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龙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中国唐史研究的重镇,学者云集,名家荟萃。2018年12月15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举行“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第六届年会暨2018年学术沙龙”,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社会科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等高校和文博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与会专家学者将一年来的研究工作、取得成果进行了总结,王双怀会长以整理、出版的《西安唐代历史文化研究》[1]论文集为例,对学者在西安唐代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并就唐史研究及学会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继续以丝绸之路的研究为契机,推动隋唐文化及中外交流研究的发展。
“陕西地区的都城,从西周镐京、秦都咸阳、汉都长安至隋唐长安城,都是相继承传而又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且都位于南山与北山之间的渭水、泾水流域,四周险固,土地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是比较理想的建都之地。”[2]长安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曾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其中唐都长安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关唐都长安的相关问题众多,研究成果颇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潘明娟教授以《唐代京师地震与唐人地震观》为题进行了发言,唐代京师近三百年时间里发生地震60-90多次,虽有不同的说法,但足以说明京师地震频繁。京师在唐代具有重要地位,潘教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唐代京师地区发生的地震展开研究,在统计原则界定、地震次数认定、地震自然特征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她认为唐代京师地震具有明显的时段性,试图对地震爆发的成因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唐人天人感应、自然成因的地震观。自古以来,地震就是我国重大地质灾害之一,地震研究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早在唐代可能已经不太认可天象与地震的关联,而是由某些具体星辰运动和亮度的变化引起了地震,天象与地震关系的重构,对唐代京师地震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唐代书法发展兴盛,与长安佛寺相联系,并逐渐形成了一门书法艺术。陕西师范大学介永强教授在《唐长安佛寺书法文化寻绎》的报告中,从唐长安佛寺中的墨迹碑板、书法创作者、书法文化遗产三个方面,探讨了唐长安佛寺中的书法艺术。在介老师的展示中,篆、隶、草、行、楷等书体皆有,但由于唐人尚法,以楷书为主,这在长安佛寺中是十分常见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看,长安佛寺是唐代书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唐代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历经千年,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唐代书法在长安佛寺中熠熠生辉。
唐朝建国近三百年间,长安城里坊数量有着一定的变化[3],坊内的人、事、物等都是现在研究的重点内容。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张全民研究员作了题为《唐长安城安仁坊探古》的报告,他根据考古勘测的结果,确定了长安城安仁坊位于皇城之南第三排坊,朱雀大街之东第一列坊,东起长安北路,西至朱雀路,南起体育场北路,北至友谊西路的古今具体范围、位置,坊内刘延景、唐俭、杜佑、元载等名人住宅、小雁塔等建筑,展示了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一期项目,并对在安仁坊历年的考古发现进行了梳理,为唐都长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考古新材料和新思路。
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维慎研究员在《西安古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指出,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南郊,是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文物收藏丰富,计有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金银器、唐墓壁画等人类文化遗产,体现了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西汉的大一统、唐代统治者的胸襟。今天的西安作为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亟待进一步展开发掘,近年西安文博系统及机构不断发展壮大,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西安古都资源的重要载体,有利于长安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陕西师范大学拜根兴教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穆渭生教授对以上学者的发言作出点评。关于潘明娟教授的文章,两位教授指出跨学科研究有优势,也有风险,认为地震研究可从逆向思维入手,提出对地震的认识、救灾思想等可在五礼中追根溯源。关于介永强教授的文章,两位教授认为唐长安佛寺就像书法文化博物馆,该文搜集资料十分详实,类型丰富,观点也十分新颖。针对张全民老师的报告,两位教授指出对长安城单个或里坊群体的专门研究具有创新性、启发性;而张维慎老师立足于西安古都资源的开发,利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平台,开发、宣传唐长安的历史文化,文章很有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由于国家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各地研究丝绸之路一时成为热门。”[4]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界日益重视长安与丝绸之路的研究。追溯大唐,唐人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中外交流十分频繁。
关于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拜根兴教授在《往返丝路沿线地区唐人使者的新探索——以出土初唐时代唐人墓志为中心》一文中,对初唐十三位出访使者墓志进行整理分析,将出使西域、吐蕃等丝路沿线不同区域的使者进行分类,探讨墓志中诸多此前无人涉及的重要事项,如墓主为国捐躯身死他乡,历经艰险完成使命,流落异域不忘初心等,凸显了初唐时代国家上升时期唐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穆渭生教授作了题为《隋唐时期长安“陆上丝路”对外贸易述论》的报告,指出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已开通“丝绸之路”,从隋唐帝国的诸藩朝贡贸易、边州互市、国内商品流通等对外贸易制度,隋唐时期“陆上丝路”概况、外贸基本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隋唐丝绸之路的主角是西域国家的朝贡贸易使团,进入大唐境内后,朝廷会安排接待等朝贡事宜,其中丝绸是主要的回赠物品之一。而今天将丝绸之路扩展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笔者以为应该与当今的现实意义结合起来,把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
目前,“丝绸之路”研究已扩展至考古、美术史、音乐史等学科,学术领域十分广泛。陕西师范大学贾嫚教授作了题为《马尾胡琴考》的报告,指出“胡琴”称谓至唐始有,具体指琵琶、羌笛、箜篌、忽雷等从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一些外胡乐器,其中马尾胡琴最多,是胡乐大举进入中原的结果。近年来,相关文物考古资料发掘,为研究胡琴的生成、演变提供了直观的可视性证据。贾老师结合文献记载,从胡琴、马尾琴释意,早期胡琴的图像研究以及马尾胡琴与西夏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事实上,西夏党项马尾胡琴的出现除丝绸之路带来的交通便利外,西夏政治需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改革礼乐恰是西夏立国安邦的重要举措,马尾胡琴也正是应时而生的产物。
“官寺”一词在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传世文献中少有记载,据查阅,仅在白居易的诗和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见过“官寺”的说法,是以一种特殊寺院的形式出现,而在古籍检索中发现在唐代大多数语境中多为官府衙门之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聂顺新老师在《唐代佛教官寺制度渊源考论》一文中对“官寺”作了详细介绍,以唐代佛教官寺制度为对象,主要讨论唐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制度,唐代历次官寺设立诏令的执行力度,官寺的特殊功能,官寺地位的转移及其后世影响等问题。聂老师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发现的一些新材料,对隋文帝诏令州县各立僧尼二说、龙潜之地四十五州大兴国寺说以及仁寿舍利塔寺说等作了辨析,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补充。
张维慎研究员、潘明娟教授、景亚鹂研究员对本场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关于拜根兴老师的文章,从以往重视文献资料,到关注墓志新材料,具有创新性,历史文化研究应该充分运用“二重证据法”,但指出墓志本身也有抄漏、错误等,不完全可信;自古礼乐不分,至今音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贾嫚教授将音乐与西夏王朝相联系,研究很有意义;而穆渭生教授从制度层面对贸易体系进行论述的写法以及聂顺新老师从搜集资料详实,例证丰富,以此对唐代佛教官寺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的做法上、在撰写论文上都很有借鉴与启发意义。
隋唐两代历史悠久,至今保存下来的文物与文化十分珍贵。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开展,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出土了大量隋唐时期的墓志及文物,为隋唐史及西安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隋朝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度,仁寿元年(601)、二年(602)、四年(604)隋文帝共三次下诏将舍利颁赐至全国共约110余州起塔瘞埋,仁寿年间全国范围内的舍利崇拜现象十分盛行。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效俊研究员在《隋仁寿舍利崇拜制度与文化统合》的报告中,提到隋文帝即位后建立文化正统,进行全国范围的文化统合,杨老师从舍利崇拜制度、中央风格、信仰体系三个层面具体探讨隋仁寿舍利崇拜制度与文化统合的关系。隋文帝即位后以“文化认同”作为立国的首要政策,一方面建立文化正统,另一方面进行全国范围的文化统合。可以说舍利崇拜制度是佛教与隋代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这在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西安出土墓志十分丰富,志文记载对探究志主身份、经历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景亚鹂研究员作了题为《新见唐宦官李思艺墓志疏证》的报告,从志主经历、撰者书者、志主卒后待遇三个方面,解读了唐代宦官李思艺墓志。通过对李思艺官职经历,撰者韩汯、书者刘素的身份以及李思艺死后待遇等问题的分析,景老师认为李思艺身份并不简单,又列举袁思艺、姚思艺等同时同名异姓宦官链接,且都与宦官高力士处于同一时期,提出三人可能为同一人的质疑。近年来,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墓志材料的应用,无疑唐代宦官李思艺墓志的出土为研究志主提供了重要信息来源,但也应该看到墓志信息错漏、避讳等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因此墓志作为补史证史的材料应该审慎使用。
虽然唐代人物金银器留存较少,但却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实物。王双怀教授在《英藏唐代武官银像分析》报告中,结合自己前往英国游学的经历,对英藏唐代武官银像进行了图片展示,虽实物小巧,略有磨损,却可以反映同时代金银器的大致形制及制作工艺。他又演示了剑桥大学高级实验室利用先进技术对金银器扫描的全过程,此件银像的展示,反映了唐代武官的大致形象。可见现代科技对了解唐代文物形制、文物鉴定以及金银器制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定会有更多的唐代人物银像出土,并借助这种科技更好地研究文物、还原历史真相。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赵东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文化、历史及“历史文化”刍议》的报告,他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在“历史文化”概念分析上融历史、哲学、文学等多学科,认为文化包涵着历史,历史也包涵着文化,历史是纵着的社会,文化是横着的社会,历史强调过去,文化强调影响,在历史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中提出了新的见解。当前“文化”概念辨析日益宽泛化,许多领域都可以纳入“文化”的范畴,“历史文化”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涵义,新概念、新视角的提出是历史、学术研究不断更新的动力。
介永强教授、张全民研究员、西北大学贾志刚副教授对以上专家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点评。舍利崇拜在隋代十分兴盛,国内有关舍利崇拜的研究较多,杨效俊老师在这方面的研究更专更深,建议可以参照韩日舍利崇拜,对文章进行补充、延伸;景亚鹂老师的文章,研究比较深入,对撰者书者的考证是其创新之处,对宦官官职的考证,补充了宦官权力更迭等宦官问题的研究;关于王双怀教授的银像展示,可谓是大开眼界,建议从武官银像的形制、制作工艺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关于赵东老师的文章,认为在“历史”、“文化”及“历史文化”概念的分析上具有独特的见解,对概念的辨析很有价值。其后,黄寿成、胡耀飞、黄彦震、刘思怡等其他参会老师针对今天学者们的论文及发言展开自由而热烈的讨论,并提供了一些新材料、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补充,同时对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出了期望。
学术沙龙结束后,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第六届年会开始举行,年会由贾志刚副教授主持。王双怀会长代表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作学会工作汇报,希望学会成员积极参加社会、学术活动,在西安地区唐史研究领域继续深挖,产出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提高西安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其后,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第六届学会组织机构,介永强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会长,张全民研究员、张维慎研究员、陕西终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王宏海先生、贾志刚副教授被选为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葛洲子任学会秘书长,《唐史论丛》编辑鲍丹琼任副秘书长,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黄彦震副教授任党支部书记,学会还选出新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监事。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21世纪综合战略工程,是推进改革开放升级的有效途径。响应国家号召,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是当代中国学人的社会担当。学术研究应当与当前国家战略和社会文化建设需求相结合,以自己的研究实践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外文化交流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致力于西安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宣传,有关西安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为此学会就西安学者的学术成果成功举办第五届学术沙龙,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主题报告与学术交流,总结了研究经验,加强了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会员之间的联系,通过分享论文成果、研究方法,为唐都长安和“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思路、新视角,成效颇丰。这也为推动西安唐史研究的发展,促进唐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为西安走向国际化大都市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