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孝听
不久前,苏州姑娘倪嘉颖获得了“爱丁堡公爵奖”,新加坡总统亲自为她颁奖。倪嘉颖曾就读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和星海中学,很少上补习班的她在园区的“适合教育”环境中,不断突破自我,闯出了令人生羡的一片天。
其实在苏州工业园区,天才学子霸屏的消息时常有,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从园区走出去的孩子似乎都自带光环,他们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传统学霸”,他们有思想,有主见,更有遇见未来的能力和准备。而这种优质的人格素养,除了来源于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也有很大的关联。
2018年末,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苏州大学三校联合举办了“中学生生涯教育论坛”。来自河南、湖南、江苏、广西、陕西、安徽、四川、贵州等地区的130余名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机构的专家、企业代表相聚独墅湖畔,解析在新高考政策背景下,未来生涯教育该何去何从。
分 享人:西交利物浦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 解启健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在西浦学习?首先要主动上进,要学会和老师互动,主动寻求帮助、寻找信息;另外要有抗压能力、擅于处理人际关系、学会自我管理;同时要有人生规划,学生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而这些特点,都是和中学生涯教育有关联的。
人生就是选择,生涯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选择,并给予他们进行自我决策的机会。
我认为,做好生涯教育必须要有理论支撑。重塑教育过程的时候,要结合校内外课程,让学生多多接触社会,获得建立社会关系的机会。学生的互动不能只停留在课堂里,也要接触课堂之外的东西。为了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必须要有真实的社会互动。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可以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和社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锻炼了自我决策的能力。
分享人: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查佐明
前几天《中国新闻周刊》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最大谎言破灭》。我们高中的老师都有体会,有不少家长会跟学生讲:“艰苦三年,考上大学就好了。”也有家长承诺:“再坚持三个月,三个月后你想干什么干什么。”这样的看法会产生一种误导,认为大学读书很容易,轻轻松松就能过;这也会导致学生把自己的生涯规划就只规划到大学阶段。
如果在以前,那也许还有可能;但到2018年,我要告诉到大家的是:已经变天了。风起于青萍之末。今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要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
在这之后,教育部还出台了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里面就包括:大学要淘汰“水课”,增加“金课”;大学四年级或五年级的毕业“清考”都要取消。苏州大学落实会议精神非常及时,在9月份就颁布了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的八大行动计划。
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大学”这个英文单词“university”,将不再是“由你玩四年”。这句话,我们应该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们!
分享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葛军
生涯教育要追求课程的高品质和融通性,强调精致。生涯教育是学校的动力系统,依存于整个学校来运作。我认为生涯教育中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和写作,附中提倡全科阅读,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学习。
我认为,学校开展生涯教育要立足于学校本然,不能照搬国外。我们附中设计了一个系列课程叫“追寻生命的意义”,利用地缘和学校优势,我们会邀请校友以及社会各行各界精英到学校进行职业宣讲会,让高一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和职业体验。在高二的时候会让学生自己申请,去不同的基地进行社会实践。
附中想要培养的是支撑社会和行业的主要力量以及领跑者。在学生进入附中之前,我们就会告诉他们,在附中分数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奋斗。
分享人:安徽省合肥第一中学校长 封安保
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下,高中和大学就是两个相切的圆,唯一的结合点就是高考分数。而我们面临的新高考政策具有两大特点,即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和高校的自主权,增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选择能力、适应社会的态度和品质,改变“唯分数论”的现状,引导家长和学生更加注重获取幸福感知的能力,奠基生命的梦想。
那么,新高考下生涯教育的定位是什么?我们认为,生涯教育不是告诉学生他应该从事什么职业,而是通过生涯教育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清楚自己需要规避的地方,从而确立未来的职业目标,并将该目标逐级细化,在行动中不断调整路径,最终达成该目标。
分享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朱红
什么是生涯教育?是以职业发展为切入点,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以及认识世界的教育。在认识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然后把经验转化为感悟和智慧。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现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学习兴趣缩水,第二,自我中心特征突出、缺乏社会利他性。所以中学的生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非认知技能,即性格、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利他性等等,训练学生的道德观,重视可持续发展。
高中阶段是生涯体验和探索的时期,专业和职业的生涯承诺并非重点。因此生涯教育要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并自己思考问题,而不是给出一成不变的答案。
分享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程昱
从现在各大企业的招聘录取要求来看,很多岗位都是不限专业的,但是他们都会看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软实力”,这些软实力和生涯教育是相互契合的。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职业生涯充满不确定性,学生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从早期就开始职业生涯探索是很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探索现有的职业,也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以此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适应性。
对于未来开展生涯教育,我建议学校建立与社会沟通的机会,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去企业体验职业,也可以把企业请进校园;此外,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表达沟通能力。
分享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顾雪英
在过去几年间,我们在江苏几所高中开展了生涯教育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些办生涯教育的体会和经验。
我们总结了四大指导模式:测评予鱼,教学授渔,活动获愉,游学拓遇。首先用测评系统,结合学生的兴趣、 能力、性格等测评出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但是我们并不会用这个测评结果去固化学生的发展。之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各种社团或者竞赛活动,以及与社会和企业的沟通,让学生继续发现并明确自己的兴趣。同时我们也利用了专业数据库,让学生自我检索,这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想要做好中学生生涯教育,为老师提供资源和支持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人:英文教育教学管理专家 方和容
在当今时代推进生涯教育主要有三个背景原因:第一,政策风口,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第二,学生刚需,学生需要在初高中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以便在未来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第三,中学痛点,升学压力巨大,难以平衡,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大批生涯教育规划机构应运而生。
但是当今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涯方案乱、师资不专业、缺乏测评工具或过度依赖测评结果、实践不够、研学娱乐化等。
那么,怎么才能在推动生涯教育的同时保证升学呢?我认为要重视是培训,为老师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此外,为学生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比如在大学、科研机构或者企业里体验一天,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同时也会让他们有动力去学习。而且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了由家长或者老师来帮他们做决定,他们需要一个过程去发现兴趣并自己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