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黄岩路径

2019-01-28 15:13蒋正标郑海蓉
浙江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黄岩大湾建设

□蒋正标 郑海蓉

2018年10月24日,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不仅点燃了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也预示着湾区建设将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的重大发展战略。今年6月以来,浙江和台州相继出台了大湾区建设行动计划,分别明确了“打造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加快建设以港产城湾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的目标和路径。当前,黄岩要积极把握机遇,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战略,发挥优势潜力,找准自身定位,全面对接中心城市,加强创新开放引领,打造更高层次平台,聚力发展湾区经济,推动黄岩实现高质量发展。

突出集聚提升

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聚焦发展空间拓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短板,积极构建特色鲜明、附加值高、业态先进的现代都市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以104国道西移线北段为中轴,实施产业东进战略,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平台载体,集聚一批成长性高、引领性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加速催化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功培育模塑、医化、电动车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主体加快裂变发展,重点培育一批航母企业、旗舰企业、瞪羚企业和上市公司,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中小微企业跃进的梯次发展格局。

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深入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创新为导向,实施“机器人+”“设计+”“互联网+”“标准化+”“人才+”“市场+”行动,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进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加快老旧工业点优化升级,打造浙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

发展未来新兴产业。瞄准中国制造2025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结合黄岩产业优势、技术支撑以及错位发展要求,重点发展高端模具、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医药制剂、现代中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再生塑料高值利用的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创业孵化、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智慧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挥“黄岩制造+黄岩服务”组合效应。

促进资源要素集聚。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的优质企业集聚。完善市场化引才机制,搭建网格化人才服务平台,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的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推进创新人才招引集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规范发展,着重加强对区域内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培育挖掘。

突出创新开放

构建全域创新格局。加快“一带一园一中心”创新战略布局。大力支持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实施一批重点科技创新专项,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合力打造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加强招引“双一流”高校院所、实验室、研究机构,沿永宁江布局科技创新平台,扎实推进智能模具高新技术特色小镇、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存量房产、旧厂房、旧物业升级改造为孵化器,创建省级孵化基地。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加强人才合作交流、信息共享、重大产业招商推介。积极探索陆海地区对接机制,构建全方位、紧密型的平台合作开发模式,以股权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港口、园区或建设山海协作园区,形成产业转移、区域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飞地模式,破解产业空间瓶颈。创新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立财政分成体制、资产分割(公共服务)体制,实现社会民生工程共建共享。探索多元化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逐年增长机制。建立高效运行的组织机制,成立参与大湾区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工作考核督察机制,将参与大湾区建设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强化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责任分工。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接轨长三角、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特色开放平台,完善平台建设投融资机制,招引国内外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构建全方位、紧密型的平台合作开发模式。创新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机构在境外设立一批研发机构和海外创新服务综合体。着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进外贸与产业升级联动,强化外贸主体培育,培育设立“黄岩制造”海外营运中心和海外公共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规模,推动黄岩外贸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以价格优势为主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加大推介招引力度。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完善招商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招商项目行政审批“两包”服务,协同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全市“一盘棋”招商引资机制。对规模特别大、带动效应特别强的招商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给予用地指标倾斜。抓住浙江向世界推介宣传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机会,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加快集聚。

突出宜居美丽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东融、西扩、南拓、北优”战略,围绕建设城市空间格局美、生态秀丽环境美、精致品质风貌美、人居和乐生活美、文明风尚心灵美的新时代美丽黄岩建设,挖掘“一江三河”特有资源,突出功能导向、产城融合,实现城区“景区化”,形成结构合理、疏密有度、高效畅通的城市布局。

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实施城市智慧化、品质化发展战略,打造特色鲜明、附加值高、业态先进的现代都市产业体系,建设一批高端金融服务、高端商贸、都市休闲、研发文创平台,支持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机构,提高公共服务能级和水平,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城市高效集成管理。做美沿江生态景观发展带、沿路美丽乡村发展带、环湖生态休闲发展带,形成独树一帜的城市风貌。打好治气、治水、治土组合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加快沿江开发步伐。大力推进“城村双改”和江北商务区、高铁新区、新前城市新区、委羽山新区等城市核心区块建设,加快城市建设向“永宁江”时代迈进。加快永宁江两岸综合开发,以突出贯通为先、产城融合、创新驱动为原则,明确各区段开发导向,进行生态环境构筑、功能提升、配套服务等布局。做好老旧工业区块企业腾退,盘活存量用地、空置厂房等载体,建设特色众创空间和永宁江创客小镇。沿永宁江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打造永宁江科创带。做好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使原先的生产功能转变为公共空间,增加市民共享品质空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五大行动”,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农业产业集聚区、农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村文明水平,高标准打造“两山”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

突出融合协同

加快促进产业融合。聚焦大旅游和现代农业,提升西部发展短板,串联市内“滨海旅游”资源,打造长三角生态康养新基地。培育发展文化创意、工业展陈、研学旅行、运动休闲、康体养生等旅游新业态,联动发展山海生态旅游。依托山水、康养资源,引进高端医疗机构,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体育健身、心理康护、家庭用品配送等配套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健康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医疗服务、健康养生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构建“接二连三”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农业、休闲养生农业、民宿经济,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打造产城融合范本。突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推进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整合提升,促进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打造若干集约高效、产城融合、绿色智慧的高质量发展大平台和产城融合范本。加快推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台州市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医健康养、道学文化相融的浙东健康城。

聚力区域一体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市区一体化发展,共同构建同城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以江口、院桥为重点的融合区块建设,推动市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进永宁江科创带与台州科技城、中央创新区的对接,共同打造市区科创大走廊。推动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共同谋划建设若干高端优质教育、医疗、文体设施。加快干线公路、综合运输枢纽及黄岩港建设,建立一个内融现代化港湾都市区、外接四大都市区、内外协调的开放型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统筹推进“四大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顶层设计,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参与对接大湾区建设中,需要注意与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协同推进。

猜你喜欢
黄岩大湾建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朵云书院黄岩店
黄岩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黄岩工作法”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