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姗 孙环 卢艳
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引言:九十年代后,我国经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现象,这和凯恩斯理论的研究背景相似。国家据此运用凯恩斯理论,以货币政策为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使我国经济不景气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转变[4]。据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初,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生产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70%—80%[6]。为阻止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自2016年起,供给侧改革被正式提到日程上来。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1]。供给侧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光景,自2018年11月钢铁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后,我国经济受供给侧改革影响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态势。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今年前八个月钢铁产量大幅度增长。然而,现如今钢铁产业业绩堪忧,净利润也普遍大跌,因此,供给侧改革仍需继续深入进行。
(一)凯恩斯理论。凯恩斯经济学认为如果储蓄的增加不被新的投资所抵消,收入就会下降。消费水平要看个人的消费倾向而定,企业投资多少大多取决于企业主预期资本投资将带来的赢利。
(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通过我国近几年GDP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下行压力。近年来,产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但是产品销量却不尽如人意。供给明显大于需求,产能严重过剩。然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于市场人群而在于产品本身:中国市场本身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但是不少国人宁愿出国去买也不愿意购买本土产品。国人眼中的中国产品技术不如国外产品,产品质量难以被信任,换句话说,产品性价比不够高。经济发展不是一个产品或是一项产业支撑起来的,而是要多方位共同发展,而中国经济问题也不是出在单独的某一类产业上,而是整个经济体系都需要调整。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低附加值产业多于高附加值产业,大多数重工业企业和高耗能产业面临技术转型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进入人们的视线且不容忽视。从微观角度来看,现如今,中国产品质量常常因为不良商家造假情况受到质疑,产品功能日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若我们放任这种状况不管,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很有可能走向下坡路。因此供给侧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措施。首先,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尽快摆脱国外技术垄断的桎梏。其次,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邓小平曾经说,我们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可以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政策改革去淘汰“三高”行业等对环境、对经济有害的产业,从而起到降低产能,减少能源消耗的效果,同时这样也可以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破坏。
(二)个人见解。笔者认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在供给侧的改革,而供给侧改革的侧重点则在于结构方面的改革。企业生产产品要从人民的需求出发,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选择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企业要想长远走下去,在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就应当严格管控自己的产品质量,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当然,产品质量同样需要政府部门的监控,国家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检查,不让有不良居心的人有机可乘。政府部门对环境的监控这一方面也不能松懈,发展经济,我们不应该以葬送国民健康作为代价。产品功能方面,国家要增加对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关科研团队要加快研究的步伐,努力让“中国创造”超过“中国制造”。
结论:供给侧改革在我国经济市场上已经初见成效,产业结构已经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我国供给与需求之间依然存在不平衡,供给侧改革的任务依然非常紧迫。目前降低产能、提高效率是每个政府部门、每个行业都要考虑的问题。在现如今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改革顺利进行。根据凯恩斯理论,优化产业供给结构,促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供给侧改革过程我们只是参考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把凯恩斯理论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步步为营,处处谨慎,在维护国家市场经济稳定的情况下推动经济向更快更好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