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兼斌
2019年第一期《全球传媒学刊》满载着来自全球新闻传播学界十多位学者的真知灼见和人文情怀,如期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期内容涵盖了多个主题专栏。第一个主题专栏是“被技术形塑的人类”,包括三篇论文。第一篇是吴璟薇、曾国华、吴余劲合作撰写的《人类、技术与媒介主体性——麦克卢汉、基特勒与克莱默尔媒介理论评析》一文。三位作者通过对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媒介理论学者的媒介思想进行梳理介绍和比较评析,提出媒介研究从先前以技术为核心、强调技术的决定力量的视角,逐渐转向以媒介本体为核心的视角。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技术消解了人在狭义层面上的主体性;基特勒更多关注“传播的物质性”和技术的自主性;克莱默尔则更加突出一种“去人类主体性”的媒介观。这些理论为我们在已然开启的人工智能时代来思考“人—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系列理论概念和关注视角。所介绍的三位媒介学者中的克莱默尔教授,曾于2018年10月访问北京。本专栏的第二篇文章,即是克莱默尔教授这次访问期间的一篇演讲稿。在这篇讲话中,她提出了不同于此前学者有关媒介本质的独特理解,阐述了她所提出的“媒介性”和“信使模型”的内涵,强调媒介的中介作用以及人与媒介的互动,并针对智媒时代算法带来的技术黑箱,提出“数字启蒙”的问题。这个专栏的第三篇文章是一篇经典“旧文”《计算人类》,作者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著名后人类研究学者N.凯瑟琳·海勒。这篇原载于Theory,Culture&Society2005年第1期的文章,堪称迄今研究后人类和物质性最经典的论文之一。配合本专栏主题,征得海勒教授同意并授权,本刊特翻译并发表此文。在文中,海勒教授以感知—思考—行动范式为讨论框架,对机器人和人类共同构成一个二元体系并成为彼此的衡量尺度的前景,作了深入——尽管有些晦涩——的展望和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下的人类主体性问题,极具启发性。
本期的第二个主题专栏是“智能技术与数字媒体革命”,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本刊2018年第4期“人工智能及其社会影响”主题的延续,同样由三篇文章组成。《新机器时代革命:对人类的建议》的作者是悉尼大学和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政治学教授约翰·基恩,这篇文章是根据他2019年1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表的有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未来的公开演讲修订而成的。在这篇风格独特的文章中,基恩教授以“我们机器人”的口吻对“你们人类”就如何理解和面对“新机器时代革命”,从十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忠告”。张虹和熊澄宇的《源流与趋向:“新媒介”研究史论要》,则主要从新媒介自身、新媒介与人的关系、新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梳理考察了新媒介及其研究的学术史发展脉络。师文和陈昌凤从新闻专业性、算法与权力、算法机制与信息价值观等七个方面,对2018年全球智能媒体研究作了精彩综述,为关注这一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张标注清晰的学术地图。
本期的第三个主题专栏是“‘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传播学的重新想象”,三篇文章来自三位著名的海外传播学者。其中,曾任ICA媒介伦理研究分会会长的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的《数字时代的新正义论》和ICA新任主席特里·弗卢的《借鉴过去,规划未来:媒介史对数字平台的启示》,是他们在2018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上的主旨演讲文稿。原来计划中还包括ICA前任主席拉里·格罗斯的演讲稿,因为该文已经他刊另发,所以这里未予以收录。这组文稿我们专门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写了导读引言。这个主题专栏的第三篇文章《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中的“跨文化”涵义》,则来自著名华人传播学者赵月枝教授,旨在辨析和说明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跨文化”概念,是一个不同于此前带有欧洲殖民主义和战后美国霸权印记的“跨文化”概念。她特别强调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将传播、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等问题放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互动过程中来加以分析的研究取向和特点。
本期还有两篇文章,一篇是骆世查基于对《媒介消费与公共联结的未来》一书的解读,就实践取向的媒介化研究所进行的阐述和说明。另外一篇是英国拉夫堡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格雷厄姆·默多克纪念已故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的一篇文稿,基于作者2018年在美国俄勒冈举办的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年会的麦奎尔专场纪念研讨会上的发言。在这篇充满传播学术同仁之间惺惺相惜、丰富有趣的学术和生活交往的回忆中,默多克教授高度评价了麦奎尔在传播学理论中融合英美与欧洲各国理论的努力,并赞美麦奎尔的一生是“一场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
就作者阵容而言,本期文章可谓星光熠熠。如果说,一个传播学者的一生可以是一场丰富多彩的人生之旅,我们希望,读者们阅读本期文章,所经历的也将是一段愉快的充满智识之趣的学术之旅。