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珍,刘卓红
(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430;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阶层分化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渐趋分化与多元。自媒体的便捷化和网络的普及使得部分大学生群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显得更加敏感和无所适从。而家庭成员的职业分工、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个人前途和价值观念形成代际影响,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阶层差异性,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群体之间产生了价值分歧和价值冲突。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的财富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等现象使大学生产生了价值困惑,家庭环境、媒体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大学时期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处于建构和成熟之间的过渡期,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暗流涌动的环境下,整合不同阶层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培育不同阶层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价值共识,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转型期,新旧价值标准、规范体系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一些新的共性特征,比如: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权利意识,注重实惠和功利,诚信缺失,责任意识淡薄等。
总体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主流形态是认同的。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其家庭成员所属阶层的经济状况、意愿诉求、价值观念等长期影响着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的素质传承、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阶层性和多元化状况,不同阶层大学生群体之间产生了价值冲突与价值歧异,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在理想信念方面,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较为坚定的信心。但在社会阶层流动中地位下降家庭的某些大学生则对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离。而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这一论断的认同率也呈现出阶层差异性。绝大多数来自工人和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对这一论断的认同率最高。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诚信和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集体观和历史观。在入党愿望方面,来自工人、农民和下岗职工等家庭和来自国家和社会管理人员、教师和科技人员、一般干部和办事人员家庭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较强的入党愿望。而来自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家庭的部分大学生对此却愿望不高。
2.分属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贫富差距、公平与效率、义与利等国家重大决策和社会问题的理解认同呈现出阶层差异性。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家庭的大学生群体对改革开放持肯定和赞誉态度,而在改革中自身利益受损家庭的大学生群体则对贫富差距、官员腐败、强制拆迁等社会现象更为敏感。此外,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群体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重大事件的评价等方面都显示出阶层性差距。比如,来自国家和社会管理人员、教师和科技人员家庭以及一般干部和办事人员家庭的大学生对国家和政府的政策评价较高。
3.大学生群体所关心的焦点问题的差异也反映出该群体阶层意识的差异甚至冲突。来自生活富有、社会地位较高家庭的大学生关注的是,在优渥的家庭背景中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及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表现得从容淡定,通常会把职业发展的目标定在出国留学、创业、当公务员等方面。来自中下阶层家庭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保障机制,对未来的设计也更加慎重和保守。来自社会下层家庭的大学生则生存和就业压力大,他们关注的重点则是关于如何勤工俭学筹到学费和生活费、如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等迫切的现实问题,希望在学习和就业机会等方面能够享有平等、公正的待遇。
4.大学生原生家庭之间的价值歧异往往会对不同阶层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价值评价造成影响。分属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隔绝。来自较高社会阶层家庭与来较底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往往自我价值评价较高,但彼此评价却较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大多这样评价富裕家庭学生:“出手阔绰,但自私,优越感强。”“生活条件好,穿着时髦。”“乱花钱,学习不努力,高傲自大。”而来自较高社会阶层的学生在评价来自较低阶层学生时,大多使用“自卑”“孤僻”“内向”等字眼,认为“他们人生终极目的太低,太庸俗,只知道挣钱、报父母恩之类,没有想到挖掘自我潜能。”[1]
所谓价值共识是指“不同价值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而就某种价值或某类价值及其合理性达到一致意见”。[2]
1.培育大学生群体间的价值共识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价值分化和价值歧异必然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产生严重扭曲和误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认同也受到严重冲击。有不少学生认为现在是一个“拼爹”时代,关系和背景是王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个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如有个富爸爸。价值观的扭曲使部分学生悲观沉沦、消极懈怠,甚至个别学生为了名利铤而走险,堕入犯罪深渊。不同阶层学生之间价值冲突日益凸显,以致于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矛盾和隔阂,拉帮结派、滋生小团体作风。价值观的形成是人们以特定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某些价值认识反复验证、长期积累、沉淀和内化的结果。不同阶层的大学生之间在平等对话和交流中达成价值共识是大学生群体之间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关键环节,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价值共识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一旦形成某种价值共识,个体可以更好地融入群体之中,产生价值共鸣。
2.大学生价值共识的培育也是可能的。所谓“价值共识的可能性”就是指是否能达成“一致性意见”,及其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一致意见。由于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关系,往往涉及到利益关系问题。因此,能否达成价值共识,本质上取决于价值主体之间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作为个体的人,因其个性、地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评价标准。但作为社会的一员,人们可能面对某些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和共同的需求,逐步积累一些相似的认识、经验,形成一些基本的价值共识。只要能够寻找到主体之间共同的利益需求、建立共同的利益关系,价值共识就必然存在。
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有着成长、成才的共同经历和相似的情感体验,思想较单纯、激进,容易形成相对统一的共同体。这种同质化的生活背景和密切的交往实践活动使他们在观念、行为等方面容易达成一致,群体内部的价值观念容易被认同、强化,这使得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更容易达成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在衡量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在彼此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正如孔德所言:“认识一致是人类任何真正结合所必需的基础,这一结合又与其他两个基本条件有相应的联系:感情上的充分一致,利益上的某种相通。”[3]受群体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影响,群体自发产生的价值观难免有一定局限性,以至于形成“群体误区”。朴素的价值共识还需要在教育引导中得到整合和提升。同样,价值观的认同和确立仅仅靠灌输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发挥价值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大学生价值共识的形成既需要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行价值观的灌输教育,用独立、正确的价值标准整合大学生自发形成的朴素价值观念,更需要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之间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保持长期、平等的对话交流、和谐互动。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在于建构一套独立于世俗眼光的价值判断和精神体系,这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在。这种核心力量旨在整合纠正各种功利的价值评判标准,摒弃以原始家庭贫富、地位高低、容貌好坏论英雄的功利性价值标准。不管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家庭地位和社会身份怎样,在大学校园里,都应适用统一的价值评判标准即能否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好科学知识,锤炼道德品质。谁在这些方面做得好,就理应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尊崇和赞赏。大学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确立自身独立的自由平等、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并力求整合大学校园里多元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才能消解大学生带着不平等烙印的原初身份,形成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群体彼此尊重、相互依存、相互帮扶的和谐氛围,祛除他们原始身份差异带来的价值观冲突,培育价值共识。
校园文化既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又是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孵化器。主体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需要在持续的价值实践中不断体悟,反复确证。价值实践是价值主体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育价值共识的重要途径。
1.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主题团日活动、社会公益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寻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个人等活动,引导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净化精神家园,锤炼修养品德。挖掘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将红色遗产传承与高校德育有机整合,不断渗透、传播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4]
2.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报纸以及网络和微信公众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守住守好宣传阵地,净化网络环境,提高学生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主阵地。在思政课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根本,密切关注其实际需要。[5]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树洞软件、微课、云班课、雨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结合学生关心的时政要闻或政策方针,利用案例讨论法、问题导入法,启发学生多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剖析各种错误思潮的根源,拨乱反正,让学生认清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与缺陷,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校园内外实践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邀请名人名师进校座谈交流、公益活动、时政论坛、情景剧表演、假期社会实践和调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代大学教育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敏锐意识到社会阶层分化给学生价值观念带来的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和尊重各阶层主体的合法权益及其诉求,把握不同出身和背景的学生群体阶层的思想倾向,鼓励、支持那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引导不同阶层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积极健康发展。以贫困学生为例,相关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压力和苦恼大多集中在经济、学习和就业等方面。这些贫困学生在政治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积极向上,但是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仇富情绪,出现理论认知与实际行动相悖离、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的情况。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公平公正地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和助学贷款工作,人性化地解决好他们的现实问题。同时要用正确的阶层观点来教育和影响不同阶层的学生,使之能够客观而正确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出现的阶层分化问题,促进不同阶层的大学生群体之间的理解宽容、团结友爱、和谐相处。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价值观的形成关键要有主体的主动参与,单靠理论灌输和外部力量的塑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树立对话意识和对话机制,寻找价值共识的平衡点。而网络社区、社团协会、兴趣活动小组等学生共同体则为不同阶层学生之间平等交流和思想碰撞提供了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对话空间。
哈贝马斯曾指出日常语言的和谐互动是人们理性交往并形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个体的人只有作为某个特殊语言共同体的成员,融入一个主体间共同承担的生活世界,才能成为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在交往的教化过程中,个人和集体同时获得其同一性。”[6]
从根本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阶层分化受其家庭影响巨大。由于出身不同、利益诉求有差异,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之间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甚至充满不信任和敌视态度。但是期待社会稳定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追求进步、建功立业始终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因此,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通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网络社区等同辈共同体,可以突破世俗的功利性交往倾向,便于在交流中互助合作,实现信息、思想、价值观念的深入交流,相互影响,逐步建立共同的利益关系,扩大共识的范围,最终形成大家一致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