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管窥

2019-01-28 10:08赵虎
考试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应用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的考试和升学中占着重要地位。高中化学知识内容学习时,学生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归类,获取更加简捷、高效的解题方式,对于学生来讲有着重要意义。守恒法是高中化学解题中常见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总质量守恒或者某一元素质量守恒的原理,进一步计算各物质的量。文章中结合高中教学化学解题,提出几点守恒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守恒法;应用

在化学世界中,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但在变化的过程中遵守着一个永恒的规律,就是守恒定律。因此,高中化学解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守恒法的解题方式。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守恒定律,不需要过分追究过程和细节。考虑反应体系中相互作用前后的变化,能够减少复杂的计算,优化解题的过程,保证解题的效率和质量。高中化学解题中,借助守恒法,快速构建数量关系,实现问题的有效解答。

一、 借助质量守恒,解答化学问题

质量守恒主要是指在和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中,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和变化,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根据化学反应前的反应物和反应后的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规律,进行化学计算和推断,实现化学问题的有效解答。

例题:某烃0.1 mol,与在标准状况下为20 L的氧气(过量)充分反应之后,迅速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2O2粉末中,在一定设备条件下,使得气体完全反应,此时粉末的重量增加15 g。经过处理之后得到的气体是14.4 L(标准状况)。该烃可以是溴水褪色,通过计算求解该烃的分子式,并且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分析:此题有多种解题方式,如果按照常规的解题方式,求解最后的结果,求解的過程中就会变得比较烦琐复杂。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寻找本题目解题的关键点,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定律解题,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哪些,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以及其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解:假设该烃的质量为M,经过分析可以推断出14.4 L气体均是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可以得出,烃和氧气质量的减少量就是Na2O2粉末增加量。计算求解得出M=70。所以得出该烃的化学式是C5H10。因为该烃可以使溴水褪色,所以其为烯烃。该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

二、 利用元素守恒,解决化学问题

元素守恒主要是指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各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元素的原子个数保持不变。元素守恒主要有原子守恒和离子守恒。在化学解题的过程中,使用元素守恒的方式,只需要寻找反应结束时,离子的对应关系,根据其守恒关系,计算出相应的结果。

例题:有一些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过分析测量得知其含水2.8%、含K2CO337%,取1 g该样品,投入到25 mL 2 mol/L的盐酸中之后,多余的盐酸使用1.0 mol/L的KOH溶液30.8 mL恰好能够完全中和,求解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以得到的固体质量是多少。

分析:通过分析确定最后的固体产物是KCl,根据氯元素守恒,通过盐酸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出KCl的物质的量,进一步计算出固体的质量。

解:K2CO3和KOH和盐酸发生反应的产物均是KCl,盐酸过量,并且使用相应的KOH溶液刚好中和,最后生成KCl。因此蒸发后所得到的固体是KCl,根据反应开始和反应结束时Cl元素守恒可以得出:n(KCl)=n(HCl)=0.05 mol,经过计算得出KCl的质量是3.725 g。

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难度并不大,主要是利用元素守恒,实现计算步骤的优化,运用相应的守恒思想。

三、 利用电荷守恒,解决化学问题

电荷守恒主要是针对任意电中性的体系,例如化合物、混合物等,其电荷的代数和是零,也就是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电荷总量不变的定理,开展相应的计算和推导。通常情况下,在溶液离子浓度关系推断中使用,在反应中,某些量的计算中也会使用此种方式。

例题:将aL由(NH42SO4和NH4NO3组成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烧碱,并且进行加热处理,刚好将NH3赶出;另一份中使用cmol BaCl2溶液,沉淀刚好完全,那么原溶液中c(NO-3)为。

分析:在解题的过程中,化学反应非常的复杂,数量关系处理比较烦琐,如果根据化学反应进行量的计算,非常的复杂。因此,根据电荷守恒的原理,可以轻松地进行计算、解题。

解:根据题目中的已知可以得出,a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2bmol的NH+4和2cmol的SO2-4,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列出相应的计算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答案是2b-4camol/L。

本题主要是考查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电离的影响因素以及水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点,巧妙地应用电荷守恒。

四、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解答化学问题

高中化学解题中,电子得失守恒主要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一定数量的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量相同。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都是同样的。例题:将纯铁丝5.21 g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在加热的条件下,使用2.53 g KNO3去氧化溶液中的亚铁离子,等到反应后,剩余的Fe2+需要12 mL0.3 mol/L的KMnO4溶液才能够完全氧化,写出硝酸钾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的方程式。

分析:铁和盐酸发生完成反应会生成Fe2+,根据题目中可以得知Fe2+分别和KMnO4溶液和KN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被还原生成Mn2+,那么KNO3被还原的产物是什么呢?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得出其还原的产物是NO。因此,硝酸钾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的方程式是:3FeCl2+KNO3+4HCl3FeCl3+KCl+NO↑+2H2O。

五、 结语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解题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解题方式的培养。运用守恒法,对化学反应的过程开展相应的分析,了解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关系,科学合理地利用守恒法,开展化学问题解题,优化解题过程,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做到事半功倍。在实际解题中,可以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原理,寻找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灵活地应用守恒法,实现问题的有效解答。

参考文献:

[1]杨洋.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5):76.

[2]刘霞.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8).

作者简介:

赵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中学新校区。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解题应用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用“同样多”解题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