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轶 张大伟
创意写作学20 世纪20 年代诞生于美国,作为新兴学科在美国高校得以推广,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90 年的发展历史,拓展和变革了欧美文学教育的整个体系。我国高校在2009 年左右开始了创意写作教学和专业建设的探索,在不到10 年的时间,创意写作教材大量涌现。但要看到,由于这一学科在我国尚属新兴的舶来品,不可避免地隐含着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问题。按照乔治·拉伦的观点,只要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冲突和碰撞这一过程,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一问题就不可避免,“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1]因此,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一问题不会独自显现,它总是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比较和对抗中显现的。在谈论中国今天创意写作教材编撰中的相关问题,就必须先正视这一点。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意写作教材的编撰和出版热,也正体现了在这一问题上不断反省和纠正的趋势。
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认为,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中,尤其是第三世界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历史过程中,不难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文化帝国主义这一现象。所谓文化帝国主义,简单来讲,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依靠自身的优势地位,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蔽地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本国的文化理念、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等。从近半个世纪的实践状况来看,这种输出大多获得了成功,“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帝国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2]近年来,不但因为高度发达的全球交通网络,更因为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虚拟空间,这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更加方便、直接,也由此而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碰撞。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文化冲突和文化碰撞中,更容易通过自身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冲突和碰撞中获得话语霸权。
文化身份危机的问题随之产生。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中,“文化帝国主义”对处于弱势话语权的国家总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文化入侵”,晃动了它们固有的文化身份基础,使得它们的文化身份越来越模糊,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认同构成了威胁。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循着法国的倡导,在国际交流合作和商贸中,提出文化例外和文化安全,其背后的原因也大多源于此考虑。
自1978 年改革开放,我国就不断融入国际社会,在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也不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长处,获得了不少成绩。就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这一领域而言,我们一方面不断借鉴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从中获取养分;另一方面也不断抵御在借鉴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入侵和文化风险,从而保证在“洋为中用”的前提下,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换而言之,我国这些年来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对“文化身份危机”的警觉和对“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视。
具体到创意写作这一领域,它源自于欧美发达国家,同样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有着文化帝国主义的身影。这一身影,或者体现在创意写作的价值选择上,或者体现在创意写作的主题选择上,或者体现在创意写作的手法选择上。因此,近10 年来我国高校创意写作的教材编撰,文化身份危机这一问题自然隐含其中。
从最直观的现象而言,我国目前已出版的创意写作教材,绝大多数是引进欧美国家的相关书籍,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的“创意写作书系”,该书系自2010 年起步,重点介绍了国外创意写作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案例,其翻译的书籍多为美国著名作家和创意写作教育工作者的系列著作,至今该书系已有40 多种推出,以“成为作家”“开始写吧”“速成攻略”“作家案头书”等系列组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如雪莉·艾利斯所撰《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杰里·克利弗所撰《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于尔根·沃尔夫所撰《创意写作大师课》、伊莱恩·沃尔克所撰《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 例》、多萝西娅·布兰德所撰《成为作家》《作家创意手册》等。紧随其后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2 年左右推出系列书籍,如马克·麦克格尔所撰《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等。这两套书系分量在创意写作教材和相关参考书中,数量最多、分量最重,已成为我国创意写作学科使用最广泛的教材,规范着我国创意写作的理念与教学,成为创意写作教材的原则和标准。换而言之,在我国本土的创意写作教材尚未诞生之时,便有了欧美国家的“准则”,这种“准则”制约着未来我国本土创意写作教材的理念、内容和价值。有研究者认为,这一阶段出版了“英美等国‘海量’创意写作指导书”,[3]相比之下,我国本土的创意写作教材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较长的道路要走。从呈现的内容而言,西方作家和学者虽在创意写作教材领域有大量相关著作,但都立足西方文学,忽视了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创意写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很多研究书籍和教材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未必适合我国。如“创意写作书系”之《创意写作大师课》,其主要内容是“奥斯汀、契诃夫、海明威、福克纳、卡夫卡、马尔克斯、村上春树等100 多位经典作家的经验之谈”,再如“创意写作书系”之《经典情节20 种》,其主要内容是以西方文学作品切入,鲜有中国创意写作具体理念和案例的分析。
在创意写作教材出版的最初阶段,引进国外书籍多、本土元素少,即是文化身份危机的直接体现。对创意写作教材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结合、需要加入中国本土的元素这一呼声,其实就是对目前我国创意写作教材中“文化身份危机”的一种反省。
最早以“创意写作”为名进行系统的、正规学历培养的高校是复旦大学,其于2009 年成立国内首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学位点(MFA)。紧接着,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也进行了相关探索,建设创意写作本科、硕士以及博士专业。经过10 年的推进,创意写作的概念已经被大多数的高校认同。当然,尽管这些高校都以创意写作的名义进行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但各高校在具体操作上各有特色,不尽相同。
随学科建设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教材的需求和建设问题。近10 年来我国高校创意写作教材的出版历程,大致呈现出了“从引进到本土、从单一到多元”的趋势,而这一趋势,是与前面所提及的文化身份危机与文化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从2010 年高校创意写作教材出版开始起步,至2015年左右,基本是以国外教材为主、质量不一的格局。此阶段的特征,可以用引进、单一来概括:引进,指此阶段的教材主要以引进欧美国家的相关书籍为主;单一,指此阶段教材所体现的理念和内容,大多局限在西方发达国家所界定的学科范畴之中,未能有太大的突破。例如,大多按照美国教材的划分方式,将创意写作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而未与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媒介写作、多媒体创作等趋势相结合。
不过,随着对创意写作这一领域的深入认识以及不断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的探索,从2016 年开始,高校创意写作教材逐步呈现出了新的特质,这种特质可以归纳为本土化的凸显。大量以“创意写作”名义的书籍在这一时期涌现。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不断有新的出版社也加入这一领域,如天津人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等。对这一时期出版的创意写作教材,有研究者认为可以分为名家写作经验介绍、写作理论论著、传统的写作教程、部分本土创意写作指导书及译介国外创意写作书等几种类型。[4]此阶段值得关注的现状是:这一波的“创意写作”教材出版热,不仅仅在于引进国外教材,更让人值得赞赏的是不断推出本土教材。也就是说,创意写作教材不仅仅在多元化上面有所开拓,更有文化民族性和本土性特色的逐步凸显。具有代表性的,如丁伯慧所撰《创意写作》,葛红兵、许道军所撰“创意写作书系”《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大学创意写作·应用写作篇》,江冰、黄健云所撰《大学创意写作实训教程》,以及《来得及说的故事:北京大学“创意写作”课程作品选》《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教你写文章》《写作课:面向未来的高阶创意写作、点燃创作力的小宇宙》《从西湖到瓦尔登湖——越读馆创意写作书系》等。
这些书籍大多立足于我国创意写作实践和教学实际情况,从本土性需求出发,编撰相关内容,分析国内相关案例。从这一趋势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创意写作教材在逐步强调本土化、凸显民族性等特征。
正如前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对文化身份危机的警觉和对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视。这种警觉和重视,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在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由于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在努力追回“失去的十年”中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大量翻译出版了西方各种经典理论,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但与此同时,有学者认为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曾经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在上世纪80 年代后期,中国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从文化样式到文化观念都表现出来或多或少的不自信。进入21 世纪之后,尤其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民众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本土文化重新进行认识,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到本土文化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本土文化的特质和发展可能,由此而来的,是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建构和深化。而我国创意写作教材出版热中,正具体体现出了当前我国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建构和深化。
首先要看到,创意写作的兴起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身份认同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政策导向明显,政府有关部门不断推进,这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文化产品丰富多元,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更让人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树立了文化自信。文化产业在当前意识形态建构中,潜在地具备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的作用,“实践证明: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5]
任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人才的支撑。同样,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专业化、专门化、有创意、能实践的创意类写作人才。所以有学者认为,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和建构是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结果,高校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和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学科支撑,“各地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为我国走向文化资源大国、文化创造大国、文化消费大国、文化输出大国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和发展提供了势在必行的契机”,[6]敏感地注意到了“文化产业”与“创意写作”之间的联动。以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创意写作”群体——网络文学作家的文化生产为例,根据《2017 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 年,我国45 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的驻站作家已经高达1400 万,文学作品总量达到1647 万部(种),“半数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超过半数的创作者表示,月收入达到5000 元以上,其中月收入5000 元至10000 元之间的占比达33.1%”。[7]这种现象估计为我国特有。其创作的热门题材中,玄幻、武侠、穿越等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从创意写作教材出版趋势而言,由最初引进国外教材为主,到目前国内自主编撰的教材不断涌现,这体现了在创意写作领域教材编撰者们对民族文化有着相当的自信。在这些本土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如《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教你写文章》,文章均选自中国现代知名作家夏丏尊和叶圣陶二人合编《国文百八课》,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极具中国现代文学特色;《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不但从总体上论述了创意写作的各方面,更详细分析了“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状况”;《写作课》则针对我国语文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强调拒绝填鸭式“好词好句”,打破“自动书写”语词惯性,树立“激发型创造性”高效写作教育范式等。
有学者谈到,创意写作教育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思维的文化转化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建构具有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以中国香港的创意写作教材编写为例,认为其充分结合了本地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这样的话,创意写作教材就避免了‘千人一面’,与当地文化实际紧密结合,增强了教材的多元性”。[8]还有学者提出,在教材编撰上,我们需要参考西方的创意写作理论,吸取所长,以便建构本土的高校创意写作理论,“同时也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章学和现当代作家写作教学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意写作教材”。[9]更有研究者在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创意写作教材之后,提出“创意写作进入中国已十年,经过了理念引进、本土化创生之后,开始进入中国学派建设阶段”。[10]这些意见,都为如何在教材编撰中具体体现我们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
概而言之,从近年来高校创意写作教材出版热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清晰的脉络:创意写作教材出版热的背后,是创意写作学科的快速发展;创意写作学科的快速发展,与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崛起紧密相关;文化产业的崛起,背后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高速度发展;在这个高速度发展的时代中,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在不断建构和强化。或许,这才是近年来高校创意写作教材出版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要重视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一问题,必须看到这一问题是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争和崛起的历史密切相关,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它不但书写着中华文明在当下的实践和创新,也书写着这一实践和创新背后的民族文化的重构和跨越,它“既是对全体中国人树立文化自强自信心的鼓舞,又是对当代一切否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回击”。[11]这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注释:
[1][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94
[2]黄力之.文化帝国主义与价值冲突[J].哲学研究,2004(9)
[3][4][8]安晓东.我国高等创意写作教材建设:现状、问题、思路[C].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高峰论坛(2016-2017)会议论文合辑,2018:384,382,388
[5]田泽中.文化产业:文化自信的必要支撑[EB/OL].http://www.rmlt.com.cn/2018/0815/525998.shtml
[6]葛红兵,高尔雅,郭彩侠.高校中文教育改革与“创意写作”学科建构[J].当代作家评论,2014(5)
[7]全国网络文学作者已达1400 万人带你看看全国作家分布[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747161357270188&wfr=spider&for=pc
[9]张娟.学院·市场·民间——多维视野下中国创意写作发展的本土化路径[C].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高峰论坛(2016-2017)会议论文合辑,2018:115
[10]文学院创意写作教材建设引领中国创意写作教学[EB/OL].http://news.shu.edu.cn/info/1013/45069.htm
[11]陈先达.文化自信的本质与当代意义[N].光明日报,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