录每个馆的保存量都远低于私有图书服务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需求进行专项消费,对于图书馆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根据笔者调查,现在很多人对于图书馆存在着一个特定误区,认为图书馆仅仅就是一个看书借书的地方。其实并不然,图书馆在传统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等等方面都是相对重视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形势或者是运营模式,导致大量的优秀创作流入私有文化企业,这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他们的社交平台构建或者是选址或者是环境都是比传统图书馆要优秀的。这也是导致我国现在图书馆人流量急剧降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2.5 宣导,宣传,推荐工作做得不到位
图书馆虽然是公共场所,一般来说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宣导和宣传,但是这并不代表图书馆就一点都不需要宣传推广。笔者通过多个图书馆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依旧是停留于原始系统之中,这使得书籍检索和登录都变得十分麻烦。同时,图书馆的分类推荐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书籍排放都是按照编码排放。这样可能对于用户寻找书籍有着一定的好处,但是,很多时候专项书籍得不到有效的排列。比如考研书籍,专四书籍,专六书籍,工科软件书籍等等,针对人群分类不是很明显。
3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建议
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被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利用,群众的共享意识和共享文化观念也愈加强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仅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社会公众的需要,其终将会成为传统图书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就构建数字图书馆平台提出一点自己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3.1 提升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人是产生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力,所以说,无论什么工作,拥有专业的职业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图书馆营销工作也不例外。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新媒体营销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工作的专业需要,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培训和积极思考。要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于图书馆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提出创新建议。再加上我国对于新媒体营销的相关法律不是很完善。所以更需要管理工作人员有一颗责任心。在事实的基础上去博取消费者的眼球,做到不造谣,不犯事。
3.2 政府支持,统筹规划
图书馆的新媒体营销工作可以由各个地方图书馆的总馆统一安排,这样可以避免各个图书馆因为重复的信息化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了人力和财力的支出。政府应当鼓励各个图书馆的资源进行交换使用,一个地区的信息资源要能够做到灵活性调动,确保每个图书馆的书籍得到更新和使用。对于热门书籍设置热门借阅栏目,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同时,政府还应当鼓励增强图书馆信息人才纳入,加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投入。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统筹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方向,分清主次关系和服从关系,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3.3 利用大数据,进行借阅分析,调整排列
图书馆借阅人群一定要做好分类,细化到借阅书籍种类,将客户常常借阅的书籍,借阅频率最高的书籍以及借阅时间最长的书籍进行一个扩充,防止出现没书可借现象。同时,对于各项群体所需要的书籍进行一个具体的统计,优先服务各行各业所需参考书籍。同时,对于老书籍,图书馆可以采取换书政策,将老书籍换为学生最常借阅类型的书籍,在一定的时间隔断内,对书籍进行重新的排布和分类,将各种热门书籍摆放至显眼地方,方便人们借阅。
3.4 开展创新服务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营销工作需要改变原有的上门服务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将书籍进行人群分类。比如说将所需要学习的软件工具类似于cad,SolidWorks等等工具书籍进行统一归纳,将商务英语书籍类似于专业四级训练书籍,专业六级训练书籍进行一个归纳,同时,划分学生自习室,写作自习室,信息化自习室,确保各类书籍资源应有尽有,同时开设微信公众号难题板,让遇到困难的用户进行留言,用户、管理员可以互相交流,进行答疑解惑。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图书馆之中高效率的收获自己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开设图书馆3D实时景象,这样更能够方便用户找到目标板块,获取到目标书籍。
3.5 加强图书馆的导读,宣传,推荐工作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宣传工作需要依赖互联网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笔者认为图书馆可以不依附于地方政务网站,独自成立自己的网页或者是公众号,这样能够更为方便人们了解图书馆信息。笔者认为,开设图书馆公众号,对于社会上的热门书籍进行及时的补充,并在公众号之中进行推送,这样能够方便用户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图书馆的宣传活动也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读书的行列之中。同时,笔者认为,可以进行客户的导读工作,兴趣并非一开始就能够培养的,这需要不断地推送改变。图书馆可以在公众号中经常分享一些书籍读后感,一些有趣的工具书,一些实用的书籍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用户学习到一些知识,还能够确保图书馆的上座率。
4 总结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图书馆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需要改变。但是并不是意味著可以一味地迎合商业变革或者是应付式变革,更多的需要能够加强文化转型,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拓。帮助越来越多的人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文化,方便传统客户与新客户,这样才能够使得绝大部分群众能够在图书馆之中获得所需要的文化知识。他们可以在家里阅读,可以在手机上阅读,可以预约书籍到图书馆阅读等等,笔者相信这些功能都将成为图书馆后期的日常工作和日常展示内容。
参考文献
[1]李东燕.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云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8(09).
[2]丁盛威.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宣传推广方法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01).
[3]殷旭辉.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分析[J].才智,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