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导管安全固定和护理

2019-01-29 20:39:27尹庆
智慧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监护室危重躁动

尹庆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邳州 221300)

0 引言

脑出血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其具有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征[1],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室危重脑出血患者而言,其病情更为严重,在手术治疗后因病情需要要留置多种导管,以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进一步监测与治疗,若发生导管滑脱等不良情况,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还会危及其生命[2],因此做好针对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导管的安全固定工作十分重要。在本次的研究观察中,则主要针对重症监护室危重脑出血患者导管安全固定与护理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室危重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6~81岁,平均(63.5f17.5)岁,均对其展开导管二次固定与临床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二次导管固定与护理干预。

导管固定:①引流管固定。注意患者脑室引流管外露部分,并做好标记,包括导管置入时间、责任人、置入长度等,根据其危险程度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在交接班时对固定胶布进行更换[3]。确保引流管高度在穿刺点水平部位15~18cm以上,并固定在输液架或床头;注意引流管内液柱是否出现波动,以免其扭曲、折叠或受压[4]。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或移动过程中要先关闭引流管,确认体位调整好后再打开;若患者存在躁动症状,则要对其头部进行固定,以免牵拉导管使其脱落。②气管切开导管固定。在创口与套管之间垫放凡士林油纱,将气管切开套管两翼固定,然后将两条扁带分别系在器官切开两侧翼孔,确保松紧度适宜,或采用专门气管切开固定装置[5]。③导尿管固定。用3M固定胶带高举平台法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一侧大腿,并注意定时检查导尿管气囊,确保无破裂情况发生。④鼻胃管固定。用75%酒精对患者鼻尖、双侧鼻翼等部位进行清洁,在干燥后用加压胶带以工字形或人字形将导管固定在鼻翼;注意观察胶布固定情况,确保每3d更换1次,若出现滑脱情况要及时更换。

导管护理:①引流液记录密切注意导管引流液颜色、量等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若患者在术后1~2d脑脊液中仍伴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则需考虑出血发生可能性,要及时对其展开手术止血[6]。若脑脊液浑浊或有絮状物等,则考虑颅内感染发生可能性,要给予敏感抗生素。同时对引流袋及时更换,注意清洁各种导管,确保无菌操作。②拔管护理随着患者意识的恢复,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烦躁情绪,进而容易发生自行拔管等不良状况;因而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对躁动患者,用约束带将其手腕束缚于床栏,避免患者拔管;每30min对其约束部位查看一次[7]。严重情况下可给予患者镇静剂,确保导管安全。在患者拔管前1d,夹闭引流管,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头痛等颅内高压症状,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可拔管,注意拔管时创口是否有渗液等症状,保持创口清洁。

1.3 判定标准

观察所有患者在经二次导管固定与全面护理干预后的导管固定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例如导管滑脱等;并对其术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若患者导管均安全固定,临床不良症状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则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有较大恢复,则为好转;若患者临床症状与各项身体指标无显著改善,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经二次导管固定后,发生导管滑脱4例,导管固定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在经导管固定与护理干预后,患者恢复情况显效41(68.3%)例、好转17(28.3%)例、无效2(3.3%)例,总固定与护理有效率为96.7%。

3 讨论

在ICU聚集了各类型疾病的危重患者,尤其是重症脑出血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其预后较差、死亡率与致残率高[8],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威胁。针对这一病症患者其最佳治疗时机为发病后24h内,通过手术方式对患者颅内血肿进行彻底清除,从而降低颅内压,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危重症患者在术后需置入各种导管行后续病情监测与治疗,通过对导管的固定与护理干预,确保各管道顺畅,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为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给予保障。在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导管护理中,最常发生的不良事件为导管滑脱,在导管滑脱并再次置入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身体痛苦,也影响了术后治疗工作的展开。因而相关护理人员要加强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的巡查,注意观察各导管松动、受压或脱落情况,对导管固定情况仔细记录,并在交接班时进行详细说明,若出现脱落等情况要及时进行更换,加强二次固定[9-10];同时针对导管加强护理干预,注意引流液变化,尤其是对于躁动患者,要及时进行约束,避免出现因躁动导致自行拔管现象的发生;并加强对导管的清洁,从而在确保导管固定的同时,减少术后因导管引发感染。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经导管固定与护理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恢复情况有效率达96.7%;由此可得,导管固定与护理对促进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重症监护室危重脑出血患者行二次导管安全固定与护理,能有效减少导管固定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危重躁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道路躁动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5
躁动季节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