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小妹
很多人对苏州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富即安,但这位创业者告诉我们:“人生很短,年轻人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改变世界。”他就是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功弼,一位心怀大地的苏州人。
80后创业者、南大高材生、海归……他的身上有诸多光环,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正如他办公室挂着的那幅字所说:“功盖亚洲,弼护大地”,这是他的使命。原来,公司的取名正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盖亚,而盖亚环境的目标是,做地球的保护神。
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功弼
Q:请您介绍下个人求学经历。
A:我在南京大学本硕连读之后去美国读了地质学博士,进行环境地质方面的基础研究,毕业后又留在美国一家环境咨询公司担任项目工程师,从事了两年环境调查、环境修复相关工作。由于自身工作积累,我对海外先进技术及装备有所了解,对行业的了解也从基础学科转向应用学科。
Q:当时为什么选择回国?
A:还是归属感和认同感吧。在国外,我始终没有家的感觉,而我又是苏州本地人,相对恋家,同时国内的人才政策和市场空间也吸引着我,2011年最终决定回国创业。
Q:创业为什么选择这一行业?
A:2012年8月成立公司时,国内这块市场几乎空白,仅有一些小的项目试点,但并没有形成规范化和规模化。当时还发生了不少公众影响事件,比如2007年北京宋家庄地铁站工人中毒事件,2010年建设世博会场馆期间,场馆受到原址影响污染事件等等。
于是,市场出现了这样的需求,我们决定从这里入手。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摸石头过河”,从最初将公司定位为一家综合性的环保企业,到后来我们决定专注做土壤修复,从技术和产品上寻求突破。盖亚环境也成为了专业从事环境修复、土壤改良、环保工程的技术开发和设计施工以及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土壤污染综合治理服务商。
Q:公司成立近7年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
A:公司成立到现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困难与挫折不计其数。企业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我觉得,做一件事情,要有工匠精神,始终如一,追求极致。
早期创业引进项目难,没有资质和资源,技术也刚刚起步,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磨合,早期初始团队4个人,到后来只剩下我一个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2014年底公司正在经历最困难的阶段,我也差点坚持不住了,工资都发不出来,一度想要放弃,去上市公司工作。
后来想想,人生很短,我当时35岁,还是想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改变世界。所以,创业这件事,还要有点情怀在。好在,2015年7月,天使投资人给公司投资了1500万,也是这笔钱帮助我们活了下来。到2015年年底,公司产值已经超过了2000万。
后来事情就慢慢顺利起来,一步步拿到了苏州市姑苏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高层次领军人才、金鸡湖双百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等等众多奖项。虽然现在行业内有数千家企业,但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仅我们一家,所以对未来,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
Q:请您回顾一下公司发展的几个阶段。
A:2012年到2015年处于摸索阶段,产品还未定型,探索和萌芽状态;2015年到2017年处于加速阶段,2015年公司拿下天使轮融资,这是稳固基础、调整调节团队的过程;2018年到现在是一个快速爆发成长期。
Q:介绍下公司目前的规模。
A:作为一家年轻活力的公司,我们的发展还是很快的,从创业初期的7位员工到现在150多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约占30%。自成立以来,公司获得数家国内知名顶级风投融资累计8000多万元,设立了广州、杭州、泰州、台州、上海、南宁、西安7家分公司。
截止目前,公司自主申报了国家专利201项专利,其中发明142项,实用新型57项,外观设计1项,国际PCT1项。迄今,公司已完成场地修复、土壤改良、场地调查等工程项目300余项,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累计荣获企业、技术、装备等领域专业奖杯达9个,年产值过亿。
Q:为何与启迪、与园区结缘?
A:最早公司落地在吴中区,基于各种因素,最终我们在2018年6月搬到了启迪人工智能产业园。这里工作环境舒适、交通便利、工作生活方便,另外,启迪在公司项目申报和政策方面,给予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其实我们跟启迪的缘分还要追溯到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我去参加启迪之星创业大赛,恰好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比赛和活动锻炼下自己,创业大赛能帮助我们找到公司的方向,也能够听到一些专业评委的意见。
Q:作为一名成功创业者,对初次创业的人有何建议?
A:首先要热爱你的领域,要专注;要持续学习,在创业的过程中将自己打磨成专家;尝试着突破自己的局限,比如我自己以前是个特别内向的人,通过演讲活动以及各类比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外,创业者早期要敢于在一线与同事们一起去拼,亲力亲为。要坚信,一件件小事的成功,聚沙成塔,大事也能做成功。
Q:公司是如何培养专业人才的?
A:当前,高校并没有设立相关的学科,但市场有人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希望能够早点建立这样的学科。从2018年10月开始,我经常去南大、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的各个环境学院开设讲座,做一些技术研发和产品相关的内容分享。高校不具备这样的知识体系,老师也没有经验,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人才。
对我来讲,专注做企业的同时,我同时也是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承担有社会责任,应该将行业规范、知识体系传达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Q:谈一谈创业过程中的收获。
A:创业要不断学习不断反馈,完善知识体系架构,这对于自身来讲,也是一种价值。2016年5月,我主编出版了第一本书《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行业分析》,2019年4月,我主编的《土壤修复工程管理与实务》也即将出版。原先这些书是写给员工培训用的,后来我发现也能给大学生和初入行业的从业者当做指导的工具书,非常有意义。
Q:接下来的计划。
A:我们当前在做B轮融资,尤其关注科技创新板,计划在2020年IPO。
Q:创业这么多年,谈谈您的个人感受。
A:公司在成长,我也非常忙碌,平时出差很多,上次看了航旅纵横的统计,2018年我飞了104趟,平均3天飞一趟,这些在我看来都不算辛苦,这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很寻常的,特别是企业领头人。人生本来就是充满艰难的,但要去笑对它,因为我们的使命就是去解决这些困难,要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