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需牢牢把握好、利用好、发挥好其精髓,共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在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浙江以“一带一路”统领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的目标定位愈发清晰,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依然可期。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加速调整,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浙江依然重任在肩。下阶段,须紧紧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全方位互联互通,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
深化政策沟通。不断加强以政策、规则、标准对接为重点的“软联通”合作,以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形成政策沟通的“桥梁”和“矩阵”。健全“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浙江“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一带一路”跨国服务平台、自贸区信息与咨询服务平台、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服务平台、“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服务平台、宁波港口经济监测分析平台等,提高体系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实施好省“一带一路”科技合作项目、国际联合产业研发计划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强化设施联通。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依托“义新欧”中欧班列、宁波舟山港以及已开通的国际和地区空中航线,持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以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为关键支点,持续打造海上、陆上、空中、网上四位一体的国际大通道。
优化贸易畅通。通过舟山群岛新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各类平台,推动与各方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持续扩大开放领域,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加大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力度。
活化资金融通。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加快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和境外并购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等的作用,有力支持有条件和意愿“走出去”的浙企加强与国家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浙商银行等的多形式合作,健全政产金合作生态,扩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细化民心相通。持续深化丰富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厚植“朋友圈”。深入挖掘带有各种情感记忆的文化元素,积极打造沿线各国共同参与的文化民心系统工程,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