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炜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传播形式等均发生变化,传统教学设计转向技术化和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运而生。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提出要提升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即通过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落实、新课程的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贯彻等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实现,然而,由于有些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意蕴,从而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呈现出种种迷失现象。因此,亟待重新审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极。
从已有研究看,教学设计可以概括为基于多种理论,用系统的方法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策略、试行方案、评价结果和修改方案,以期获得教学效果最优化目的的过程[2]。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区别于以前没有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要素,最终实现教学优化的过程。它意味着教学设计理论观念的动态现代化、工具资源的有效技术化和评价修改的多元形成化这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优秀的理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意味着理论观念的动态现代化,教学设计应以动态现代化的理论和观念为指导,尤其是在前期分析、通过评估确定需要、编写行为目标等环节更应怀有动态现代的理论和观念。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主要基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人本主义等理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观念主要是指现代动态的教育观念,即与时俱进积极的将现代技术融入教学之中,将教学设计看做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意味着将动态现代教育理念具体化于教学设计之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要和学习内容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恰当高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要素,最终达到教学的优化和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无论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片段,还是呈现的一个活动,抑或是一个环节,其背后都应透过这个片段、活动和环节看到教师自身动态现代化的理论观念。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意味着工具资源的有效技术化,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融入有效技术化的工具资源,尤其是在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的设计过程中。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工具主要是指计算机、物联网、动态学习评价等现代技术有效恰当地运用于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主要指形式多样的媒体资源,其中包括微课程、动画视频、图片声音等极为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全面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分析处理以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推送针对性的资料,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帮助学生固强补弱,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意味着将有效技术化的工具资源运用于教学设计之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微课程、动画视频、图片、声音等学习资源,从而确定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设计教学过程,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成败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关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意味着评价修改的多元形成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多元评价,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不断对教学设计予以修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评价是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对学生学习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可以随时了解结果,与学生共同分析和探讨,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形成性、多元客观的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修改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的实践,在课堂上进行及时修改,亦或课后单独或与同行交流互动分析,并发现其中的不足,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最终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意味着将多元形成化的修改评价融入于教学设计之中,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结果以及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在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方面的优势,合理选择、设计评价工具和方法,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有别于传统教学设计。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类似于传统教学设计,但问题是信息技术环境下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技术要素,需要教师以全新的视角不断专研探索,促进教学设计最优化,最终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P·L·史密斯、T·J·雷根在《教学设计(第三版)》中指出,可以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划分为前期分析阶段、策略开发阶段和评价阶段。从各阶段来看,当前教师教学设计的迷失主要表现在分析的模式化和技术的缺失化、设计的形式化和技术的低效化、评价的单一化和技术的机械化。
分析的模式化和技术的缺失化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在进行学习背景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等前期分析阶段中只注重步骤或模式,忽视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背景的多样性、学习者需要与时俱进、学习任务的变化,没有考虑到技术在这一阶段应有的作用。前期分析阶段是整个教学设计的起点,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环节[3]。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阶段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化现象,信息技术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缺失。信息技术环境下部分教学设计存在分析的模式化和技术的缺失化问题。例如,有些教师进行所谓的前期分析便是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感觉学习者的需要是如何的,学习任务又应该是什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背景、学习者需要和学习任务都有所变化,意识到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设计思想与观念的影响,忽视了信息技术这一要素,容易出现模式化的分析,从而在教学设计中缺乏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设计的形式化和技术的低效化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组织策略开发、传递策略开发、管理策略开发等策略开发阶段中,技术与教学设计的融合只体现在文字表述和形式上,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较为低效。策略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它在掌握前期教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学设计的要求,进行再设计,如教学形式、技术类型、技术整合方式等。信息技术环境下部分教学设计存在设计的形式化和技术的低效化问题。例如: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难于真正意义上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其量是在教学策略设计中考虑到采用信息技术,但事实上,许多教师将课上成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4]。这种为了使用而使用,缺乏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因素进行思考,导致技术使用低效;也有不少教师对硬件设备和操作平台以及相关软件使用不熟悉甚至不会用,遇到类似于死机等问题无所适从,容易出现教学进程卡壳,无法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等。
评价的单一化和技术的机械化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和教学修改过程中过多的关注终结性评价,只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评价,缺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评价应用的技术方法也较为机械。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成败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关键。信息技术环境下部分教学设计存在评价的机械化和技术的单一化问题。例如,许多教师仍然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对于学生获得这些结果的过程漠不关心。钟启泉老师曾指出课堂评价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形成性评价,但有教师在公开课上居然用“抽签”的办法来指明回答,“签筒”里只有好学生的名字,所谓的“差生”的名字在“签筒”里是没有的[5]。这样,形成性评价便无从谈起。缺少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评价所使用的一般多为多媒体、平板、答题器等较为单一的技术,很少会将多种技术合理高效地组织起来一起使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新环境下,要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与技术的融合,关键又在于教学设计。这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合力而周详的教学设计可以确保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直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迷失,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技术意识;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技术融合;转变评价视角,提升技术优势,只有这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才能找到回归之路。
教育理论观念是教学设计前期分析阶段的指导,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理论和现代动态技术观念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被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我们可以从美国教育技术研究者海涅克等对人的发展和媒体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加以类比得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设计不仅拥有新的教育理念而且还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6]。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阶段应该意识到新的教育理论观念与实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新的教育理念,缩小差距。教师要多阅读时讯,掌握最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学设计最优化,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之中。例如,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期分析阶段时,基于信息技术综合分析学习环境、学习者以及学习任务,学习环境虽然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但也出现了许多其他的信息干扰;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者的特征即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此同时,学习任务包括教学目标等也都随之变化。基于此,教师要增强技术意识,努力做到理论观念动态现代化,并将新的教育理论观念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
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尤其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组织策略开发、传递策略开发、管理策略开发等策略开发阶段。随着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往往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取决于应用技术的方法,教师要理性、客观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的价值,结合具体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教师应经常参加培训,学习最新技术知识,要掌握管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常用工具和方法;能创设恰当的可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技术手段,丰富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学情数据,开展精准教学,着眼于技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作用及影响,从而促进技术与教师教学设计的融合。此外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有机组合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帮助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反思巩固等,积极探索并创造信息技术条件下新的教学方式。
评价不仅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实现教学设计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都要有证可依。教师要转换评价主体视角,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多元沟通和交流;教师要转变评价内容,运用动态形成性评价,即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动态形成性诊断、评价,包括课前预习测评与反馈、课堂实时检测与反馈、课后作业评价与跟踪反馈,从而实现及时、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要转换评价方式和标准,改变课堂单向传递信息的弊端,尽可能将评价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包括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资源运用的评价,使学生多方面获得信息,促进教学评价客观性,并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技术在评价中的优势。例如,技术的多元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评价,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技术的多维客观性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获得信息,促进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评价阶段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记录、分析、处理数据方面的优势,合理选择设计评价工具与方法,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由结果向过程的转移,推动教学设计的修改完善,促进教学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