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萍
摘 要:新时期高校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中给予高度重视,同时高校干部人事管理工作也彰显出很多弊端,只有真正完善信息,才能够促进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持续推进。文章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指出错误之处,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
1 专项审核工作中发现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较强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意识。当前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其中包括纪律、专业、科学性等方面的要求。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工作建设以教学活动的科研项目为主要研究领域,因此很多人不知道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以后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利益,缺乏关心人事档案工作的收集,部分职工甚至没有完整的档案材料,从而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开展,因此让高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遭部分难题,造成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照常进行,另外体现了当前高校档案管理机构的缺失,需要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力度,从而体现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2)缺乏健全且完善的人事档案材料。现在很多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还存在档案缺失的情况,同时伴随出现的还有高校人事档案收集不完整的问题。(1)缺少学历学位材料。没有完整的学历学位资料,具体指的是毕业证和登记表以及成绩表等资料,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学位授权资料。(2)缺少工作以后的材料。上岗之前要求我们提供的资料有知青登记表和招工登记表以及毕业资料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很多人都没有知青登记表。(3)缺少入党和入团资料。另外完整的入党资料包括了入党时的所有手续。加入其他党派的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材料。(4)缺少岗位调转资料。另外的是干部行政以及档案转交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能够查阅干部任职以前的所有资料,可是在当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这一资料往往是空白的。
3)材料不够规范。现在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环境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缺乏完善的档案资料书写标准,包括填写资料字迹不清楚,乱涂乱改等问题。(2)缺乏人事干部材料审批流程,包括档案材料中需要签字的地方以及需要盖章的地方没有进行审批的情况。
4)填写错误与涂改等问题。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三龄两历”,它是目前高校干部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东西,同时也是检验干部的能力以及提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次的高校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出现部分填写信息错误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不同时间段资料填写信息不一致或者出现涂改的情况,其中主要是出生年月、工作年限、学习时间等出现不一致或者涂改的问题。从出生年月不一致来看,主要集中在农历和阳历不一致,并且由于入党和入团导致年龄存在差异。
2 高校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必要性
1)通过高效的专项审核把住了高校的用人关。高校具有高等教育用途,承担着培育社会各岗位人才的重任,能够起到推动国家与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现在各大高校对于党管干部的要求十分严厉,对岗位人才进行严格把关,通过严格选拔出精英人才投入到高校建设中去,这样就可以体现出高校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近年以来高校发生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情况时有出现,给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形成了一股不良的风气,所以要求高校对于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给予重视,能够进一步完善存在的不足,避免造假案件再次发生,最大限度让人事档案体现高校干部的个人履历、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等,能够在高校进行党组织人才提拔的时作为参考的依据,因此实现人才的合理分布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命是非常重要的。
2)坚持原则,严格控制,切断“病源”,选拔任用干部。选择和管理好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干部档案管理职能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严把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关。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克服“问题档案”引起的“工作问题”和“病情解除”我们将“预约后收到的”改为“预收”,并实行了干部预约审查制度。在检查要晋升的城市管理干部时,档案部门应负责事先审查档案,审查并严格检查材料的真实完整性。任何未经审查,重大改动的材料,或缺乏重要的原始材料和材料都无法找到,不会提交给理事会。我校实施了新的干部备案和通知制度,制定了“新城市管理干部档案评分标准”,确定了提交审查,整理时的评分项目和标准。
3)创新思想,特色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干部档案的重要职责是探索档案的潜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组织人事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在这方面,我们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是建立特色档案,科学评价干部绩效。为了更全面,更具历史地识别和评价干部,我们建立了干部检查档案和干部能力档案。在干部任免环节中,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料,如“干部考核报名表”,“干部预审表”,“试用期积极评估表”,以及有效期审查材料。重要信息涉及干部的基层经验,工作绩效,工作任期,评估,推荐,对话,纪检,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二是应用智能系统来提高信息水平。我们自主开发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利用档案数据库进行智能检索,减少了30%的访问纸质文件的工作量,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科学依据。
3 改进策略
1)提升档案管理意识和水平。第一,由于高校领导层需要进行传统观念的转变,明白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求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作出完整部署,积极改善当前高校干部人事管理体系,其中关系到相关部门所制定的文件和政策,应该通过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制度保障。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实际作出调整,从而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能够意识到其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干部主动接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完善材料的收集工作。现在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同时也作为干部选拔和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需要完成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推动高校的更好发展。因此,首先应该从收集高校档案资料出发,做到清晰明了的归档资料,同时还要保障所收集的资料归档完整,另外要求归档资料的字迹必须清晰,必须注明档案收集的时间,根据档案收集工作条例严按照国家颁布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进行管理,保障人事档案资料的正确性。除此之外,现在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进行细致划分,清楚自身职责,指的就是一系列高校时期的档案资料,最后还要求主要资料的完善,特别要注重干部绩效的材料收集。
3)推动人事档案自查与审核工作。第一,高校应当换一个角度来考虑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定开展后续工作,高校内部人事资料应当进行规整,自我检讨目前人事工作所存在的缺陷,以此确保高校干部人事信息的高效率和完整性。第二,高校应当把人事档案管理常态化,私下要着重人事档案的归档、收集相关材料,并整理相关资料的工作,做到收集完材料后就开始审查工作,不拖沓,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常态化普及,进一步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确性。
4)提升信息化科技水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优点,把过去的纸质档案换成电子档案,这样既有利于文档存储,又有利于纸质档案翻阅的时间的缩短,展现档案内容的原始性,有效避免出现档案泄露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效提高了人事档案朝信息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了人事档案信息的使用次数。
参考文献
[1]高谭.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06).
[2]刘新.论多部门协作共促干部人事档案规范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