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
水利工程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方便工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市场化,为此,需要强化其概预算编制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概预算编制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提高与发展。下面联系实际,首先就概预算编制质量与水利工程造价间的联系做简要分析。
在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中,概预算是评判工程设计方案科学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重要依据,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判施工企业施工管理水平、经营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可以说工程概预算编制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贯穿工程建设的始终。为实现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施工单位需立足实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国家以及行业相关标准明确概预算额度与内容,以保证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具体而言,在进行水利工程概预算编制时,施工指标、用料定额、采购标准等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的重要因素,需做重点考虑。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概预算编制对于提升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将水利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资金投入,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同实现,让水利工程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概预算编制质量,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为确保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编制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实际上,企业内部编制人员能力素质相对欠缺,部分编制人员理论知识不扎实,同时缺少实践经验,多方因素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工作效率低、成效差,概预算结果不真实、不准确,无法为工程施工建设以及成本控制提供更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利工程造价超标、失控,企业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企业概预算编制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水利工程本身开展,而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设计是保证工程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工程造价合理的必要前提,也是影响概预算编制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推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需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做好方案的设计与审核,避免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出现修改施工方案的情况,以减少资金变动,实现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应用包括多方面内容,既包括工程整体结构设计、也包括施工技术选择、人员编排以及材料采购等,这些内容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概预算编制质量,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建设企业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全面、深入、细致考察各项影响因素,尤其是把握材料价格变化,以减少成本变动,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这就要求建设企业需在完成水利工程方案设计后,对多个设计方案做全面的评价与选择,选出最优化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评选最优化方案时,要采用某种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辩证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确保方案的各项矛盾关系达到最优的组合状态。
水利工程量对于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由于水利工程施工量大、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工程量变动、工程规模变化等问题,这些变化会给工程概预算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概预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使得工程造价超出合理范围。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建设企业需对工程量有一个全面大体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规则与要求准确核算出工程量,并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熟知整个施工流程、预算流程,以减少额外支出,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首先是做好概预算编制人员的教育培养工作。概预算编制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因而对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及责任意识要求较高,为此企业需做好概预算人员的挑选与培养工作。选择负责任、个人信誉良好、专业知识扎实的工作人员,为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是有序推进概预算信息化建设。当前,在概预算编制中,重复计算、漏算、计算错误等情况时有发生,为减少人工计算导致的误差,企业需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有效减少数据误差,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企业也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概预算制度,并在具体工作中将其推行下去,为概预算编制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概预算编制作为工程施工与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水利工程造价有重要影响。建设企业需正确认识到概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