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2019-01-29 08:18赵享
牡丹 2019年2期
关键词:雪莱华兹华斯拜伦

赵享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大约四十年光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繁盛期。本文分为两个部分赏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其一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其二是比较分析不同阶段、不同作家的创作特色。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活跃的是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为首的老一派浪漫主义诗人,而后一阶段则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三位诗人为代表的新派浪漫主义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语言既其共同特性,又各具特色。

一、浪漫主义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

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是对英国18世纪发展到极致的新古典主义的颠覆,是一场文学上的革命。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诗人们用其独特的语言赞美自然,追求自由,歌颂爱情,抒发激情,探寻美的境界,为诗歌创作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语言通俗易懂

浪漫主义诗人摒弃了文坛中长久盛行的“诗意辞藻”,及新古典主义追求的刻板句法,对语言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普遍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力图以平凡的语言抒发高尚而强烈的情感。华兹华斯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以“真实”来规范诗歌创作,提倡写诗要使用散文式的诗意自然,舍弃华丽的藻饰,要将语言深入到大自然中,深入到最淳朴的田园间。他认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更朴素又更强调”,“更永久,而且更哲学化”。同样是描写太阳,在柯尔律治的刻画下,太阳是“The bloody Sun”“Right up above the sky”“No bigger than the Moon”,用词简单,却蕴意深远,几乎人人都可读懂。

相反,在18世纪感伤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笔触下,太阳是“the reddening Phoebus”“golden fire”“amorous descant”,即红脸的太阳神、金色的火焰、火热的情歌,诗词用繁复的辞藻将神话与修辞融合。我想莫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学者,便难以赏鉴吧!

(二)想象力的丰沛

想象力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主题之一。从华兹华斯对想象力的重视,到柯尔律治的补充,再到雪莱、济慈更进一步完善,想象力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柯尔律治以“梦境”作为基调,发挥想象力。《古舟子咏》中的片段,信天翁被射杀,海上红日如血般高悬于铜黄色的天空中。浓艳而又奇特的场景刻画渲染出诡异的气氛,将诗中似真亦幻的景色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诗歌语言在想象力的笼罩下,如蒙上瑰异色彩的歌谣般带领读者走进奇幻神秘的梦境。济慈在《古瓮颂》中寻觅古瓮的故事,幻想古希腊人在欢腾的音乐中尽情嬉闹的繁盛场景,激发观赏之人的内心观感,仿佛将读者置身于那段辉煌的历史之中。想象力的力量为诗人们语言插上翅膀,让他们尽情地在思想与激情中翱翔。

(三)抒发内心激情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正值时代剧烈变革,诗人们在诗歌中寄托强烈的感情。华兹华斯向自然吐露内心的欢愉,为偶遇的一片水仙而心中激荡:“湖中碧水起涟漪,胡波踊跃无花乐——诗人对此抒激昂,独在花中事幽摅!”拜伦在《哀希腊》中,哀叹曾经的繁华已不再,尽情地抒发对心中的净土希腊沦为他国奴役的悲愤。雪莱在诗中的呼喊:“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他们酣畅淋漓地在诗歌中吐露内心的激情,荡涤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二、浪漫主义诗歌语言的不同特色

(一)想象力所表达的内容不同

浪漫主义的几位杰出诗人,除拜伦外,均崇尚想象力的作用,但其所想表达的内容不同。早期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侧重于利用想象力完成对自身情感与思想的外化。柯尔律治大胆地用想象力编织奇幻的梦,引领读者在思绪中遨游。在他的“梦境”中,有《忽必烈汗》的异国风情。他将大量形象鲜明人物、独具韵味的景物,用想象力融合在一首瑰奇的梦之诗歌中。其中又有《古舟子咏》对人的道德的思索。诗人将基督教教义、哲学内涵和自我救赎通过梦境交融于一体。

如果说第一代诗人侧重于自身情感的疏解,那么后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则试图用想象力将憧憬与现实碰撞,把心中的美好与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对比,并以其强大的力量抒发炙热的情感。雪莱的抒情诗是心灵化的社会生活,他用丰沛的想象力将自身的抱负寄托于情,既是对社会未来的展望,又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露无疑。例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虽是对神话故事的再创造,却是雪莱内心理想的大同世界的体现。而济慈在《夜莺颂》中,借夜莺的歌声想象到中世纪的浪漫传奇,“一个美女望着大海的险恶的浪花”,完美地点出了现实的“险恶”和对命运的焦灼的双重蕴意。

(二)感情抒发的方式差异

感情抒发方式的差异最主要体现在前后两代诗人之间。总的来说,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比前人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

华兹华斯认为,应该用平淡普通的言语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激情。他善于创造一些极其简单的词语来表达深刻的含义。他在《反其道》中写道“歌声里”的“才学”“事物的灵光”“树林”的“灵感”等,用生活中常見的词语创造出不一样的韵味,包含深刻的哲理,却又使每个人都能看懂,真正是颠覆性的诗歌创作。

而这种颇为含蓄的感性流露就不是后期诗人的风格。他们表达激情的方式更加直接大胆。雪莱抒情诗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以自传式的呼喊来释放激情。《西风颂》中“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诗人仿佛从灵魂深处将心中郁结的情感酣畅淋漓地呼喊出来,如惊雷般震撼人心。

(三)独具魅力的修辞使用

浪漫主义诗人表达思想与情感的一大武器便是他们独具魅力的修辞手法。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拜伦。拜伦的语言相较比他的前人来说,是华丽的。他好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讽刺是他诗文中最显著的特点。以《唐璜》为例,除了最突出的讽刺手法,有反问、双关语、夸张、奇韵、阴阳韵及倒顶点等诸多修辞。例如,诗句“‘各族的救星呀,其实远未得救,‘欧洲的解放者呀,使她更不自由”,该句中使用倒顶点的修辞,诗文在达到赞美的高潮之时,却又陡转直下,为这美言泼上了一头冷水。这样的笔触表达了对虚伪、假善的“救星”“解放者”的嘲讽,揭露出显赫人物的华而不实,充分体现了拜伦的语言风格。而雪莱则善用大量奇异的比喻与象征,大胆而又恰到好处地抒发自己的激情。他的叙事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引用了神话中鹰与蛇的搏斗,以鹰象征恶,即现实中的专制,以蛇象征善,即革命的力量。在《西风颂》中,他又以“西风”的自然形象象征英国新生的力量,以“残叶”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反动阶级。

三、结语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期是一场诗歌领域上的变革。众多诗人留下数不清的精彩诗篇,至今仍为人们细细品读。它彻底改变了由18世纪古典主义独霸文坛的局面,并为接下来现代主义的崛起做好了铺垫。

猜你喜欢
雪莱华兹华斯拜伦
植物批评视域下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
野外,心中的一方“静”土
华兹华斯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
一诺30年
名言名句
拜伦拧巴的情感世界
惠勒与电风扇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
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