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塑胶跑道质量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9-01-28 07:03张乐思陈学章
质量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塑胶跑道面层标准

张乐思,陈学章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广州 510220)

1 引言

自2013 年起,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发生多起“毒跑道”事件,导致众多孩子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塑胶跑道本应是增强人们体质的地方,现却成为损害健康的“武器”,舆论中“五毒俱全”的调侃之声更是令人痛恨交加,一件件伤害案例、一桩桩黑幕报道不断刺痛大众神经,引发社会对塑胶跑道质量安全的强烈关注。虽然中小学塑胶跑道的相关国家强制性标准现已正式实施,但实际上,“毒跑道”事件还可见诸报端,说明跑道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为此,很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剖析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问题根源,探究其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2 塑胶跑道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行业概况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1],现阶段体育场地大多集中在中小学、高校和公共运动场。中小学的场地数量有58.49 万个,占比34.51%,场地面积9.29 亿m2,占比46.61%。由于塑胶跑道的铺装工艺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低,且市场利润好,导致众多公司蜂拥而入。从全国范围来看,仅2015~2016 年间就新增了近3000 家原料生产供应商,行业发展增速迅猛。

多数正规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塑胶跑道质量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中小企业使用劣质原材料和不科学生产工艺,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致使塑胶跑道质量安全堪忧,特别是中小学塑胶跑道,给学生的健康安全埋下了隐患。这种现象已多次通过媒体披露,并在全社会掀起轩然大波,甚至引起学生家长的过度敏感,塑胶跑道相关舆情形势颇为紧张。

2.2 产品概况

塑胶跑道主要是由聚氨酯预聚体、聚醚、橡胶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等混制而成的一种运动面层,实际上是一种施工过程中产品再造的“特殊”产品。现浇型面层,需将工厂生产的预聚物和其他原材料在现场浇筑铺装;预制型面层,需将预制型卷材在现场用胶粘剂粘接铺装。

一些承建方或者施工方为了降低成本,在塑胶跑道铺装施工时使用劣质原材料和不规范的施工工艺,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为塑胶跑道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特别是现浇型面层,由于是原材料现场浇筑铺装而成,而目前所用的聚氨酯材料都是溶剂型的,往往一次性浇筑约9mm 厚的跑道底层,如果配方不当或施工工艺稍有差池,均有可能导致塑胶跑道内部存在挥发不完全的有机溶剂或反应不完全的有机单体,这些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散发出来。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由非专业人士来铺设,或为了偷工减料、施工方便,在铺设时违规添加有毒溶剂或助剂,那么这种塑胶跑道就会成为一个“毒气源”。而人在激烈运动时的呼吸频率可以达到安静时的20 倍以上,如果在蓄积了大量有毒挥发物质的跑道上运动,就会比平时吸入更多的有害气体,更容易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从而造成吸入性伤害。

3 现行标准

3.1 国外标准与法规

德国标准DIN 18035.6—2014《运动场地 第6 部分:合成表面》、DIN 18035.7—2014《运动场地 第7 部分:人工草皮区域》对运动场地中的胶粒聚合物、溶解性有机碳、有机卤素化合物及金属的含量进行了规定。其他欧美标准及法规没有专门针对塑胶跑道的有害物限量进行规定,而是适用通用的化学安全法规,并通过原材料质量控制和施工要求来保障最后成品的质量。国际田联制定的《田径设施手册(2008 版)》中对跑道安全要求中仅要求避免障碍物,同样没有规定有害物质限量。

3.2 国内标准与法规

2014 年11 月6 日住建部制定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正式发布,与同时废止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相比,新规定取消了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在2016年之前,塑胶跑道只有两项国家标准: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和GB/T 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 第6 部分:田径场地》,这两个标准均对部分有害物质进行了规定,并且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一致[3]。但两个标准均属于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性。

自2016 年起,各地陆续发布塑胶跑道相关的标准或规范,如上海市团体标准T/310101002—C003—2016《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深圳工程建设技术规范SJG 29—2016《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黑龙江地方标准DB23/T 1800—2016《室外塑胶跑道技术要求》等。2018 年5 月14 日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下文统称为新国标),并于2018 年11 月1 日正式强制执行,该标准从原材料到面层成品对塑胶跑道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了严格的限量要求,并完善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4 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4.1 标准层面

4.1.1 指标设计问题

新国标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有害物质限值有了更加规范和严格的要求,之后塑胶跑道势必会更加安全。但从其它角度分析,新国标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对于同样的化学组分重复设置限量,多次检测同一项目。据初步的市场调查,不同类型的塑胶跑道,其相关原材料种类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建造一块塑胶跑道的原材料送检费用可高达3~5 万元,考虑到全国运动场地数量巨大,由重复检测而造成的社会间接损失估计高达上亿元。

4.1.2 标准执行问题

新国标中指标要求众多,可能会在实际执行上出现问题。据了解,新旧国标的检测费用前后相差接近10 倍,而某些指标因检测门槛高,能够承担检测任务的机构较少,检测需求巨大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将导致工程项目被迫延误。实际上,2016 年之前按照旧国标验收合格的跑道,在复检时却发现近70%不合格,部分省市还存在塑胶跑道检测标准乱象,这说明“毒跑道”事件发生的主要根源可能并不在于标准的缺失,而是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是否真正落实执行。

4.2 行业层面

4.2.1 偷工减料,节省成本

由于建筑行业的管理混乱和恶性竞争,有些承建方的报价远远低于合格产品的成本价格或市场合理价格,因此只能在材料上偷工减料。在配方上,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施工便利,往往在施工时添加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进行稀释,这必然导致最后工程质量安全无法达标。许多低价、劣质塑胶跑道工程正是从此而来。

另外,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随意招募一些农民工来进行施工操作,他们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和规范施工的培训,不了解化学物质的毒害,更无化学品安全防护的意识,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往往成为有毒工程第一批受害者。

4.2.2 招标体系不合理

不合理的招标体系导致口碑和信誉较好的制造商和施工方难以中标。首先是发包方定价偏低,参照新国标进行施工,一个塑胶跑道的测试成本就可能占到总成本的30%~40%,为了取得一定利润,承建方极有可能另辟方法降低成本;其次,在当前体育设施工程招标过程中,存在地方保护和设置不合理门槛的“潜规则”,导致工程被多次转包、层层分利,使原本报价就不高的工程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或合格产品的成本价转包给制造商和施工方,最终迫使其偷工减料或使用劣质原料。

因此,在新国标实施之后,2018 年11 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管理意见》[4],该《意见》中提出招标采购程序要杜绝层层转包和低价中标行为,但可惜的是,其忽视了基础工程验收的问题。由于塑胶跑道的施工存在特殊性,而部分承建方是非专业的施工队,对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并不清楚,当基础施工的项目另外发包给这些承建方时,很可能导致基础施工验收出现问题,影响后续的面层施工及验收。

4.2.3 质量安全意识缺失

发包方和施工方都对塑胶跑道质量安全不够重视,是后续保障措施不力的思想根源,并为市场的恶性低价竞争埋下根苗。施工方在利益的驱使下,明知低于市场价、无法保障质量安全,照样接单不误。建造塑胶跑道的过程中,施工方本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但为了施工便利,随意简化施工流程,不遵循施工技术规范,甚至在无严格的施工技术规范下进行施工,说明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严重缺失。

从行业发展水平来看,塑胶跑道乃至体育设施行业都是一个较新的产业,行业新而不成熟,体育设施供应企业小、弱、散,在成熟的建筑企业面前显得十分弱小,并在市场规则的制定和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处于弱势。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技术底子薄,没有创新意识,容易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圈,最终使牺牲工程质量成为大量中小企业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4.3 监督层面

4.3.1 监管主体不明确

塑胶跑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与该行业的独特性和监管不足有密切关系。塑胶跑道从严格意义上是属于工程项目,涉及到不同的管理和监督部门。跑道的建设招标由住建部门负责,学校塑胶跑道由教育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公共场所的运动塑胶跑道则归口体育部门。另外,公园内用于一般活动的塑胶跑道,由相应的公园管理部门负责。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原材料及成品的质量检测,环保部门负责空气监测,卫生部门负责学生健康监管,也都与塑胶跑道有密切关系。监管主体混乱,各地方的主要监管部门也不太一致,如此形成了多部门的分散式管辖格局,造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容易产生监管漏洞。

4.3.2 施工现场监督不力

尽管大部分塑胶跑道工程都公开招标了监理单位,但如若监理把关不严,就会为塑胶跑道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提供各种可能。由于塑胶跑道工程归住建部门主管,入选的监理单位一般对建筑工程的监理业务很熟悉,但对化工工程却往往十分陌生,以致面对一些重要的质量安全隐患却毫不知觉。大量的毒理学经验数据告诉我们,对于苯系物等挥发性有害物质,只要人的嗅觉能闻到,其实已经达到甚至远远超出产生危害的浓度。对于“毒跑道”放置数月后仍可刺激学生流泪或其它中毒现象,其施工现场必然味道刺鼻,因此推测监理人员可能客观上不具备专业的化工知识,或是主观上不愿担负起实质性职责,为施工队的违规操作洞开大门。

4.3.3 社会监管发挥不足

一是相关主管部门在设计监管制度时忽视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无形中助推了劣质跑道的泛滥;二是相关学校领导、教师的质量安全意识不高,缺乏保护孩子健康安全的强烈责任感,任由气味刺鼻的塑胶跑道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三是市民、学生等消费者以及施工工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相关化学安全知识,既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伤害,更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无意中放任了伤害的发生。

5 措施建议

5.1 健全各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住建、市场监管、教育、体育等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加快启动塑胶跑道等相关体育设施工程的招投标、施工、监督和验收规范制度的编制,为今后施工前原材料的采购、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以及施工后工程的验收等质量安全环节把关提供直接依据。

5.2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1)相关铺设塑胶跑道的建设方要担负起工程建设管理责任,严把资质审查、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等关口,对已验收完毕的塑胶跑道要主动送检和接受监督,确保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2)明确各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从塑胶跑道的招投标到建设施工,从产品工艺到生产检测,所有的环节和流程都必须置于严密的监管之下[3]。

(3)建议由市场监管部门将“毒跑道”事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发布,并辅以消费者安全教育,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或恐慌。同时鼓励消费者投诉举报,并保持投诉的渠道畅通,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5.3 提升标准与质量水平

针对塑胶跑道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鼓励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探讨目前实施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同时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新型环保替代材料的使用,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塑胶跑道面层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聚氨酯橡胶合成材料塑胶跑道的耐老化性能分析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让新国标成为“毒跑道”终结者
让新国标成为“毒跑道”终结者
机场道面加铺沥青面层提质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