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霞,熊 鲲
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乌鲁木齐 830011;2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神经生物学系, 长沙 410013
考核作为局部解剖学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检验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可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进而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改的目的。局部解剖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临床医学衔接紧密,强调操作是其最大的特点。目前,国内多数院校局部解剖学课程的考核是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辅以一定比例的标本考试,形式单一、内容覆盖面低,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明显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和学生特点,不能体现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素质,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反而让学生高分低能成为普遍现象,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因此,局部解剖学教师不断尝试进行该课程考核改革,希望通过利用考试这个“指挥棒”把学习局部解剖学的注意力引向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学习习惯和实践操作水平。文章将国内近年开展的局部解剖学考核评价体系做一综述,旨在探索不同考核方式的特点,以期为同行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依据,并为开展进一步的考核改革提供思路。
1.1.1笔试笔试是局部解剖学最常用的考核方式,绝大部分考题都是记忆性的知识点,答案唯一,考前突击拿高分的学生屡见不鲜,无意间就引导学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系临床的意识,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且笔试时间过于集中,学生压力过大,造成考前废寝忘食、考完烟消云散的怪现象。另外,笔试舞弊现象频发,但因处罚程序复杂、后果严重,因此,大部分监考教师多以警示为主,导致考试舞弊现象屡禁不止[1]。再者,笔试考核流程繁琐,包括命题、制卷、发卷等环节,耗时耗力。
1.1.2机试随着计算机辅助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普及,促进了机试在局部解剖学考核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考核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改革。课程负责人安排建立题库,导入考试系统,每次考试前教师设定双向命题细目表,系统自动组卷并生成标准答案,教师审核,学生在考试终端登录、考试,提交后可立即获取考试成绩。此考核方式符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21世纪大学生学习特点,而且灵活、方便、安全、绿色环保、科学、公平[2-3]。但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和软件。
1.1.3口试很多医师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部分原因是由于传统国内教育重视写而不重视说,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满腹经纶,但却不善于阐述和演讲,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反应能力的训练。因此,为了改善此现象,口试考核改革已在许多医学院校广泛开展[4]。口试是学生以口头描述的形式回答问题,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整理所学的知识架构,迅速对问题作出恰当应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应答情况,适时调整询问方式和延伸问题,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5-6]。但由于容易造成学生紧张、拖延时间等弊端,多与其他考核方式配合使用。
1.2.1阶段性考核根据局部解剖学教学内容一般分为四肢、头颈、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5个部分[7],为了提高考试效率,可借助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机试,题型多为选择题和判断题,因此,学生常通过题海战术、死记答案获得高分成绩,但对所学知识内容并未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可以增加笔试或口试,题型主要包括问答题和案例分析[8]。并在进行下阶段考试时加入一定比例的前阶段内容[9-10]。阶段性考核不仅可以有效地检验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督促学生持续学习、复习,达到温故知新的良性循环,而且通过对阶段性考试结果的分析总结,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薄弱点,为实时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和指导[11]。在掌握局部解剖学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解剖操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做到“理论指导操作,操作验证理论”,为后续临床课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阶段性考核费时、费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学校给予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
1.2.2期中考核期中考试是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之一,尤其是对未实施阶段性考试的学生。通过期中考试,敦促学生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进行上半段课程学习的总结,将四肢和头颈部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区别和联系,紧密结合临床病例,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13]。通过期中考试,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只是阶段性复习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巩固是一个反复学习、总结、升华的过程,让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上半段学习过程,并有机会在下半段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地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14]。教师也可根据期中考试结果分析,在不同班级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另外,平行班级考试结果的分析,也可给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及时发现班级问题,通过班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1.2.3期终考核用于检验学生对局部解剖学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效果,也是用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15]。考试试卷由课程负责人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进行试题设计,制定符合考试目标的双向命题细目表,知识点题量要合理分配,题型要多样化,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和临床病例分析,最终由题库系统随机生成试卷和标准答案,再由资深教授审核校订[13,16]。阅卷结束后,将试题分布、难易度、答题情况分析、及格率、平均分等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召开座谈会,分析、讨论考试结果,并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在后续局部解剖学教学中不断改进。
1.2.4平时考核①预习情况考核:以课前提问方式进行简单回顾和复习,学生可以选择板书答题、口述答题,或者准备课前小测试卷在全班考核。也鼓励学生对理论课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串讲,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角色。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并及时纠正错误。此考核方式以鼓励为主,督促学生养成平时学习、复习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果明显得到提升[16]。②课堂学习评价:课堂听课不仅仅是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用心体会,更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局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采用课堂学习评价也是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17-18]。教师严格记录学生考勤,课堂中不定时穿插提问环节,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听课反应,课间或课后进行记录,并及时鼓励听课效果好的学生继续努力,针对听课效果差的学生,询问、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改正不良听课习惯[19]。此考核一般与教师提高讲课技巧、灵活应用各种媒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措施有机配合,引导学生提高课堂听课效果,将内容繁杂、看似毫无逻辑推理关系的理论内容在课堂听懂、理解,在这种考核下,学生不仅能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③课后作业考核:作业是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习题、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调查报告等,达到复习、预习、延伸和综合的目的[20]。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对课后完成作业情况调查发现,结果不容乐观[20],因此,为了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一些教师进行考核改革,将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也纳入课程考核[8]。鉴于局部解剖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联系,局部解剖学课后作业的设计应以临床案例题为主,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临床的意识,诱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实验教学在局部解剖学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往往因为内容多、上课时间有限,每次只能勉强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富裕的时间讨论有疑惑的知识点,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实验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督促、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在学生解剖、观察标本之前,教师针对该次实验课所涉及的理论课内容以课前提问方式进行简单回顾和复习[16],让学生课前对实验观察内容和方法充分熟悉,避免课上花时间记忆专业名词。此考核简单易行,执行情况较好,能够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增强学生自信心,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尸体标本结构辨认考核是传统局部解剖学实验考核的主要方式,教师准备解剖结构名称,学生在尸体标本上指认,教师判分。此考核方式由于气味大、学生紧张,造成血管神经容易损坏,尸体损耗严重,而且每位学生考核时间长、效率低,教师工作量大[21];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对考核结构进行编号,每次进入30位学生,每个结构观察30 s,学生写出答案,然后顺时针方向换位到下一个结构,此方法尸体标本可反复利用,节约时间,效率显著提高,但由于在标本上定好了结构,只是要求学生写出结构名称,降低了实验考试难度,而且考核结构相同,难免纪律混乱、互相抄袭,也降低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22]。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基于精制瓶装解剖学标本的多媒体标本考试模式,考试形式新颖、内容随机抽取、知识点范围广,显著提高学生对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23]。
为了纠正学生因心理惧怕导致的不重视动手实践、操作敷衍了事,只讲速度、不求质量,操作不规范,结构损坏严重和不尊重标本等情况,教师将每次实验课的学生解剖环节表现也计入综合成绩。尸体解剖操作考核通常将小组操作成绩和个人表现按照一定比例相累加。每次实验课解剖操作以小组协作形式展开,每组轮换安排不同学生担任主刀和助手,合力完成每次实验课的操作计划书、解剖操作、文献查阅、讨论、汇报和实验报告[24]。同时,为了督促和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了随堂标本考核环节。每份考卷随机选取5个重点结构,学生可在瓶装标本或已经完成解剖操作的尸体标本上指认,而且可以选择答题正确率较高的学生担任监考者,该环节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在实验课上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能主动解剖,对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辨认,并能和学生或教师及时沟通,互相监督。教师根据解剖操作效果和综合表现分别给不同小组和个人评分。学生普遍反映可以较好地掌握该次课内容,不用多花业余时间死记硬背[16]。通过尸体解剖操作考核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敬畏尸体、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同时,提升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但由于医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多、任务重,业余时间相对较少,此考核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如何增加学生的业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如何开展考核、开展几次、何专业学生开展等细节还须不断尝试和反复实践。
要求考生随机抽取一份局部解剖学实验考试试卷并在尸体标本上进行指认和描述,此考核方式不仅指认解剖结构,而且注重局部层次和器官毗邻考查。主考教师根据学生对辨认结构的位置、形态结构描述,联系临床应用,语言表达等的准确度、清晰度进行评价打分[25]。这就激发学生在平时的结构观察时要细致、全面地掌握整体知识,督促学生在实验课上多观察、多动手、勤思考、多讨论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端正学习态度,真正达到实验教学促进理论知识巩固的目的;避免学生找完结构无事可做的实验课学习状态,也减少了突击复习,机械记忆的弊端。此模式还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22]。但此考核方式也有明显的缺陷,每个学生考核的结构减少,所需的时间长、步骤多,教师工作量大,学生任务重、压力大,因此,作为一种实验教学测试方法,如何更好地发展完善需要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每个解剖学习小组学生及时整理出解剖尸体标本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进行30 min的汇报,阐述重要结构与临床病例的联系,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可随机调换汇报学生、杜绝专人汇报,避免学生滥竽充数的行为,小组成员都必须认真对待,否则影响整个小组成员的总评成绩。学生成绩由个人汇报成绩和小组汇报成绩2部分构成,计算比例可根据学生专业、层次和学习效果制定。此考核方式将枯燥的解剖内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摆脱了传统考核中僵硬的答题形式。督促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解剖尸体、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反复讨论,不仅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解剖知识,而且理解解剖结构相关的临床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后期的临床课程学习和实践打好基础。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而且增强团队协作和大局意识[26]。
将学生亲手制作好的尸体标本拍成照片,利用Au- thorware 7.0软件,设计出人机交互、随机组题、自动提交考试成绩的交互式局部解剖学数字化标本考试系统,该考试系统制作简单,题目数量和所属章节都可以设定选择,使每位学生考题不同,也可以和其他考核方式联合使用[22],可以明显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学生成绩明显提高,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适应新形势下医学形态学课程改革的需要[27]。
实验报告包括每次解剖操作之前的“操作计划书”和“操作小结”。主刀学生将解剖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提前做好详细计划,并强调创新性。操作结束后助手要及时撰写“操作小结”,重点总结变异、操作失误或意外等情况,为后续的实验操作积累经验教训[28]。变异或异常情况要进行测量和照相等记录,并鼓励、指导学生撰写、投稿变异论文。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按比例计入最后综合成绩。教师挑选优秀的实验报告进行点评和展示,供学生学习和参考[29]。此种考核方式可以激励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并及时总结学习收获和心得,促进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借助网络资源和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是现代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也是21世纪创新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已经或者正在建设局部解剖学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但利用率相对较低。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教师将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的效果进行了考核,主要根据网络作业、网络测试评分和网络平台讨论的参与度表现[8]。此考核措施旨在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而且符合现代社会大学生自主化、个体化和擅长使用网络的特征。但该考核的实施需要学校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把考试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情感、态度、人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学习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反思,强调学习结果和过程并重,激励学生重视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及时复习、发现不足、反思弥补改进的学习习惯,避免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考完忘尽、用时不会的弊端[7,16]。而且考试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形式多样,旨在鼓励学生自发性学习、创造性学习[16]。使学生实际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沟通交流与协作意识的养成,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顺应21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临床知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避免一本教案用一生的现象,敦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提升自己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30-31]。
局部解剖学课程考核不是仅仅为了给学生评定一个成绩,更重要的是对课程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验,并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所以,该课程考核应注重过程控制与管理,尤其注重将临床病例与解剖学结构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