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研究

2019-01-28 10:45天津物产基建物资有限公司刘佳
中国商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财务人员财务

天津物产基建物资有限公司 刘佳

新时代下,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新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社会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些技术发展与环境的变化给会计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冲击,也引发整个行业的会计准则、会计标准、会计教育工作者与会计工作人员的变革,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于财务人才的培养而言,需要重新制定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财务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个性企业财务人才培养模式。因此,笔者将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给会计行业带来的变革以及企业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企业财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思路,以期促进企业财务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人才规格,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是被培养者在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与培养后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一般会与之匹配一整套的管理和评估制度,例如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与评估方式等。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财务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于财务人才的现实需求,需要根据结合新时代背景的变化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

2 新时代背景下带给会计行业及财务人员的变革

2.1 推进会计技术发展与会计职能转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也在不断普及,也能及时处理企业由于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多而造成大量的会计信息。加之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共享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为会计信息处理的高效与规范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提高了处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因此,对于财务人员而言,需要将大量的财务信息进行精确及时的会计电算化的处理。另外,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处理,原有会计的主要职能由会计核算向价值管理转变,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手工记账转变为会计电算化记账;另一方面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的管理,如根据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与预测,规划公司的财务战略与风险成本的控制等内容,使得能利用财务数据为公司的战略发展以及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财务知识指导与支撑,发挥出财务部门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对于财务人员而言,需要时刻思考如何从财务角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2.2 解放了大量的财务人力资源

在传统的财务工作中,大多采用比较原始的手工记账并进行纸质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量较大且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大量的财务工作人员,但是由于财务部门大多只是单纯的记账,未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因此其成本消耗大,但产生的经济效益小。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新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了会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能更快速的收集、处理与保存信息,还可以利用相关财务管理软件,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金蝶等,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解放了大量的财务人力资源,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2.3 促进财务人员知识面的拓展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变,导致财务管理从单一的记载保存到根据财务数据进行预测与决策、控制与分析等工作。因此,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单一的会计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财务管理,需要财务人员了解会计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经济法、税法等法律知识以及企业管理的知识。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企业规模与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促进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逐步实现业务的国际化,因此财务人员需要了解关于企业投融资、对外贸易等相关的知识,为企业“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学会灵活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将会计信息与新技术有机结合,从战略层面高效分析数据,利于从财务的角度为公司高层决策提供更加专业而全面的意见。此外,在线教育等的兴起,使得财务人员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广而优,也利于财务人员不断促进自我的提升与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我国财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人才理论与实践脱离,难以满足企业与社会需求

现今,每年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极多,但是大多是会计基层人员,没有大局意识与战略眼光,高端的会计人才极少,虽然会计专业的就业率高,但是结构严重失调。在我国的许多高校中,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较少进行实践,因而毕业后进入企业难以适应,无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即使许多高校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但是大多是应试,常进行计算的讲解,重视计算的结果而非过程,未能进行有效的案例教学,课堂的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低,学习到的财务管理知识也较少,与实际联系少,导致会计人才毕业后难以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虽然现在有部分高校已开始注重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但是浮于表面,学生受制于学校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3.2 财务人才思想传统,知识面狭窄

由于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的财务的深入融合,企业的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致使企业迫切需要较高互联网水平以及财务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但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教育时,虽然考试成绩普遍偏高,专业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是知识面狭窄极为狭窄,不能从宏观上考虑问题,其思维变通能力较差,思想传统固化,考虑问题局限于财务甚至成本这一狭小的领域。另外,由于学校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度关注各个知识点的标准答案,致使在财务人才的培养中就存在缺少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3 会计基层从业人员多,财务管理人才少

会计人员就业率高,工作稳定的常规思维致使会计的从业人员一直较多,但是我国的会计就业人员中,80%从事于基础会计工作,即对会计信息进行记录与简单的核算,而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只占20%,与发达国家相比正好相反,人员结构极不合理,难以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真正作用。在高校的财务人才培养过程中,较少讲授国际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未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上,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4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思路

4.1 坚持需求导向,确定与社会接轨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会计核算逐步向财务管理上转型。加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社会与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在培养财务人才时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以社会的缺口需求为导向,即社会缺什么的样的人才,高校就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财务人才的培养。例如,可以将财务管理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引导老师与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由传统的财务会计转向为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的教学上,并加强对案例的教学,引进国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的会计管理人才。另外高校需要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相结合,逐步形成管理型财务人才培养模式。

4.2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促进财务人员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将中大型企业、事务所、研究所等作为实践基地,将实习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相结合,同时可以积极引进国外的实践项目,增设ACCA实验班,促进财务人才的培养的实践化、多样化并促进财务人才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实训实习、人才定向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具有“软件化”特色的产学研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便捷有效的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平台。

4.3 借助智能技术,逐步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

由于大数据技术以及财务机器人的使用,致使可以代替人类进行基础会计核算,因此对于财务人才而言,更重要的是会计理论以及财务管理思想的运用,并且有效地利用机器人帮我们处理繁琐而重复性的工作,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力成本。例如,高校或企业可以借助智能技术,发展以“人机”互动来辅助实验教学,提高财务工作者与机器人的协作能力,将人类的思考与机器人的信息计算处理有机结合,实现财务管理的智能化与高效率。在高校进行管理型财务人才的培养时,需要重点培养财务人才的全局型管理意识。另外,在高校根据社会的需要与时代的发展变化重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引导教师在进行财务知识的课堂讲授时,要逐步渗透管理会计意识,学会用全局、整体的观点看待财务管理,多进行试验与案例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高端财务管理意识。

5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今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知识面狭窄与财务管理人才少等问题,需要坚持需求导向,确定与社会接轨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促进财务人员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需要借助智能技术,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以此促进财务人才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财务人员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