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青 史 斌
瓯绣是指浙江温州的地方刺绣,2008年,它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瓯绣能够超越许多地方绣,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蕴含丰富的温州地方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而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2]。它古为瓯地,也叫东瓯,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自古便有丰富的瓯越文化。东晋时期,中原人口南下,设立永嘉郡,随后,由于人口增长、文化兴盛,温州成为了“一都之巨会”[3]。唐宋以后,温州日渐繁盛,随着海上丝路的建立和宋室南渡,它更是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重地,诞生了永嘉学派、南戏等。清代,中英签订《烟台条约》,温州作为开放口岸,成为百工之地、沿海商贸重地,连接国内外。在这些丰富的文化浸润下,绣工不断发展创新瓯绣工艺,使得瓯绣的品种、针法、图案等工艺不断演变,形成自身的特色。其中,中西文化、社会经济和地域文化特色对瓯绣工艺产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
瓯绣也称“温绣”,是温州的传统艺术,它起源悠久,“瓯”字就来源于温州古名“东瓯国 ”。瓯绣即指已绣成的工艺美术品,也指制作这种绣品的工艺技术,本文主要谈论的是后者。
温州自古善于养蚕和织造,为瓯绣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瓯绣工艺[注]温州自古善于养蚕,在南北朝时就有变种培育蚕茧的技术“八辈蚕”,隋代就能“一年蚕四、五熟”。缝制瓯绣的“撒线”和瓯绣底料都离不开桑蚕丝以及温州的养蚕技术。而且,瓯绣底料“绸缎”的纺织技术在南北朝时就已闻名全国,被梁简文帝赞为“蜘蛛弄巧,越女调枢”。。到了三国,由于军事的需要,瓯绣工艺突破创新,“设计画稿、临缎、刺绣”[4]三道工序在当时就已领先全国,有吴国孙权之妻赵夫人被誉为“针绝”[5]的“山川地势军阵地图”[注]温州当时地处吴国。。到了宋代,丝织业发达,加上受到佛教影响,瓯绣诞生了我国最早的双面绣制品:出土于温州瑞安慧光塔的“素罗地平针绣对鸯团花经袱”,工艺领先全国。明末清初,手工业繁荣,人民的审美日益提升,各地刺绣业竞争激烈。为了发展,瓯绣学习上海顾绣,增加了“缎上着色”的画绣工序,从此工艺变革,延续至今。加上明代瓯绸享誉全国,为瓯绣工艺锦上添花。清代中后期,全国贸易繁荣,地方刺绣产业发展,四大名绣在这时逐渐自成体系,瓯绣也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近代,温州被迫开放口岸,瓯绣工艺的传承受到西方贸易的影响走向衰落,随后更被工业化产品替代,被机绣抢占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出台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帮助老艺人归队,对绣业进行多方扶植,瓯绣才得以恢复发展[6]228-229。
瓯绣交织融合在温州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婚嫁、日用到节俗、宗教,从鞋袜、桌帷到军甲、戏服。北宋“慧光塔双面绣经袱”、明代“绣衣坊”街道、清代“林正阳及妻室诰命书”、清代“康熙六十一年瓯绣寿屏”“泰顺木偶戏”,各种实物证实了这一点。这使得瓯绣的制作、售卖以及使用等环节都离不开温州人民,他们受到社会文化浸润后的不同审美和需求使绣工从材料、针法、图案等角度改变了瓯绣工艺。因此,瓯绣工艺的发展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改变了瓯绣的品种、风格、针法,乃至于改变了瓯绣的命运。历史上,温州人文渊薮,被称为“东南邹鲁”。温州的永嘉学派思想使它具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宋室南渡带来的素雅风尚也影响了百姓审美。而在开放口岸后,大量西方文化传入温州,这些不同的文化使人们对瓯绣工艺的需求、审美、认知都发生了变化,使人们开始追求“非实用性”的物品,追求繁琐复杂的花纹,甚至开始贬低国货,追捧舶来品。因此,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引发了绣工创新,使瓯绣工艺有了不同的特征。
温州自古文人辈出,永嘉建郡以后就有大批南下士族成为当地官员,南宋时更是诞生了永嘉学派。该学派经世致用的思想就对南宋时期的瓯绣品种产生了影响,使那时的瓯绣都为实用品。直到清代中期,温州绣铺在国内仍主营实用品,如:只贩售“绣制蟒袍、桌围、椅披、寿屏及庙宇用幡帐等”[7]的麟凤楼。而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崇尚非实用性的学说,这些在清末《烟台条约》后进入温州的思想以及当时欧洲流行的“中国风”装饰品潮流却使瓯绣逐渐转为纯工艺的观赏品,瓯绣品种由此改变。到了民国时期,温州甚至有了专门出口瓯绣画片的营生。朔门青田人开设的“胜瓯汇兑庄”,就将瓯绣做成画片,作为一种东方艺术品进入欧洲市场[6]228,国内也因此开始流行瓯绣画片[注]温州博物馆就收藏了众多如“百鸟朝凤”“孤吟对古松”等清末民初的瓯绣画片。。不同品种的绣品影响了瓯绣载体的形制,实用品多是衣帽、鞋子、桌帷等日用品或宗教用品,观赏品则是纯粹用作装饰的刺绣画片。不同的绣品也影响了瓯绣的针法,实用品一般以齐针、套针、抢针为主,而观赏品刺绣画片则添加了乱针、施针、断针等在实用品不会使用的新针法。从而,中国经世致用的思想和西方非实用性主义影响了瓯绣的品种、形制、针法。
中西文化交流下,百姓不同的审美观让绣工改变了瓯绣风格,有的繁琐有的简约,有的抽象有的具象,间接改变了瓯绣工艺。宋代皇室崇尚简约,宋瓷就以简约素雅著称,在皇室审美的引导下,服装的花纹也变得十分简洁。台州市黄岩区紧邻温州,该地发掘的宋太祖七世孙“赵伯澐”墓中的服饰就很素雅,装饰花纹也都简洁大方,具有轻淡自然和端严庄重的特点,纹饰有“葡萄纹,山茶纹,火焰纹,莲花纹”[8]等。简洁的图案多使用像宋代“素罗地平针绣对鸯团花经袱”[9]那样的平针,传统审美由此影响了瓯绣针法。到明清时期,西方艺术受到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刺激,开始偏向写实主义,喜好具象。温州沿海,对外交流多,百姓的审美观也受到西方影响,越来越偏向具象与繁琐化,从“旧时男女皆衣青棉布,不尚罗绮”[10]转变成了“今则渐以侈靡相尚矣”[10]。明代万历年,花纹复杂的瓯绣开始备受欢迎,这种市场需求改变了实用品瓯绣的风格,使它的花纹不再简洁,而是变得具象繁琐。清代康熙六十一年,温州府台郭天元收到的“瓯绣寿屏”[注]浙江博物馆收藏。、清代南戏使用的戏服,便使用了繁琐的花纹,而这类花纹则需要添加盘金绣(钉金绣)等更为精细的刺绣手法[注]温州南戏博物馆收藏的戏服就使用了盘金绣。。因此,传统中国文化中素雅简约的审美观使瓯绣图案与针法变得简洁,而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繁琐复杂的审美成为主流,使绣工改变了瓯绣工艺。
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百姓对舶来品的认知也影响了瓯绣工艺的发展。近代,受到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影响,许多百姓认为舶来品都物美价廉,且优于国产。这些认知使传统手工的瓯绣在外来刺绣品的对比下失去竞争力。由于失去市场,刺绣工人大量转业,瓯绣工艺的发展传承受阻。1910年,美国安罗洋行的商人把绒线绣花用在沙发套、桌几、枕套等日用品上贩售,随后于1947年在温州成立了中国联合绣花公司温州分处,大量招收温州女工[11],瓯绣女工纷纷被招走。而且,由于温州人认为西式十字绒线绣价格低、花纹时尚且是新事物,十分追捧它,导致瓯绣实用品的市场被西式绣快速挤占。瓯绣的绣工数量以及市场需求量都受到重大打击,温州百姓对舶来品的认知由此阻碍了瓯绣工艺的发展传承。综上所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带来了实用主义与非实用主义、审美的简与繁、对舶来品的认知等不同思想。而这些文化对瓯绣的品种、形制、图案风格以及针法产生了影响,从而改变瓯绣工艺,甚至影响瓯绣工艺的发展传承。
瓯绣工艺与四大名绣一样,形成主要受到了“商品绣的发展(绣品商业化),刺绣行业的形成,以及刺绣行会的出现”[12]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促使瓯绣商业化,使瓯绣业竞争压力变大,从而迫使绣工不断创新,发展刺绣工艺。在这些社会经济因素中,瓯绣工艺的变迁受温州经济水平、市场需求和对外贸易的影响最深。
温州经济水平影响了瓯绣工艺的发展。温州靠海,市内山多,古时候陆路交通不方便,催生了蓬勃的经商历史,南朝时,就被评价“控带山海,利兼水陆”[3]。唐宋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和宋室南渡,温州更是成为重要的商贸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之下,瓯绣业进入全盛期,光“永嘉县城区就有绣铺20余家,从业650人,年产值约银圆4万元”[7]。瓯绣行业与行会应运而生,发展出商品绣。道光三十年,温州开始有专业绣铺“麟凤楼”[7],且雇用男工,打开了国内瓯绣的商品绣市场。商品绣作为货物,比百姓自给自足的绣品要求更高,这间接导致了瓯绣工艺的发展。温州经济发展时,人民生活水平富足,才有钱设立染织局,专人培训刺绣工艺。而到了战乱年代,经济萧条,瓯绣作坊倒闭,绣工四处逃难,瓯绣工艺的发展受阻。“抗战后期,温州数次沦陷,刺绣业一落千丈,至1949年,城区绣铺仅15户,从业50余人”[7]。这些数据证明,瓯绣工艺受到人民经济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高涨时,瓯绣工艺兴盛发展;经济萧条时,瓯绣工艺也逐渐衰落。
市场需求的改变也影响了瓯绣工艺的创新。明清时期,生活水平提升,百姓对刺绣有了更高的要求。绣店老板与绣工为了瓯绣的销量也开始学习外地刺绣技术,改进瓯绣的风格与针法。明代,上海的顾氏女眷善于绣制道释类目的佛像画或人文画,由于珍贵精巧,受到士大夫追捧,名声大噪,售价不菲。临近上海的江浙地区纷纷学习这种刺绣,并都自称技法来自露香园的顾绣,也喜爱把自己做的绣品称作“露香园遗制[13]”。瓯绣在这个时候也受到顾绣的佛像绣影响,开始学习顾绣画绣的风格,甚至直到1940年,瓯绣仍然被称为“顾绣”[14]。这种模仿使瓯绣工艺增加了“缎上着色”工序,该工序十分考验绣工的作画技术,需要用水彩颜料在绣面上着色,随后再用较细的绣线断针虚绣[15]52-53。一些绣工画图技术欠佳,为此还衍生了专门的瓯绣画师职业。另外,瓯绣的针法也由于画绣而有所增加,学习了顾绣中“旋针”[16]结合下的“套针”[15]64。因此,由于市场需求,绣店老板与绣工为提升销量,改变了瓯绣的针法与制作工序;由于市场需求,也衍生了瓯绣画师这个新职业、新技术。瓯绣工艺受到市场需求影响。
对外贸易改变了瓯绣工艺的发展方向。20世纪初,温州已是“瓯为海国,市半洋商”[17],温州人离开故乡满世界闯荡,进行密集型小商品生产。在海外温商的影响下,瓯绣的海外市场剧增,1916年,温州甚至设立了专做出口刺绣品业务的“刺绣局”[18],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外国订单成为瓯绣订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建国初期,国内经济水平欠佳,能承受高价艺术品的人并不多,外贸订单成为销售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口公司的需求也直接决定了瓯绣图案的内容以及风格,这间接引导了瓯绣工艺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出口公司便由于外贸需求,定下“瓯绣以人物为主,湖南湘绣以走兽山水为主,苏绣以花鸟翎毛动物为主”[19]的刺绣出口基调,使瓯绣转而主攻人物绣。而现代人物绣需要结合油画功底,导致瓯绣工艺中“画稿”这道工序做出了改变。为了人物绣需要的精细绣线,还衍生了材质上用头发代替蚕丝制作的发绣人物绣。因此,对外贸易对瓯绣工艺产生影响,让瓯绣改变了风格图案、制作工序,乃至于材料。综上所述,瓯绣工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原因,其中,人民经济水平、市场需求和对外贸易都是改变瓯绣工艺的重要条件。
温州独有的文化滋润着广大购买并日常使用瓯绣的温州百姓,以及从小成长在这里的绣工,这些人左右着瓯绣的生产与使用,使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的风格特色。因此,地域文化间接改变了瓯绣的品种、工序、针法和图案。在这其中,地方民间宗教、地方信仰、行政区域规划的影响尤为重大。
地方宗教改变了瓯绣的风格。温州自唐宋以来各种宗教就十分昌盛,道观塔寺林立,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同时传颂。而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蕴含宗教信仰的物品以及进行宗教活动的用品都会大量运用瓯绣,如帷帐、衣冠、旗帜等。这类宗教题材的刺绣改变了瓯绣的题材,让它有别于其它刺绣,蕴含地方宗教色彩。温州旧时曾多次发生鼠疫、霍乱等瘟疫,百姓为求平安,产生了供奉“温忠靖王”(东岳王)以求驱瘟的信仰,每年春季都会举办庙会[20]。在庙会中,拦街福的戏曲、傀儡戏,迎东岳神的旌旗、伞幡,扮演鬼、神、罪人角色的锦绣服装,仪仗队的袍帽、銮驾等器物都用到了瓯绣。这些蕴含浓厚民间信仰的刺绣,从刺绣的载体、图案、使用场所等方面深深影响了瓯绣工艺的针法、工序。而且,由于许多绣工也信奉这些民间宗教,在虔诚的信仰下,他们对待绣品更为细致耐心,更有工艺上的改进意识,使得瓯绣工艺越发精良,民间宗教由此影响了瓯绣。
温州当地的民间信仰图腾和瓯越信仰甚至促使了瓯绣的诞生。学者林锡旦认为,苏绣最初是由越人文身的习俗演化而来[21]。越人为了躲避海水的灾害、祈求平安,有扮成龙子、“剪发文身[22]”以求躲避水神的习俗。商朝的仲雍不忍心后人在身上文身,与众人商议,孙女听见后扎破自己手指,在滴了血的衣服上按纹身图案刺绣,并推广了该方法[21]。温州人在先秦时是百越人的一支,也属于越人。加上西汉时期,越王勾践的后裔孙驺摇建立东瓯国,把越人敬怕鬼神、崇尚巫祀的文化推广到温州。因此可以说,温州瓯绣与苏绣一样,起源于越人,诞生于“剪发文身”的习俗,瓯绣的诞生受到古瓯越信仰的影响。
瓯绣工艺还受到温州行政区域规划的影响。温州地处江浙的南面,和福建接壤。现在的温州属于浙江省,但是由于历史上不同的行政区域划分,直到明朝,朱元璋设南京为首都,浙江才被单独设立为行政区。在此之前,温州基本被如今的江苏省南部或福建省划分在一起[23]。比如西汉时三地同属“会稽郡”[24],唐代同属“江南东道”,五代十国时期同属吴越国,元代同属“江浙行省”[25]。因此,三地的人口流动、经商贸易、官员交流等活动频繁,瓯绣融合了三地文化,在针法上吸收了苏绣与闽绣的特点,色彩上受到闽绣的影响。北宋时,苏州与瓯绣工艺就十分相似。苏州虎丘山云岩寺出土的“绣花经帙”,其中“绛色底绣宝相睡莲”这块,针法运用了“铺针、接针、斜缠针等”[26]。苏州瑞光塔出土的“刺绣经袱”运用了“斜缠针、接针两种”[27]5,使用绒线。而温州瑞安慧光塔出土的“素罗地平针绣对鸯团花经袱”也使用了“斜缠针”[27]7和“平针(又叫接针)”[9]和绒线。三处塔里的苏绣和瓯绣制品,制作年代和功能相仿,针法和用线也高度吻合,以上证据表明,苏绣与瓯绣在早期时,针法与用线雷同,工艺相似。而且,温州与苏州对“刺绣”一词的解释和使用方式也一样。宋代,苏州与温州都有“绣衣坊”这个地名[注]温州的绣衣坊标注“宋御史鲍柯居此”,苏州的绣衣坊与“绣锦坊,孔圣坊,状元坊”并列规划。,两处“绣衣”均是由“绣衣直指”[28]的官员名引申而来,指代有刺绣补子的官服。至于闽绣和瓯绣,在戏服上都偏好使用盘金绣针法,且日用品绣的颜色均十分鲜艳,使用场合也大多都以民俗宗教为主。因此可以说,行政区域规划影响了瓯绣的工艺、使用方式和用色,使瓯绣融合了苏绣和闽绣的特色。综上所述,瓯绣工艺受到地域文化影响,具有地方特色。
本文通过中西文化、社会经济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角度印证了瓯绣工艺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瓯绣工艺的改变离不开绣工和使用者,而这些人的生活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融。在中西文化、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的变迁下,绣工不断创新瓯绣工艺,从而改变了瓯绣的品种、形制、风格、图案、针法和工序。
温州的社会文化融合在瓯绣工艺的发展变迁中。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它在古温州拜鬼神、尚祭祀的文化下诞生,随后又与温州永嘉学派思想、西方非实用性思想、百姓审美观、经济水平、当地民间宗教、行政区域规划等因素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瓯绣不仅仅只是一种绣品或工艺,它同时还是温州文化的积淀, 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更是审视温州历史变迁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们从中更能窥视大时代背景下温州的社会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