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一种血管疾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有侧肢体肿胀、局部疼痛等,同时活动的过程中,疼痛会不断加剧。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骨科患者接受手术后的多发并发症,尽早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仪器的分辨率以及彩色多普勒技术均随之不断提高,因此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的检测率也不断上升[1],本文对在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患者患侧以及健侧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资料,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后经血管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6.77±5.92)岁;其中,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共有11例,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患者共有15例,闭合性骨折患者共有18例,开放性骨折共有7例,膝部骨折共有5例,足踝部骨折共有4例。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继往血栓史,且均已确认为单发性骨折。患者均在进入医院后的5~8 h后接受手术治疗,在术后1~14 d对患者的患侧、检测下肢深静脉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纳入标准:(1)因骨折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3)没有影像检查禁忌证的患者;(4)没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1)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不合适进行影像检查的患者;(3)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
使用本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GE Vivid E9诊断仪为全部6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设置探头的频率为7.5~12.0 MHz,如果患者过于肥胖,或者患者肢体表面出现肿胀,将探头的频率调整为3.5~5.0 MHz,血流方向与声束的夹角要≤60°[2]。
进行扫描时,叮嘱患者要将大腿稍微向外侧展开,小腿适度伸直,暴露患者的髂外静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股总动脉进行扫查,扫查患者的小腿深静脉以及腘静脉时可以调整为俯卧体位或是仰卧体位[3]。
在二维图像下观察患者的血管壁结构,血管官腔内的回声情况,如果发现官腔内有异常回声,则重点对管腔的形态、位置、大小进行观察,并分析与周围管壁的关系,适当进行探头加压,看回声是否发生变化[4]。
CDFI:仔细观察患者管清内的血流情况,使用频谱多普勒测量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肢体远端挤压试验,通过血管充盈情况,排除假阳性结果。
分别统计60例患者中个静脉血栓的检出情况,使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并与血管造影结果对比。
对本次研究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导入计算机后使用版本为SPSS 19.0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0例患者中,检出左侧下肢股静脉、髂外静脉、胫静脉、腘静脉血栓共37例,检出右侧下肢股静脉、胫静脉、腘静脉、腓静脉血栓共23例。该检验结果与血管造影结果相一致。
患者健侧股总动脉内径平均为(0.48±0.07)cm;股浅静脉均为(0.62±0.13)cm;腘静脉均为(0.71±0.16)cm;胫后静脉均为(0.31±0.03)cm;患侧股总动脉内径平均为(1.42±0.11)cm;股浅静脉均为(0.98±0.06)cm;腘静脉均为(0.99±0.11)cm;胫后静脉均为(0.53±0.09)cm,健侧血管内径均小于患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145,t2=4.325,t3=6.566,t4=6.235,P<0.05)。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下肢静脉血栓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一种血管疾病,发病后的临床表现有侧肢体肿胀、局部疼痛等,同时活动的过程中,疼痛会不断加剧。通过相关研究报道可以得知,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因血流速度缓慢、静脉壁受到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因素导致的[5-6]。血流速度发生异常后,人体的纤容系统以及凝血功能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血管内细胞生物学损伤的出现;同时感染性、机械性以及化学性损伤均可能造成静脉壁的损伤;患者如果存在脑血管以及心血管疾病,则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更高。深静脉血栓如果无法尽早确诊治疗,可能会使得血栓延伸到下腔静脉,进而影响到患者肾脏功能,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7-8]。因此,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骨科患者接受手术后的多发并发症。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具有栓塞、漫延迅速的特点,某一部位在出现下肢血栓之后,可能出现顺行或者是逆行情况,从而漫延到整个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之后,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综合征,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急性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9-10]。
随着医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高频探头技术也随之发展,超声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准确性较高的诊断信息。患者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肿胀、麻木、疼痛等情况,同时肢体动作僵硬[11]。
总结60例患者的图像发现,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二维图像上,可见明显的血栓静脉官腔增宽,宽度为邻近动脉的2~3倍,官腔内的回声相对较低,静脉腔无法进行完全压闭,通过彩色血流图可见深静脉官腔内的部分阶段出现了线样彩色血流信号或者是充盈缺损,或是未出现彩色血流信号[12]。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临床上诊断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急性血栓的一种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