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靓
不同于选课或游学,“行走课堂”是一场文化预设、知识盛宴,是一次大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是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的饕餮盛宴。它需要各科老师的接力长跑,它也尊重学生的现场所得,允许出现研究的不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能力。基于此,2018年1月,本校核心素养班第一次开展“惠利课堂”之绍兴文化行走课程“感越文化之绍源,历近现代之兴勃”在鲁迅故居瞻民族之脊梁,秋瑾故居仰女侠之风采,沈园感陆放翁之离索,兰亭赏书圣之墨宝,绍兴文理学院听越文化之绍源,柯岩景区演绎鲁镇之自然人文,总理祖居见证志士仁人之坚定选择。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短途比较合适,所以选址绍兴。在地域上,绍兴和宁波都是吴越争霸的越国古战场;在文化上,绍兴是众多文人和名人以及历史事件的集散地。在课程上,绍兴的名胜古迹与高中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结合相当紧密。鲁迅作品在现行语文书的设置如下:
小学第九册《少年闰土》(选自《故乡》)
初中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册《社戏》、第三册《阿长和山海经》、第四册《鲁迅自传》、第五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和《故乡》。
高中必修二《祝福》、必修三《拿来主义》、必修五《纪念刘和珍君》。
由此可知,学生对绍兴应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但它和旅行社推出的“跟着课本游绍兴”的不一样在于,这个地点和景点的预设不仅仅在于游览,还在于取舍,选择和高中课文相联系的部分,在于采访游客和导游,切磋指正。“行走教学”的课堂是自然的非预设的舞台,教师的随行,指正了导游关于名家文人年代和知识上的缺失,学生的疑问可以得到现场的点拨。譬如,导游说陆游是唐朝的,沈园上刻着的是《凤头钗》,而事实上陆游是南宋的,作品名称该是《钗头凤》。
1.带着准备行
确立子课题:我心中的鲁迅、鲁迅与故乡、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与贡献、新文化运动思潮在鲁迅作品中的烙印。
分组分责:四组,4-5个同学为一组,负责摄影、采访、记录、汇总等。
2.带着问题走
带着问题的行走比漫无目的的散游更有的放矢。由于每个组的子课题侧重点不一样,所以笔者提供了不同的研究问题,也鼓励学生根据我的问题重新设置问题。无疑,这对老师的知识面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带着成果归——相信学生的能力无限
(以下仅为部分成果)
调查文件(第四组):
方法:参观鲁迅故里,并采访游人了解情况。
过程:出发前一天晚上搜索鲁迅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知识。做好第二天采访游人的问卷调查。共设计5个题目,分别为:
(1)您了解新文化运动吗?A.不了解;B.有些了解;C.很了解。
(2)您认为以下选项能更好地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定义是:
A.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B.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C.不了解。
(3)鲁迅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你认为以下作品中哪一部对该运动的影响最大?A.《朝花夕拾》;B.《纪念刘和珍君》;C.《狂人日记》。
(4)以下选项中,您认为哪个更能准确概括出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为?
A.对传统文化偏执地做出批判与否定;B.以个人本位价值观为价值尺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量;C.目的是为国人在观念层面上能获得独立、自由和精神的提升。
(5)参观过此地后,您对鲁迅有什么新的感触。
统计和部分结论(第三组):
通过采访发现,人们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地对鲁迅有些了解,但真正有认真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研究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结合新文化运动思潮对鲁迅作品的影响了。成年人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了解普遍是较少的,而在校学生普遍有一定的了解。
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这次行走学习,使我们收获满满。经过小组的讨论合作和对所得数据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思考,我得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鲁迅,无疑是一位伟人,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因为他作品中的思想。以笔为刀,针砭时弊。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更是直接点出了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发挥的作用。
2.带着不足回——欣赏学生的稚嫩可爱
研究反思(节选)(第二组):
鲁迅常自称浙江人,问到祖籍时总想回避“绍兴”这个名字。甚至生前最后的时光,在离家乡不远的上海,也没有回过故乡。
鲁迅真的这般“无情”?我们得出的最终答案却是:不是这样的。
鲁迅的思乡,是一个无家可归的精神寻根,而他的失乡,实则映射的是那一代文人的宿命。绍兴的故居对于鲁迅的影响很大。说鲁迅心系故乡,倒不如说是他能从故乡看到整个社会的缩影,他实则心系的是国家的兴亡。
本次研究小组分工明确,经历了采访游学等环节,丰富且有意义。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我们不能够更深层的挖掘一些内涵。
问题:
(1)研究的角度不够全面。例如没有考虑同在绍兴的兰亭的魏晋风骨是否对鲁迅的文风有影响?其他作家如何刻画他们的故乡?还有许多细节也没有被我们重视,导致失去了许多有趣的研究方向。
(2)游学之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不能够做全面的分析,很大的原因是对鲁迅和当时的时代了解的并不深入。
解决办法:
(1)感谢朱老师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辅导,我们在研究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情感时,我们学会了适当与其他作家进行了一些对比,联系不同作家的人生经历。在今后的研究学习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发散思维。
(2)应多阅读其文章,了解当时的背景及其生平事迹,增加对他的了解,便于现场的进一步挖掘。此次游学之旅,我们边游览,边研究,更深入地了解了鲁迅作品的含义,将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完善人物形象。
在研究中我看到了学生的热情与求知欲。在“行走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和学生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为老师,笔者对此次大语文之行有以下想法:
1.选——人员的平衡与调剂。选课时,学生向我抱怨说比抢课还要难以进入此组,笔者只能安慰说:酒文化的研究和越文化的研究等都是很有趣的。因此,兼顾学生兴趣和平衡的需要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而语文的博大精深有太多可以兼顾和挖掘的知识。
2.群——群文教学的行走教学初探。所谓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集体阅读并建构而达成共识。曾看过关于“侠文化”的群文教学观摩课,深感学生广博的知识面。而今的行走实践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把阅读和行走相结合。那么多的鲁迅作品,在行走前该如何以一带面的进行?在行走后又该如何推进?一次行走是否就是一次群文教学的实践课堂?这个广阔的课堂如何管理学生让他们能各司其职并标新立异?
3.综——大语文的实践教学需要各科老师的通力协助。譬如新文化运动不仅涉及作品的鉴赏,还涉及了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系统知识。什么是大语文教学?它要求变革语文课堂,丰富教学模式,那么在行走中的实践教学触发兴趣、触类旁通更是一种契机。
4.汇——上报成果时,只选择一组亮相汇报让指导老师难于选择,又该如何评价每个同学付出的辛勤的汗水,是否可以采用大学论文的圆桌答辩式?
通过这种实地考察、人物访谈、专家讲座、记录整理、撰写感想等形式,学生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加深了对作品相关背景和思想内容的深入了解。这种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口头交流、现场记录、文稿整理、理论论证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