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进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江苏 镇江 2120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浸润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本知识,明确写作目的,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笔者以汪曾祺小说《鉴赏家》教学设计为例,采用“浸润式”教学模式,将“读”“悟”“写”贯通,在充满探究意味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具有开放性特征的问题中,提升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浸润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学环境以及学习气氛统一被称为“浸润式”语文教学模式的客体部分,“浸润式”中的“浸润”作用就是通过上述因素来发挥作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文教学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笔者在教授《鉴赏家》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汪曾祺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大淖记事》中的小锡匠十一子同挑夫的女儿巧云、《受戒》中的小和尚明海和农家女小英子、《侯银匠》中的侯菊和侯银匠,作者笔下的这些人物,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鉴赏家》,欣赏作品中的人性美、人情美”。通过设计这样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浸润式”教学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需要,“基于激发学生思维、创设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利于学生主动探究”[1]。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解读文本,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2]18-19。
问题1:谁是鉴赏家?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他的“鉴赏力”?
叶三是鉴赏家,他能判定画的真伪,懂得欣赏画的精彩之处,总是能一语道破画中的玄机,甚至能指出画中的不足。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如叶三“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3]166,而他吸气、惊呼的地方,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处;叶三看过不少李复堂的画,能辨认,用四张“苏州片”换了李复堂的画;当季匋民画完了画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问题2:你认为鉴赏家应具备哪些特质?在你眼中,叶三算不算“鉴赏家”?
真正的鉴赏家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美,需要用质朴的语言去表达美,需要用执着的热情去追求美。叶三不仅是一个艺术鉴赏家,更是一个生活鉴赏家。叶三对画的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的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他作为“鉴赏家”,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正是生活中乐观、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叶三喜欢到处走,观赏景致,了解乡风,正是因为他关注生活,懂得欣赏,所以才能从紫藤的乱花里看出风来,才会懂得一只小老鼠的顽皮,才会知道“红花莲子白花藕”。他到各地去找好果子,送到买家手里的果子都有可以入画的美丽,“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3]165。
问题3:风土连着人情,生活显出人情。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人情美”?
这些“人情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关系中:
1.1临床资料:从我院选出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治疗的脑出血病人180例,组一90例为对照组,组二90例为实验组,本次研究是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实施的,所有病人均符合脑出血症状及体征,其中对照组男49例,女41例,最小为28岁,最大为79岁,平均(67.8±4.08)岁,住院时间1~9个月,平均(4.7±1.4)个月,实验组男51例,女39例,最小为24岁,最大为80岁,平均(68.9±3.49)岁,住院时间2~9个月,平均(4.1±1.6)个月,两组病人在基本资料上进行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关系。叶三卖的果子都是自己精挑细选的,个个“都很大,都均匀,很香,很甜,很好看”,“从不说价”体现了他为人的厚道。买家对叶三也是绝对信任,“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而且“总不会亏待他”。卖与买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朴素的真情。
2) 父子关系。叶三五十岁生日,他的两个儿子都提出不要他再走宅门卖果子,叶三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一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3]166儿子好心好意落了埋怨却毫不介意,连忙解释,并顺从了父亲的心意。叶三死了,儿子并没有因为季匋民的画价格高卖画,而是遵照父亲的遗嘱,将季匋民的画装在父亲的棺材里一起埋了。父与子之间,是浓浓的亲情。
3) 画家和鉴赏家之间的关系。叶三知道季匋民画画离不开水果,就将最好的水果“首先给季匋民送去”;叶三知道季匋民最佩服李复堂,便用“苏州片”与人换了四开的李复堂的册页,给季匋民送去;画家死后,他不卖果子了,但每逢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坟上供一供;在日本人重金诱惑面前,叶三“一张也不卖”,践行了生前对季匋民的诺言。季匋民知道叶三喜欢自己的画,一改不当众作画的习惯,邀请叶三观其泼墨挥毫,并且专门为叶三作画题款相赠:“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匋民知道叶三生活不易,便送了叶三很多画,有时还不题上款,“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与季匋民是知音,他们都将对方当成知己。画家和鉴赏家之间,是风雅的知音之交。
“浸润式”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还要“满足他们的情感、审美等精神层面的渴求,让他们的心灵日渐丰富起来”[4]。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结合文本内容,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深入解读,用心体会汪曾祺小说所体现出的“人情美”,“获得情感的熏陶和品格的升华”[5]96-97。
叶三是____,季匋民是____。一个____,____;一个____,____。虽身份悬殊,但无雅俗之分。
学生范例:叶三是卖果子的,季匋民是画家。一个留意草木,真诚守信;一个忘情丹青,豁达率性。虽身份悬殊,但无雅俗之分。
作为平民作家,汪曾祺将自己的目光聚焦在普通人、平凡事上,他用“自觉的平民意识”[6]45谱写生活的赞歌。他笔下的小人物往往有自由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也有温润的处世哲学与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身份卑微、处境艰难,也善于并勇于寻找诗意的人生。他们真实自然、乐观知足,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6]45的人生形式。在人情交往中,他们互相关心,坦诚相见,充满对生命的悲悯和对生活的热爱。
“浸润式”教学应“着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尤其是核心素养的培养”[7]62-63。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在理解文章人性美、人情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涵泳体悟,进一步精读文本,赏析作者“融画入文”的叙事手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品位,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文章叙述的是“画家”和“鉴赏家”之间的故事,始终贯穿着“画”。有对季匋民精妙画艺的直接描写,也有对叶三观画感受的描写。
在文章开篇,作者用浓烈的色彩勾勒了一幅物产图: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
在描写叶三的儿子量布、撕布的细节时,“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嗤——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干净利落”[3]165,用语极省,但人物的精明、干练跃然纸上。
小说中描写季匋民的画,“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作者特意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从有限的描绘中感受无限的空灵的意蕴。
汪曾祺是位懂画、擅画的作家,他说:“喜欢画,对写小说也有点好处。一个是,我在构思一篇小说的时候,有点像我父亲画画那样,先有一团情致,一种意向。然后定间架、画‘花头’、立枝干、布叶、勾筋……。一个是,可以锻炼对于形体、颜色、‘神气’的敏感,我以为一篇小说总得有点画意”。“他在小说的叙事中插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风俗画,一卷卷清新淡雅的水墨画,”[8]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浸润式”教学是全方位、立体化、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应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丰富语文课程,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后,推荐学生阅读汪曾祺的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交流感想、心得,并以“汪曾祺的小说”作为开头写一段话。学生在美文欣赏和自主表达中,丰厚了文化底蕴,陶冶了情操,并在对作品的观照中发现自我、悦纳自我。
这篇小说的教学设计,采用“适时引入—循序渐进—创设情境—协调发展”的“浸润式”教学模式,将阅读、赏析、写作贯通,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融合。课堂上,在充满浓浓语文味的氛围中,师生含英咀华,品读文本;课后,师生共同阅读经典作品,感受汪曾祺小说的魅力。“浸润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师生完全沉浸在文学作品中,接受经典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提升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