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戏剧,引入语言教学领域的新尝试

2019-01-28 19:31南京市富丽山庄幼儿园
早期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猪戏剧情境

南京市富丽山庄幼儿园 胡 苏

美国的儿童戏剧学者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性戏剧(Creative Drama)”,旨在通过儿童的“做戏剧( do-drama)”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目的。“创造性戏剧”的形式可能是表现某一个情节、某一段心理活动、某一段即兴创编,更多呈现的是片段式,所以暂且称这种形式为“微戏剧”。“微戏剧”的引入,让我们在常规语言教学活动中寻得一丝突破。下面分别结合早期阅读、看图讲述、故事、诗歌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来进行分析。

一、早期阅读——“微戏剧”聚焦于在游戏中学习阅读

案例:绘本《1 只小猪和100 只狼》中有着非常戏剧化的画面,1 只小猪误打误撞来到了一片树林,这片树林里隐藏着100 只狼,当小猪若无其事地向树林靠近时,这些狼躲在树后看着,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当小猪走进树林中,瞬间被埋伏的100 只狼团团围住,小猪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狼又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作者在画面中使用了“哒哒哒哒”“咚咚咚咚”的拟声词,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打破了围坐半圆的学习常规,将椅子变身为情境中的大树,形成了一片树林。针对每一幅画面,教师先请幼儿细致观察,切身体会小猪的境遇和狼的心理活动,而后教师化身旁白,进行情节的推进与串联,引发小猪和狼的对话,生动地表达了当时两种角色的复杂心理活动。

分析:周兢教授在《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强调: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必须符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几个基本特征:(1)在活动中学习阅读。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应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阅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情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2)在游戏中学习阅读。图画书中有关情境的内容可以转化为幼儿游戏的场景。幼儿在游戏中能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在个人经验与阅读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增强阅读的动机与愿望,并不断获得阅读的快乐。我们借鉴幼儿园戏剧表演的形式,迁移到集体活动中来,以“微戏剧”呈现的方式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旨在实践“在游戏中学习阅读”的指导思想,让幼儿真正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成长。

二、看图讲述——“微戏剧”聚焦于在情境中进行表达

案例:看图讲述《让座》,一张图片中有8 个人物,主角是一个小女孩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白发老爷爷坐,大家都笑容满面,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她。教师在引导幼儿理清人物身份、称呼和数量后,让幼儿8 人一组自由组合,模拟公交车内的情景,自选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幼儿兴趣盎然:“公交车里的座位是分两边的,中间有过道,还有给站着的人扶手的!”座位排列好之后,幼儿纷纷寻找座位坐下,发现并没有人站着,于是大家提醒扮演“老爷爷”的幼儿把椅子撤掉。“爷爷,您过来坐我的椅子吧!”小女孩说。“不用了,不用了,你年龄小,你坐吧!”“没关系的,我扶得稳,还可以坐在我妈妈的腿上,您快来坐吧!”“真是谢谢你啊,小姑娘!”一旁坐在“妈妈”腿上扮演“小弟弟”的幼儿给“姐姐”鼓掌,并回头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让座,我也要让座!”另外一边扮演“叔叔”的幼儿对他的“儿子”说:“你看,这个小姐姐真懂事,我们也要学会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哦!”四组幼儿在情境中的表达各不相同,但都紧紧围绕着“让座”这一主题。表演过后,幼儿再对图片进行连贯讲述时,叙述性语言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分析:从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来看,看图说话提供了连续画面的信息,幼儿能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为了能让人人都愿意说、有机会说,在情境中分组、分角色的表达给每个幼儿创造了机会,并且将语言与空间感知(椅子的排放)、社会性发展做了有效的整合,为后面连贯性讲述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三、故事——“微戏剧”聚焦于在表演中理解人物

案例: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中有大灰狼先后吹倒草房、推倒木房、敲打砖房,小白猪、小黑猪惊慌逃跑、小花猪镇定相救的情节。这三个场景是让幼儿感到激动、有趣,且表情和心理活动最为丰富的一段。相较于故事前半段的叙述和后半段的说理,这一段如果通过“微戏剧”的方式来进行,既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能发挥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力。在对故事情节进行过倾听和讨论之后,教师询问有没有人愿意来扮演大灰狼、小白猪、小黑猪、小花猪,表现他们之间相互求救的过程。几位幼儿大胆尝试,“大灰狼”先是刻意往后退了一段距离,躲到了大树后面,然后蹑手蹑脚地向草房走来,一边狞笑着一边用手摸着肚子向草房走去,恶狠狠地敲门:“小猪小猪,快开门,我要吃了你!”原本在家哼着小曲踱步的“小白猪”被吓得缩紧身体,然后转身就跑:“救命啊,救命啊,大灰狼来啦!”……

分析: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故事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故事与游戏的融合,设计出幼儿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活动方式,实现“寓教于乐”,将儿童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由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在这一段表演中,不但呈现出了故事中的对话,还大胆地创编了踱步、隐藏、蹑手蹑脚靠近、邪恶的笑容、饥饿的状态,以及敲门时凶狠的态度。这个过程经历了“故事语言输入——理解和内化——表征性输出”的过程。与复述这一段故事的形式相比,“微戏剧”的形式显得更加立体,幼儿参与的兴趣更浓,学起来也更轻松。借助表演,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还能深入了解幼儿对人物特点的理解、对情节发展顺序的把握、角色对话学习的掌握,等等,双方受益。

四、散文诗欣赏——“微戏剧”聚焦于在意境中体会

案例:散文诗《云彩和风儿》中有两段文字:“吹呀吹,云彩变成小白船,竖起桅杆,扬起风帆”,“吹呀吹,云彩变成大狮子,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呀吼”。我请幼儿说一说“竖起桅杆、扬起风帆”是怎样的?幼儿只言片语描述不清,我转而问:“谁能用身体当小船,来给我们演一演?”几个幼儿纷纷举手愿意尝试,刚开始比较拘谨,腿并拢,手臂伸出,像做早操的模样。我继续启发:“哎?小船是什么样的?是站着的小船?还是?”佳佳立刻领会了我的意思,放倒身体,躺了下去,把头和脚往上翘,做出两头弯弯的模样,“云彩已经变成小帆船了,船上竖起的桅杆呢,扬起的风帆呢?”话音刚落,小青向上竖起了胳膊,小伟举高了一条腿。我立刻解下了一条丝巾,系在了小青的胳膊上,此时在座的其他幼儿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为他们的表演鼓掌。有了表演“小船”的经验,幼儿再接着表演“躬起身子,张开大口,狮子吼啊吼”时就放开了,一个个趴在地上,躬着背,嘴巴张得大大的,发出具有震慑力的吼声,一幅威武的模样。

分析:散文诗欣赏的重点在于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对优美意境的感受以及与作者情感的交融。4-6岁的幼儿语言水平还不足以诠释文中的意境,但是透过肢体表达、声音模仿等方式,却能让幼儿自然而然地走进这样的意境。比起语言形容,这种形式能让更多幼儿参与进来,学得形象有趣,留在脑海里的印记也更加深刻了。

英国戏剧教育学者桃乐丝·希斯考特(Dorothy Heathcote)认为,教师将戏剧运用到教学课堂情境中, 可以帮助儿童扩展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反思, 并深入认识周围世界。幼儿不再是端坐、静听,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并且以自己能胜任的方式参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微戏剧”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引入只是为了让活动更加游戏化,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于语言学习的重点不能覆盖或替换,所以只是片段式的引入。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特殊时期,幼儿的感官、语言、想象力、共情能力都在同步进行发展,所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小猪戏剧情境
有趣的戏剧课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戏剧类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