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海峰
夕阳下,一副高大身躯;晚风里,满头飘拂的银发。称他是苍松,是说他年已九旬;赞他是白杨,是说他身体康健。他是谁,他就是笔耕不辍,荣获省市“老有所为十佳离休干部”等20多项荣誉的尊者——胡希仲。
“书多读,笔耕勤,学海无边受益深。温故知新思路广,耳聪目明赛青春。”这是胡老读书、写作、健康做人发自肺腑的心音。“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是胡老以苏轼《浣溪沙》中警句自勉自励、自信乐观、昂扬振奋的情志。
胡希仲生于忧患的1927年。那时,政治腐朽,国力衰竭,民不聊生。他志存高远,立志强我中华。然而,困苦的生活环境致使他只读了两年书。欣逢党领导穷苦人民翻身解放他毅然参加革命,走上人生新的历程。为用知识充实自己,使理想境界得到升华,身心得到陶冶,健康得到促进,工作之余,他抽暇读政治、经济、文化经典,《论语》《大学》《中庸》《中华五千年》《民国史稿》《新闻写作概要》及党报党刊,刻苦学习勤奋工作。随着阅历加深,工作成绩显著,他从共青团七区工委书记、团委组织部长……走上县纪委书记等岗位。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为人所赞。1984年胡老离休。离休,对一般老干部来说,正是打打麻将聊聊天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时,然而,他却失落郁闷无所适从。这期间他静滤尘心,学习思考知道离休对自己人生只是一个驿站。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新的生活,需要他重新振作,将有限的生命能尽情释放给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鬓染霜,又何妨。”苏轼的豪放昂扬激励他上新闻刊院,学习《新闻采访》《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概要》,结合书本理论深入农村、工厂、学校、机关采访弘扬正气,鞭挞丑恶。从1987年到2016年,他写了400多篇稿件,先后被省市报刊新闻媒体采用,并挖掘收集上百首(篇)民谣、民俗、民间故事、名人轶事。出版了《夕阳余晖》一书。勤奋写作中,他被《金秋》杂志聘为特约记者,《农家信使》乾县记者站站长,县关工委委员、副主任。“老牛已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他关心下一代,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以三年时间,为少年儿童编纂出版了一本《未成年教育集锦》,获陕西省“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奖;他写的《救救孩子》获咸阳市“好新闻”奖。他以先进的工作成绩获咸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老有所为十佳离休干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等20多项荣誉和两枚胸章。他在荣获全国首届老年散文诗歌大赛的《自嗨》中写道:“学问不大爱探讨,手不释卷成养好。识字不多爱写稿,文章报纸常发表。乐于和人打交道,不论尊卑或老少。庸人爱把闲心操,脑壳满头白发飘。不平事儿爱唠叨,多有得罪不知晓。年高八秩浩气高,不甘世上白白跑。”
而今,胡老年已九旬,情未移,志饱满,这棵虬龙盘结的老树遇春生发又绽新花。他将多年心血结晶分门别类,以“民谣、民俗、传说、名人轶事、养生、心语编辑成一本厚厚集子出版,2017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