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发展数字经济需破解难题

2019-01-28 10:56王萍
浙江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温岭工业数字化

□王萍

当今时代产业与经济的数字化正在成为经济变迁的基本趋势。温岭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重塑自身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再次腾飞的需要。尽管温岭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日趋优化、数字经济在各行业全面渗透,但仍发展不平衡,即使是重点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破解难题。

发展难题

企业信息化投资积极性调动难。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投入巨大,存在投入高、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而当前市场以及经济下行的经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家对数字化、智能制造投入的决心和信心。如个别企业鉴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对市场的销售预期,放慢数字化工厂二期投资进度。还有不同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不平衡,部分中小型企业即使有心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但受到企业和社会资源的限制、企业自身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限制,难以实施有效的数字化、智能制造改造。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认识提高难。企业对数字经济概念认识不到位,同时也存在着简单化认识和片面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有一部分企业对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概念认识只停留在生产环节的自动化,缺少对企业信息化要求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只愿意在生产自动化环节进行投入,不愿意加大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解决方案、支持服务等环节的投入,单一的智能制造建设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推进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在“企业上云”工作过程中,就存在企业对“云”的概念、功能和应用不了解,上云意愿不强,即便开通上云业务,也会产生使用率也不高等问题。

信息技术服务难以满足需求。温岭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小,2017年全市规上电子信息工业企业59家,在全市规上企业总量的占比不到10%。其中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8家,缺乏能够为本地制造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信息服务公司,无法有效支撑本地制造业数字化需求;信息技术产品缺少能产生引领效应、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优势产品、高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信息技术人才总量少,高端人才缺乏,产业整体发展环境有待持续改善。

数字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优化难。温岭在基础环境、物流环境、人力资本环境等数字经济支撑条件上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人才紧缺,制约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研发成果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使企业对于研发投入信心不足,阻碍企业技术研发成果的进一步产业化。政府引导政策在近两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尚未对企业行为产生真正的影响,财政资金难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综合施策

以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重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就是鼓励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实现管理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温岭工业经济产业集群特征明显,已经形成泵与电机、汽摩配件、鞋帽服饰和机床工具四大特色鲜明、市场占有率高的现代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土壤”。一是要推动企业网络设施与生产设施提升。以IP化、扁平化和柔性化为导向,支持工业企业以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工业无线、5G、窄带物联网等技术改造内网。在泵与电机、数据空机床等关键部件、成套装备产品及生产设备中广泛应用标识技术,构建标识物联网络。深入实施“机器换人”省级分行业试点,推进与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生产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柔性和灵活性。二是搭建行业级、企业级两大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借鉴“新昌模式”,在主导行业中开展“数字化制造、平台化服务”探索。聚焦主导行业做大做强,依托利欧集团、钱江摩托等龙头企业及时尚童鞋、机床工具、包装及其他行业具备基础的制造企业,培育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中小企业开发资源和服务,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需求。通过“企业数字化制造+企业云网络化的互联+平台对智造企业的大数据服务”等统筹发展方式,支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与制造企业合作,搭建一批适合行业需求的行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性制造、协同制造、智能制造等新模式,形成行业智能化改造的“温岭模式”。三是要分行业分规模逐层次推进。应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特点及其个性化需求,实施差异化数字化、智能化策略。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是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也是推动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针对温岭信息技术产业薄弱的现状,一是可通过政策扶持、资本引入、项目带动和示范引领等手段,支持本土网络信息技术企业做专做精,打造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大的细分领域优势企业,重点发展云工程云服务企业、工业信息工程公司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二是实施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计划,提升自动控制与感知关键技术、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等四类新型基础能力。组建集研发设计、设备安装、软件开发、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工业信息工程公司,从专卖装备向卖装备与服务一体化转型,不仅为本土企业提供有力信息技术支撑,也发展壮大信息技术力量。

发挥数字经济在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从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在服务业领域,数字经济的影响与作用已经得到较好体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娱乐等已经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极大改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在服务业领域继续推动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向交通出行、快递物流、商贸流通、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领域渗透,实现市场的网络化拓展和延伸,使数字经济成为服务业新模式的孵化器。同时,数字经济也应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新的“信息技术+农业”的深度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种养殖领域以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广泛渗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产销精准对接、支持农业科学决策。

发挥龙头企业在行业内的示范引领作用。从温岭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温岭企业羊群效应比较明显,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输出效应大。培育龙头示范企业,以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工厂等示范项目为重点,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的专业化创新协作体系,是推动温岭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打造数字化行业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泵与电机、机场工具、汽摩配、制鞋行业龙头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鼓励利欧、钱江摩托等龙头企业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为建设重点,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化能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企业。二是培育一批中小型数字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温岭企业“低小散”的特点决定了示范企业规模选择的重要性。在各行业选择有发展潜力、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型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等改造,树立典型示范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对温岭同类企业有着“接地气”的示范效果。

建立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温岭数字经济尚呈星星之火状态,若要在短期内形成燎原之势,政府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来加速其发展: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意见,配套落实财政保障,发挥政府引领指导作用,建立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部门协调机制。二是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已有政策,进一步修订完善。在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精准科学、操作性强的新政策,加快形成扶优扶强的政策体系。三是加强人才保障。鼓励与大专院校、知名企业合作,培养数字经济人才,提高数字经济人才资源配置水平,畅通人才流动通道。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激励机制,打通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开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重点(龙头)企业专利申请的快速通道和优先审查的“绿色通道”;建立综合型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在以司法保护为主导的体系下,推进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猜你喜欢
温岭工业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工业人
让新闻动起来,快起来——以温岭日报“微直播”为例谈融合发展
数字化制胜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