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小妹
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最好从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入手。一般来说,大家去博物馆参观,都需要导游,也许其他景点不需要,但想要浸入式地参透这座城市的文化,还是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的。
时下大热的虚拟现实技术,让一切皆有可能。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家专注于为博物馆游客提供有趣的博物馆AR智慧导览,致力于打造全新的博物馆文化知识传播生态圈的企业。
2019年1月初,苏州商会博物馆重新开馆,开馆仪式上,一种新型的AR数字科技——“云观博”,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项技术正是由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以往,我们总是通过导游的讲解来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而现在,只需要通过云观博APP正对实物扫描,就可以获得新颖有趣的AR智慧导览,看见更亲民的历史、听见更丰富的故事。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位“不安分”的人,她带领着团队用现代科技给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赋能,让沉淀在历史长河里的文物越过厚重的历史“围墙”,不断去贴近百姓、走进当代、迈向世界。
这个“不安分”的人,就是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张璐,她是那种气场全开的女强人,接过她递来的名片,一只竖着的红色眼睛下是一行ARMuseum的英文。这个富有创意的logo,张璐解释为“以第三只眼看博物馆”。
明明可以靠文化和颜值混生活,却硬生生走上了创业之路。这句话用来形容张璐一点也不为过。在她看来,创业是一种使命:“不是说安分守己不好,而是人生来就不同,我天生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但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人生呢?”
作为一个标准的海归,张璐曾在澳洲留学七年,她有着更准确的定位和不拘一格的想法。回国后的张璐,到了和氏设计工作。她一直很看好AR市场。恰逢此时,中澳文化基金会找到了张璐所在的公司,想建设一个澳洲的中国文化主题乐园。
这引发了张璐的新思考:在日趋丰富的信息呈现形式面前,日趋固化的讲解词和说明牌是不是模糊了参观者真正的信息诉求?面对跨越千年而来的文物,参观者又想从一件文物身上了解些什么?
不妨就AR之手,将文博内容以更为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给参观博物馆的人?对此,她满怀信心:“因为我们擅长说故事,我们知道做内容,所以我们希望把这些内容传达给来参观的所有观众。而现在更需要的是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更具体验性和参与感的设计。”
就这样,2014年12月26日,张璐成立了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带领着她的团队开始研发一款面向博物馆观众的手机APP软件——“云观博”AR智慧观览APP。
这是国内博物馆观览领域中首款基于AR技术的智慧应用,当观众来到博物馆后,只需要下载云观博APP,拿起手机扫描文物,就可以获得展厅概览、TOP推荐、参观攻略、展品解说、全馆概要等,更可观看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呈现的AR特效视频。
“云观博”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增强现实和3D互动等多种手段把文物从说明牌上解放出来,以一种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给观众带来更亲切有趣的观览体验。
两年前,“云观博”AR智慧博物馆导览APP在苏州博物馆首发上线,日安装人数突破900人,博物馆全馆扫描突破28万人次,在博物馆展览参观、教育教学等领域给观众带来了深层次的参观、互动体验,在互动娱乐的过程中,传播了苏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两年来,“云观博”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有别于以往的生动风格向受众传达,不仅是为苏州文化赋能,也已入驻湖南、湖北、安徽等30几家省市级博物馆。
对于公司的精准定位,张璐心里有自己的筹码,“我们就是要做博物馆导览内容,以及社交内容的精品服务商。我们自己比较专注的领域,就是面向用户的博物馆内容和社交内容。”
作为一家文化型企业,张璐是有情怀的,她想把文物、展品的故事告诉参观者。然而技术上不能说算优势,因为总归有人超过你;拿平台来说,云观博的合作商百度和支付宝也能分分钟碾压你。
但是张璐并没有畏惧,按照她的“B to B to C”的模式,第一步就要在垂直细分的B端切口处站稳脚跟。
云观博的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与可穿戴设备一脉相承,目前已可为博物馆定制Hololens现场体验版,随着可穿戴硬件设备的成熟与推广,可快速实现数据平台内容的应用与升级。
“云观博的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与可穿戴设备一脉相承,目前已可为博物馆定制Hololens现场体验版,随着可穿戴硬件设备的成熟与推广,可快速实现数据平台内容的应用与升级。
谈及接下来的目标,张璐表示:“我们今年其实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就是一线或者二线城市。因为它没有城市的概念,我们想就是绑定上架给国家一级博物馆,我们想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未来,云观博将继续用“云观博体”,建立古与今的“超链接”,通过云观博的语言,让远离世俗生活的知识,更好地为参观者所接受。在未来,参观者可以佩戴AR眼镜在博物馆现场体验,也许这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三只眼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