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焕懈
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试图把中国引向一个崭新的发展轨道。他几乎获得成功,但最终功亏一篑。陈金泉的原创长篇历史纪实小说《千古风流——王安石与熙元变法》(以下简称《千》,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以“江山如画”“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大江东去”四卷150多万字笔墨酣畅地描述了900多年前王安石新法对宫廷官场、社会市井以及人的心理所带来的震荡裂变,对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精神进行了灵动的审美表现,宏大厚重中不失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求新求变是中国精神永不枯竭的动力,该书鲜亮的美学特质体现为其对求新求变精神的审美表现。王安石倡导的新法确实是我国千年王朝了不起的经济改革,竟然在900多年前就懂得用钱撬动生产发展。在这点上,王安石新法与现代金融政策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王安石这种求新求变的智慧在当时应该说是相当超前的。《千》正是基于这一点,浓墨重彩地将审美聚焦在变法的成与败、喜与忧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历史的宿命。《千》不是经济学著作,不可能、也无力做到全面剖析王安石变法内在经济上成败的原因。《千》是文学作品,在写好王安石以及因这场变法而登场的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的各色人等,在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历史宿命的审美表现的同时,对王安石变法超前的智慧和巨大历史价值进行了富有灵气的审美表现,中国智慧自然而然孕含其中。
永不言败是中国精神坚不可摧的磐石,对永不言败精神的审美表现在书中得以彰显。《千》一点都不回避王安石变法遇到阻力和自身的缺陷。在熙元年间,王安石变法经历了三次大的挫败。但,每次挫败后变法照行不误。书中的苏轼,是作者颇费心血塑造的人物。苏轼骨子里是改革的,但他却在王安石新法当红时反对新法,且以诗讽之;因之,被降诏下狱,受尽屈辱,颜面丢尽,差点连命都没了。然而,作为犯官被安置在黄州,整日过着受官府监管生活的苏轼,却看到了新法的好处。于是,苏轼又在司马光恢复旧法时大唱反调,极力反对尽废新法,坚定不移支持新法,即使无法升官也不在乎。
亦真亦雅亦俗,用中国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精神。作为长篇历史纪实小说,该书对“真”有着别样的敬畏。以元代丞相脱脱主编的《宋史》为基础,以众多其他相关史料为佐助,大事不虚,小事有据,主要人物有史可依,书中上百个人物大都有案可稽;即使过场式的人物,诸如衙役、农妇、太监、宫女、贩夫等,也未敢怠慢,不凭空想象,务求寥寥数语,让他们活起来。不仅如此,且这些人物都古色古香,绝不类现代中国人,更不类西方人。各色人等,极力做到各有其形状,各有其性情,各有其心地,各有其气质,各有其性格;主要人物更是各有其身份,各有其派头,各有其家数,各有其个性,各有其血肉,各有其灵魂。书中讲述这些小故事时的文学语言也古色古香,亦雅亦俗;人物语言更是如此,绝不让900多年前的古人讲现代语言,更不以网络语言夹杂其间。用古色古香、亦雅亦俗的中国文学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精神,是再自然融洽不过的了。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千》对中国精神进行酣畅淋漓的审美表现,丰富了中国精神的血肉和灵魂,也使作品获得了宝贵的美学张力和美学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