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婉怡张佛明武志娟谭玮璐宋兴华黄琦玢 张志敏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120;2 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三科,广州 广东 510120)
当代社会,高等教育呼唤“文化自信”,现代医学呼唤“人文回归”,中医具有厚重的人文底蕴,符合现代医学教育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中医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更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中华文化以道德追求为最高境界,决定了中医的学习和实践是一种修身明德的培养,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天人一体、仁和精诚、致中尚和等思想,贯穿渗透于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思维体系、技术体系的方方面面。中医的理论、方法、技术、教育全都以此为根基,从“神”到“形”、从“道”到“器”,浑然一体。离开了中医的精神内核,中医临床思维、医术医技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有形无神。
中医与西医两个医学理论体系并存,是中医医疗事业和高等医学教育的独特之处。然而,西医处于主流医学地位,在日新月异的西医理论和技术冲击下,中国医生、医学生,尤其是非中医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学生,普遍存在对中医的误解、质疑、轻视甚至抵触,对独具优越性、超前性的中医思想知之甚少,也很难形成对祖国文化思想的尊崇和自信。
中国医生、医学生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医的正确态度和信心。中医,不仅仅是中医医生的医学,更应该是中国医生的医学。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主要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医学教学几乎是唯一的一次中医理论初始正规教育[1],是学生形成对祖国医学正确的认知和态度的关键性课程。中医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应该成为中国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抓手。如果医学生能将中医文化思想融入到临床学习和工作中,把中医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为医生的坚定信仰,外化为医生的自觉行为,将对临床医学生医德塑造具有积极作用。
“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中医养生、诊病、治病各个领域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医学上主要是指人体内部、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中医将人视为自然之子,将天地自然视为人之父母,把人放到化育人类的整个天地自然中去研究。
中医这个整体思想扎根于“天人合德”的“道”思想——天人合一、效法自然、阴阳谐和,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源,是萌发于中华民族、起源于农耕、仰仗自然的民族特质。“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经》),“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自然的内在本质规律,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追求,最终都可归结为“道德玄同”,即人之思想行为全然冥合于天道之运行,也即是达到了“天人一体”的人生境界。“道”思想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使整个文化体系有着高度的、内在的精神统一,宇宙、生命、道德、治国、历法、兵法、医学、术数、建筑、器具、书画、音律……无不如是。
可以说,中医的思想内核,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智慧是一体两面。学习和运用中医的过程中,无处不感受到“道”思想的至简、至深,这对心灵的洗涤是潜移默化的。在探求中医医理和技能的同时,也是思考和研习中医的文化精神,遇到许多难点不得其解的时候,始终需要回到中医的思想原点才能有所突破。单凭智能意识无法真正深刻理解中医,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当“天人一体”逐渐内化为个人对待天地万物的基本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不知不觉间转变,精神和道德的修持也逐渐变成发自内心的追求,这是发自内心的自我驱动。
“致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表现为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就是前面所讲的“天人合一”,表现在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就是“人伦和谐”,表现在处理人体内部的健康与疾病就是中医“调和阴阳”“以平为期”。阴阳和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核心。天地得其和,则风雨有节,寒暑适时,人得其和,则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喜怒哀乐无有所过,心和、形和、气和,而天地之和交应,这是中医养生防病之道。中医不仅要在诊断治疗上整体审查、调中致和,还要在医患关系、同道关系上以和谐为目的,信和、谦和、温和,是中国医者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规范。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医门法律》)。“大医精诚”是医者的人格追求。“精”,是医术上的“博及医源、精勤不倦”,“诚”,是医德上的“无欲无求”“志存救济”。中国传统医家在千百年的行医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仁爱思想,孙思邈将这种医家仁爱思想阐发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的救死扶伤精神,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中医仁和精诚的品德要求,也是对中医医生的品德要求。仁爱之心,言语宣教难免苍白空洞,医生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传达出对患者的仁爱之情,患者才能切身体会并且真心追随。
《国语·晋语》记载医和“上医医国,其次疾人”;《灵枢·师传》提出:“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千金要方·诊候》所谓:“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种救民利国、为国献医的情怀一直是中国传统医家的理想追求,本质上是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体现,这又何尝不是医德的内在要求?
中医养生以“专精神”(使精神专一正直)为先,诊病治病以“守神”为要。《素问·上古天真论》作为《黄帝内经》开篇之首,阐释中医养生要务,首要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进一步说,即是“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志闲”是第一步,“闲”乃木在门中,不是不让志生,而是使志向专一、宁定,摒除杂念,将精神安守在志向之上。这是中医养生防病的第一要务,也是对人生修养的境界要求。医务工作者,立志于坚守本职,以治病救人、教书育人为己任,然而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市场趋利文化的侵蚀,坚守初心谈何容易?尤其是一线的医生和教师,往往与现在广受追捧的“成果”“称号”相距甚远,在患者和学生身上投入的感情和精力,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常常难以得到相称的体现。即使能执着己任,务实前行,如果缺乏有力的精神动力,恐怕心底难免患得患失。中医所追求的“恬淡虚无”“志闲少欲”正是使人安心做学问的心灵支柱。中医倡导的精神修养,是不假外求的,内心的富足来源于对志向的坚守和践行,这是身心兼养的美好状态,即《黄帝内经》所谓:“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不仅使脏腑气血和畅,还能使人心境安和,在颐养身心的同时,也实现了品德修养,这是中医对每一个真诚的医务工作者的回馈。
笔者作为课程负责人参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医学教学,以“有效教学”理念为引导[2],重新调整中医学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立足于传承中医文化思想,利用“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3],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中医思想及其深层的中华文化底蕴。使中医学课程兼具临床课和人文素质课的双重作用,将中医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人文素养的抓手,以中医思想、中医文化带动临床医学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特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